6个“闭门羹”!——井报记者暗访居民小区实记

●记者先后暗访了6个小区,均有专人负责对出入人员进行宣传、排查、测量体温

●由社区干部、保安、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值班队伍分班次为小区居民把好健康关口

□本报记者徐瑞春

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2月6日,我市发出《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十四条措施的公告》,提出所有村组(小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本村组(小区)居住人员凭有效证件进出,进行体温检测。严防严控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到底实行得如何?2月10日,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对市中心城区6个小区进行实地“闯关”暗访。通过暗访记者发现,6个小区都已严格按照公告执行,记者“闯关”屡屡碰壁,结结实实吃了6个“闭门羹”。

庐陵佳苑

上午10时,记者来到庐陵佳苑小区西门岗,保安随即拦下,首先测量体温。记者以来访亲戚为由要求进入,保安要求记者出示通行证,或者联系受访亲友电话,让他们到小区门口凭通行证出来见面,外来人员不得入内。随后,记者看到一辆车准备进入小区,原来是从单位回来取东西的小区住户,工作人员同样要求其出示通行证才放行,最终记者未能顺利进入该小区。记者观察,除了西门,其余几个门都暂时封了,门卫实行两班倒,轻易想要“闯关”,门都没有。

恒大帝景

记者又转向对面的恒大帝景小区看看。在北门岗,记者看到,只允许车辆进出,行人严禁出入。正巧遇到有市民返回,记者看到,车辆管理系统识别其为小区住户后,司机自觉摇下玻璃接受体温测量。整个过程时间很短,秩序井然。在小区北门,小区居民刷卡进出;不是小区住户,拒绝进入。

凤凰花园

作为一个拆迁安置小区,凤凰花园小区管理同样严格吗?随后,记者来到凤凰花园小区,还没走到门口,就看到了显眼的岗亭。包括社区干部、保安、党员志愿者在内7名工作人员站在门口,严阵以待。此时,有1辆车、两位居民想要进入,每个人都被量了体温,并查看了通行证、进行了登记,非常严格。记者假意给朋友送点蔬菜,刚走到门口,就被社区工作人员拦住,听口气还有点“火药味”:“去干什么?必须让里面的人出来拿,不是小区住户不让进。”记者用送菜的借口最终没能进入。小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易发挥说,小区有600多户,5个门封了4个,住户凭通行证出入。

西苑小区

紧接着,记者开车来到了西苑小区东区,车行至社区入口再次被挥手喊停了。记者在旁观察了5分钟左右,该小区管控更为严格,车辆只出不进;这个“关口”,多名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对准备进入的人员测量体温、查看登记信息,只有持证的业主才能进入。出口处已经被栏杆挡住,无证禁止入内,想出门的业主通行证忘带了也都被劝返。即使是凭证出去买菜的居民,工作人员也要千叮咛万嘱咐:“非不得已,尽量不要出去……”见此架势,记者只得“悻悻”离开。

天龙花园

来到天龙花园小区,记者用方言告诉门口的工作人员自己是来找朋友借车的,有别的小区通行证,是否可以进入?工作人员听说记者不是小区居民,直接拒绝记者进入小区。业委会主任段海如说,天龙花园有1100多户,都从南门进出,严格实行一户一证,凭证出入。为了严格管理,实行两小时倒班制,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尤其是党员的支持和认可。自愿报名参加志愿者参与值班巡逻的党员,已有55位了。

香榭丽都

记者来到香榭丽都小区,试图再次以帮亲戚送蔬菜的名义进入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将记者拦下,要求出示出入证。与其他几个小区不同的是,这里除了社区干部、保安、党员志愿者,还有交警站岗执勤。记者谎称送菜,并拿出了自己居住的小区出入证。“你这个出入证不是本小区的,不能进入。”保安严词拒绝,记者追问,这张出入证也是街道辖区内小区的,能否通融一下?“不行!”一名党员志愿者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余地,记者最终未能进入小区。

暗访中,记者看到,6个小区均有专人负责对出入人员进行宣传、排查、测量体温。同时社区干部、保安、党员志愿者所组成的值班队伍都在分班次为小区居民把好健康关口。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把关人”当中,有一道“红马甲”风景线尤其引人注目,全市各级在职党员主动进社区报到,充当志愿者,成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好帮手。

疫情防控,是全民的事。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严阵以待,严防死守,联防联控,才能真正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