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是非瘟之后猪场生产的发动机,该如何采取措施来提高其年繁殖能力?

桂南莹姐


自从2018年8月份开始,我国各大省市受到非瘟疫情的冲击,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产能出现直线下降,2019年12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对非瘟初期平均降幅为49.33%,能繁母猪是一个养殖场甚至是一个国家生猪产能最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直接影响着生猪产量的供应链,非瘟疫情之后要想提高产能,增加猪场的收益,就要想方设法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


猪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呢?


一,不合格母猪淘汰

有些人会有很大的疑惑,现在母猪是最紧缺最值钱,而且行情大好的时候,怎么说要对母猪进行淘汰呢?有过养猪经验的朋友就会知道,在母猪场总会出现一些不合格的母猪,如果不及时进行淘汰的话,它们将会占据着很大的非生产天数,这样一来不仅没有给猪场带来经济效益,反而增加猪场的成本;那么所谓不合格的母猪有哪些呢?第一,连续返情两次的母猪淘汰;第二,流产母猪,流产后21天内不发情,注射PG,12天后注射第二针PG,在间隔7天后不发情直接淘汰;第三,8胎以上持续产生恶露直接淘汰。


二,户外运动

<strong>

每个母猪场都会有一个舍外运动场地,如果没有可以使用围栏制作一个简易的运动场所,主要是提供给母猪群运动所需,由于母猪每天只能待在猪舍定位栏中,难免会压抑和紧张,这样是非常不利于母猪的生长和繁殖的,而通过运动能够促进母猪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量,同时也能够促进母猪分泌更多的性腺激素,提高母猪的发情率。


三,青饲料的饲喂

<strong>

青饲料能够改善母猪适口性,促进母猪胃肠道消化,增加母猪的采食量,让母猪更健康的生长;而青饲料营养是很全面的,比如青饲料里会含有蛋白质、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的粗纤维,这些能够让母猪在采食过程中有较好的适口性和易于消化,同时在饲养过程当中合理地利用青饲料是可以节约大量的饲料成本的。


四,短期优饲

<strong>

短期优饲的目的是让母猪在准备发情前,让它们吃上比正常多而有营养的饲料,从而在短时间内促进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量,提高母猪发情率。都知道现在猪价行情大好,使用短期优饲能够让母猪每胎多产1-2头仔猪,现在在市场上1头断奶仔猪净利润可以达到1000元左右,所以短期优饲是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短期优饲的使用方法;在猪场后备母猪都是在,后备猪第三次发情后才能进行配种的,所以在后备猪第三次发情前的1-2周之间进行短期优饲;而经产母猪短期优饲是选择在准备发情前的1周进行。



汇聚会


养猪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由母猪的繁殖能力所决定,因此被称为猪场发动机。非瘟并没有过去,在此情况下,从事养猪生产的猪场,除了恢复母猪存栏数量外,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和机会。

一、母猪繁殖能力的重要表现

母猪分为后备母猪、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母猪都有相应的生产性能指标,这些生产性能指标的综合表现,就是衡量母猪的繁殖能力的标准。

1.母猪繁殖能力是个综合指标

每个阶段母猪的生产性能指标都有互相强关联的,后备母猪的选育和饲养影响着怀孕母猪,怀孕母猪的生产性能又影响着哺乳母猪的生产表现。因此,提高母猪繁殖能力是个系统工程,每个阶段都要做好,缺一不可。

总体上说,母猪的平均年胎次和每胎活仔数量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可以综合体现母猪的繁殖能力,包括了后备母猪、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可以简化使用母猪PSY指标来作为衡量母猪繁殖能力,此指标涵盖了其他母猪的生产指标。

2.母猪PSY

母猪PSY是指一头母猪年提供活仔数,具体公式为PSY=母猪年胎次×母猪每胎平均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

母猪PSY的优秀表现约在25头,最好的约在35头,低于20头就算很差的水平了。我们就拿25和20这两个数字做个对比就很清楚地了解到其重要性了。

以年出栏一万头育肥猪,母猪淘汰率30%计算,各需要经产母猪400头和500头,后备母猪120头和150头。单从减少饲养100头经产母猪来计算,母猪的引种或培育费用、饲料费、疫苗药品、人工、设备等计算下来都大几十万或超过100万

由此看出,任何情况下提高母猪PSY都是提高母猪繁殖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单一以恢复能繁殖母猪存栏数量已经不合时宜,非瘟情况下,能够先做到这步的猪场必定具有很长久和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如何提高母猪PSY?

