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的淚目


每每的淚目


新型冠狀肺炎暴發以來,全國各類媒體全覆蓋、不間斷報道醫護人員“逆行”的身影和送別的話語。

每每播報到親人送行叮囑的場景和醫護人員的哽咽,以及豪言壯語,我瞬間淚目,眼眶一熱,只是沒流下淚來。

相信中華兒女望著白衣天使的背影、以及為人父母或兒女的柔情,無不為之動容。

職業職責、使命擔當使然,誰不害怕,都是我們的孩子的年齡,只是我是年輕的醫務工作者;誰不戀家,戀人、父母、晚輩的親情愛情,只是我是醫生,我不出徵誰出征。

誰不流淚,拳拳眷眷家國情懷,只是我一轉身擦乾淚花而已。

疾風知勁草,蕩板識誠臣。這一刻,最考驗人心;這關頭,最鍛造心智,我泰安一中親愛的同學,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腎內科主任胡昭大夫,就是明證。

在接受中央、省新聞媒體採訪時,他沒有多少豪氣語言,只是簡短介紹齊魯醫院這次援鄂綜合醫療力量。

他在同學圈發出的微信,也沒有多少悽美的語言,只是寥寥客觀的幾句介紹和道別。

他發出的出征前的照片也是那樣從容淡定,臉上洋溢著笑容。

不是他作為副領隊的矜持,而是醫生的大仁和大任含蓄的力量。

好樣的,胡昭;最棒的,我們的昭。援馳武漢的萬名醫護人員中,您也許是最普通的一名戰士,但在泰山上下、在同學眼裡,您是泰山般青松模樣。

您心憂病患的胸懷以及精湛醫術,如同泰山五彩斑斕石一樣,厚重博大,而又不失細膩光華。

胡昭,珍重,我們等您!

(孫曉明)

作者系中國糧食經濟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理事

通聯地址:山東省泰安市糧食服務中心(泰安市東嶽大街221號)

0��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