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病 病从口入 请不要在餐桌上 上演“疯狂动物城”

文/王兆宇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

新春来临,本应快乐美满的日子里,却让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给这个本应欢乐的节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网络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全国各地确诊肺炎病患总数不断攀升;全国各地新年欢庆活动接连取消;紧接着武汉封城、口罩脱销、物价飞涨等等,无一不让人揪心。

而就在1月22号,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高福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非法经营的野生动物,这种病毒在感染人的体内和市场中销售野生动物的摊位都看到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17年前的果子狸,难道这次的“罪魁祸首”是人们盘中的野味吗?

新型肺病 病从口入 请不要在餐桌上 上演“疯狂动物城”


野味真的更好吗?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野生动物在大多数食客的眼中总是特别的鲜美,因为它们是在野外自然生长起来的,所以相较于人工饲养的动物会更“有味”且更“滋补”,但真相却事与愿违。

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这些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相较于人工饲养的禽畜并没有什么优势。并且野生动物的相对来说较“瘦”,因为它们要为食物疲于奔命。而人工饲养的动物比较“肥”,它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所以口感反而更好一些。比如你吃野牛肉,肯定永远吃不出雪花牛肉的口感。

过年团圆,并不需要非得来点儿“野味”称场面,只要是通过正规检测的禽畜肉、海鲜类食材,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桌营养均衡,搭配合理的年夜饭才是恰到好处的。

食用野味风险大

不管出于什么心理食用野味,更大的风险其实在于它可能诱发很严重的问题!

从法律角度来说,食用一部分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比如我国的野生穿山甲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法捕杀和贩卖、食用穿山甲将构成犯罪行为!再以穿山甲为例,野生穿山甲之所以被大量猎杀主要是因为穿山甲片,但大量的分析结果其实已经表明:穿山甲片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所以用其他类似物质比如猪蹄甲,其实也可以取得类似的效果!

而食用野味更大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野生动物存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问题,比如我们最常见的野生蛇体内可能含有大量的裂头蚴;野兔可能携带鼠疫杆菌,福寿螺等贝壳类体内可能含有大量广州管圆线虫;再或者前些年的禽流感病毒的肆虐,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不都是更印证了这个事实吗?我们为什么还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食用那些没有经过安全监测的野生动物呢?

我们还能做“铲屎官”吗?

野味我们不吃,但是也许您可能还会害怕。无论是果子狸还是蝙蝠,都属于哺乳动物,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接触小动物,甚至连动物园都不能去了?

其实在2020年1月22日《医学病毒学杂志》发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文章中指出:由北京大学等多机构联合攻关首次发现蛇是最有可能携带新型病毒的野生动物,他们是基于新型病毒的序列,结合不同动物物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得到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一些我们常见的宠物暂时是安全无害的,但还是建议不要去动物园了,毕竟疫情严峻,我们还是在家好好陪陪家人为好。

新型肺病 病从口入 请不要在餐桌上 上演“疯狂动物城”


肺炎阴霾下如何“好好吃饭”呢?

纵观这些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哪个不会祸从口出呢?有着长江三鲜之称的河豚,确实美味爽口,但鲜有人知道的是,每年都会有不少人因为河豚毒素而丧命。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将它们烹调成一道菜,而是要保护他们,这也恰恰是保护我们自己最好的手段。

新年想要吃得健康,首先推荐食物多样,每天推荐一斤深色蔬菜、半斤水果,适量禽畜肉和海鲜类食物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切记一定要彻底烹调成熟,而且不要只吃肉不吃菜哦;其次是少盐少油巧烹调,推荐蒸煮焖等少油少盐的烹调方式,在菜品制作方面可以使用番茄、柠檬等来代替部分调味料的使用;最后就是推荐大家尽量不要参加大型聚餐,而且不要饮酒哦!如果能做好以上三点,您的年夜饭肯定十分得当!

新型肺病 病从口入 请不要在餐桌上 上演“疯狂动物城”


新年到,希望新年里可以尽快驱散肺炎的阴霾,都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意识和身体。最后也希望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能够健康平安归来!

(本文内容来自于 AskBob原创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