后备母猪、怀孕母猪、妊娠母猪三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关键点影响着母猪PSY,因此需要把这些关键点的工作做好,才能提高母猪的PSY。下面我们就从母猪PSY公式里的三个因素展开说明

1.提高母猪年胎次

母猪年胎次由母猪妊娠期、哺乳期、母猪断奶至配种的间隔期决定

母猪妊娠期的计算通常以114天为标准,这个数字基本是相对固定不变的,那么缩短母猪哺乳期和断奶后的配种间隔期成了唯一可以考虑的两个因素。因此实施早期断奶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对于规模猪场传统的双月龄或者35日龄断奶已经相对落后,太早或太晚都不太好,同时也要考虑哺乳舍的饲养管理水平和养猪设施设备。母猪泌乳量通常在21日龄达到高峰值,以后慢慢回落,

所以目前大多采用21-28日龄断奶

另外对于母猪的发情鉴定,适时配种,提高受孕率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母猪断奶到配种的间隔期通常要求在7天内完成,不能及时配种或受孕率比较低的情况,导致母猪配种的间隔期增加。

受孕率和母猪的体况、背膘有很大关联,一般断奶的母猪体况要求在2.5-3分之间,有时肉眼所看到的体况分值和背膘厚度会有会有误差,更加准确地判断应该以母猪背膘厚度为准,母猪背膘厚度影响母猪的产仔和使用年限。

2.提高母猪每胎活仔数

这个参数设计到猪种、营养、接种疫苗、疾病、饲养管理等因素。通常要求平均每胎活仔数不低于10头

母猪产仔数有先天的遗传因素,这是由猪种决定,需要选择生产性能优秀的母猪品种或杂交组合。五系配套猪的父母代母猪优于洋二元母猪,洋二元由于土杂母猪,纯种母猪的长白猪生产性能最好,在杂交组合里也少不了长白猪,同品种猪的不同品系也有一些差异。

影响产仔数的一些疾病,比如蓝耳、细小病毒、伪狂犬、仔猪黄白痢等等,需要给母猪接种预防,在猪场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合理制定母猪免疫程序,同时选择优质和保护率高的疫苗。加强母猪舍饲养管理,比如母猪舍最佳温湿度、清洁、通风、优质饲料及饲喂程序等等。

公猪好好一坡,优秀公猪及饲养管理同样很重要。比如公猪的精液品质、本交或人工受精技术。

3.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哺乳舍的养猪设备、仔猪出生重决定着哺乳仔猪成活率。通常要求成活率在90%以上

哺乳仔猪成活率和上面提高母猪每胎成活率的因素有关联,其他的和哺乳期间饲养管理有关联。比如说仔猪出生重,这是和母猪怀孕期间的饲喂有强关联,总体上说,

仔猪初生重达到1.2公斤/头及以上,哺乳期间的成活率就要好处很多,出生重若在0.8公斤/头时左右时,死亡率偏高

母猪怕热,仔猪怕冷,温度太高造成母猪热应急,采食量下降,仔猪应在需要给予保温才行。目前使用母猪产床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此外产床能够保证有清洁干燥的地面及其他功能,提高了哺乳仔猪成活率

再有就是哺乳仔猪的早期诱食补饲,初生5-7天训练乳猪习惯饲料,慢慢通过饲料来获取营养,能够避免乳猪在21或28天断奶后容易发生的断奶综合症,减少死亡率。在有弱仔或母猪缺乳情况下,使用猪奶粉可以最大程度解决这个难题,其他的一些护理和饲养操作就不一一详述。

小结:通过以上的了解,用母猪PSY的公式来具体计算比较一下。假设断奶日龄分别为28和35天,断奶后母猪配种间隔为7天,母猪平均产活仔数为10头,哺乳仔猪成活率为90%,母猪生产期就分别114+28+7=149天和114+35+7=156天。

每头母猪胎次分别为365÷149=2.45胎/年和365÷156=2.34胎/年,哺乳仔猪成活率为10×90%=9头。那么母猪PSY分别为2.45×9=22头和2.34×9=21头。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监测发现:截止到2018年6月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3800万头左右,并且全国范围内能繁母猪年均PSY仅为16头左右,不同区域间以及不同规模间的养猪场母猪生产成绩差异巨大,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养殖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养猪发达国家的规模猪场平均PSY超过25头,高者甚至能达到35头以上)

由此我们看出,除了怀孕期114天以外的几个变数对母猪PSY的影响很大,重点要把这几个变数做到最佳

三、其他因素

1.生物安全是前提

题目中提到的非瘟过后的描述需要更正一下,应该为非瘟高发期过了,其可能将是长期存在的状态。非瘟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控制,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依靠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防控,因此生物安全是保证母猪繁殖能力或其他猪只生产效益的重中之重

2.管理出效益

养猪生产已经是一种集约化、工厂化的生产模式,猪场管理必将不可或缺,而且需要和其他行业的生产企业一样实施科学管理。

管理的几大要素:人、财务、生产、销售等需要分部门,实施责权利的目标管理。比如生产,配种舍和哺乳舍需要设定具体的母猪和哺乳仔猪的生产指标,通过日常统计输入管理软件,掌握母猪的生产实际指标,做到时时总结调整。

将来的养猪生产,严格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和提高母猪繁殖能力一定是成为养猪能否长久和竞争力的保证。

草木七舍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草木七舍


一、选用优质的公猪

二、做好保胎措施

三、加强饲养管理


深莞漂一族


非瘟疫后的生猪养殖产业,拥有足够的健康的能繁母猪即拥有了该行业的话语权,但提高母猪年繁殖量是关键。如题所问,该如何采取措施来提高母猪的年繁殖能力呢?下面乡民锋哥就根据自己在工作中所掌握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受此问题困扰的养猪户朋友。

一、以提高母猪的排卵数和产仔数来提高母猪的年繁殖能力

影响母猪年繁殖力的首要因素为生产周期内的排卵数、卵的受精、胚胎发育和胎儿成活率。在母猪正常排卵情况下,产仔数又受母猪长期管理及配种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正常来说,产仔数多的母猪可以得到较多的断乳仔猪头数。另外不同品种对于繁殖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品种繁殖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我国太湖猪平均产仔可高达每窝15头,而引进品种仅为9~12头。此外,近亲交配系数大于10%时,胚胎的死亡率较高,且胎儿的初生重也较轻,一些遗传畸形也会引起死亡率上升,而采用杂交配种则有利于提高窝产仔数及初生重。

因此,应加强后备母猪培育,采取短期优饲及其他催情措施,达到后备母猪适时配种。应养好配种前的经产母猪和种公猪,做好发情鉴定,确保适期配种。对繁殖母猪采取“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模式,即在母猪妊娠初期采取低营养水平(有利胚胎存活),后期高营养水平(保胎、促乳腺发育)。饲粮宜含适量优质青、粗饲料(粗纤维可达8%~12%),以防止母猪便秘和怪癖行为。泌乳母猪采取高能、高蛋白质(赖氨酸)全价饲粮,不限量饲喂的饲养模式。应有意识地控制近交系数。经选择组建优质高效的杂交生产繁育猪群,并动态保持猪群处于合理结构,保证猪群具备高度生产潜力与免疫水平。

二、提高仔猪哺育期的成活率

提高仔猪哺育期成活率是提高母猪年繁殖力第二个重要环节。影响母猪哺育仔猪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有:

①母猪饲养营养水平。母猪饲料营养水平适宜,哺乳母猪的乳汁营养平衡,对仔猪的长期生长发育起决定作用。

②仔猪的生活环境。给哺乳仔猪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仔猪发挥本身的生长发育潜能,减少环境的应激,是提高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③疾病原因。按免疫规定和规程对母猪和仔猪进行适时免疫注射,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④择机进行乳仔猪的开食、旺食和饮水。尽早对乳仔猪进行诱食食,可以促使仔猪的消化系统尽早发育,使消化器官的消化腺体尽量适应植物性饲料,为仔断乳后采食饲料打下坚实的基础,减少仔猪的死亡率。仔猪旺食阶段是仔猜生长发育加快而母乳供应又相对不足的阶段,此时除应加强母猪营养、延长泌乳高峰期外,还应高度重视仔猪补料工作,给仔猪最好的饲料营养,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成活率。

三、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

决定年产胎数的主要因素是繁殖周期的长短。繁殖周期是由母猪的妊娠天数、仔猪哺乳天数和断乳至再配种天数组成的。然而,母猪的妊娠天数(约114天)和断乳至再配种天数(5~7天)是无法改变的,只有母猪泌乳期的长短,也就是仔猪哺乳天数,是可以人工干抑的。它对母猪的年生产胎数起着决定性影响,母猪泌乳期的长短与母猪年生产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泌乳期越长年生产能力就越低。通过适当缩短母猪泌乳期,使仔猪早期断乳,是提高母猪年生产能力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实际生产中,规模集约化猪场可采用3~5周龄早期断乳的方法缩短母猪泌乳期。另外,猪舍设施、温度及卫生条件好,并能保证有高质量诱食料与开食料的猪场,可采取3周龄断乳,多数猪场宜采取4-5周龄断乳。

四、做好母猪各生长周期的关键性管理

随着集约化饲养的发展,单圈饲养量增加,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也相应加大。因此,培养有责任心、建立良好的人猪关系已成为现代化企业的要求。据相关经验认为,17%的窝产仔数损失及26%的总窝重损失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对猪是友善还是粗暴,直接影响到猪的繁殖力。母猪在松驰的情况下对新奇的刺激,如公猪外激素可以做出良性反应,有利于增强母猪的繁殖能力。

实践中应做好母猪产前准备和接产护理工作;做好仔猪产后第一周的护理(保温防压、寄养并窝、补铁、开食训练、预防下痢等);做好断乳前后母、仔猪饲养管理;应掌握好断乳至配种的时间间隔,不适宜的断乳间隔对窝产仔数的影响很大。若断乳间隔少于12天时,平均窝产好数仅为9.0头;而28天以上断乳,则平均窝产仔数仅为10.3头。因此、应避免3周内断奶、配种。一般来说,产后间隔越长,排卵数也较多。实际工作中应建立好母猪个体的繁殖登记制度,及时掌握猪群的繁殖情况,及时淘汰有病或繁殖力较低的老龄母猪,促使猪群保持良好的繁殖水平。

五、改养殖环境,注重防疫,减少疾病

  • 规模化饲养环境产生了众多的应激因素,这些应激所导致的对猪繁殖力的损失占到了整个繁殖力损失的30%以上。这也就说明,加强现代化养猪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于提高猪群繁殖力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 猪群的密度及空间明显影响青年母猪的正常周期、配种和妊娠。空间太小,母猪配种率下降;青年母猪群太小,如少于4头,则发情表现减弱,正常发情的比率也下降。另外,仔猪在10公斤时将公、母猪分开,有利于增强公猪性欲及与母猪的交配行为。在母猪达到初情期之前引入公猪可以刺激母猪初情期的提前,而公、母猪从小混圈没有明显提前母猪初情期的作用。
  • 炎热的季节应做好防暑降温,防止种公、母猪遭受热应激刺激,特别是配种期和妊娠初期。母猪交配后应留在原圈4周以上才能转圈,这样有利于减少环境应激对胚胎的影响,可以获得更多发育的胚胎,有利于提高窝产仔数。
  • 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猪舍通风(降低湿度与有害气体浓度),防暑降温。妊娠初期的3~4周内,温度应保持在21~28℃,当环境温度超过29℃时胎儿死亡率明显上升。
  • 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管理规程和防疫消毒制度;严格按免疫程序接种猪主要疫病的疫苗,并做好猪群主要疫病抗体水平监测;有条件者可借鉴国外早期隔离断乳养猪法经验,实施两点式或三点式养猪场规划与饲养工艺。

综上所述,影响到母猪年繁殖能力的因素繁多,但只要严格按照上述的五项措施来加强饲养管理及防控应对,母猪年繁殖量的增产增量将不难实现。

【乡民锋哥】每天分享各类与农业相关的种养知识,喜欢就关注我,科普现代农业科学实用知识,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让我们一起探讨当代农业的种养经验,造福人类!!!


乡民锋哥


非瘟防控首先是靠严格有效的生物安全制度进行指导,其次就是超乎想象的执行力进行落实。从思想上认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要有敬畏之心,才能够一丝不苟,认真执行,并且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做好各项消毒工作,把握好消毒的最佳时机和地点,从人员到设备,从饲料到车辆都要进行有效的消毒。

二,消毒的方式,最有效的是物理消毒,也就是高温消毒,从火焰到蒸汽。能使用高温消毒的地方首先要考虑高温消毒而不是使用化学消毒。化学消毒也很有讲究,使用对人体和猪群无害的,而且能够达到十分理想效果的消毒剂和消毒液的浓度。

三,建立健全猪群的检测制度,特别是母猪,要对猪的主要传染病抗体进行认真的检测,制定相应的疫苗免疫制度。还要使用唾液检测技术对猪群进行非瘟检测。

四,通过寒度检测和朊度检测,通过饲料配方和原料的调整以及中药制剂,功能性产品的使用,提高猪群的非特异免疫力。

五,做好母猪的驱虫工作,特别是母猪的体表寄生虫和血液原虫。

六,加强母猪的运动量和饮水量,促进母猪的消化力和代谢力。

七,使用功能性产品(巴尔麦氏),多维,来促进母猪的发情和排卵。

八,苦练技术,把握母猪的最佳时机,适时配种。


云游150938944


生物安全是0,其它如生产成绩,料肉比等都是0;只有确保生物安全是1,再研究其它的才更有价值。家有百万,带毛的不算,就是这个道理!对生物安全要有敬畏之心,是每个养猪人的基本信条。场外要坚持消毒,减少对场内所有物资、车辆、人员进入频率;场内不仅如此,更要阻断蚊虫鼠蚁的侵袭!现在的生猪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主要还以非瘟防控为首要任务,再加上今年的防肺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