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真的是帶著嫁妝入關的?你怎麼看?

歷史小明王


首先必須承認一點,清軍入關時,除了快馬彎刀,真是什麼好東西都沒帶著。

但是,如果我們不偏不倚,站在今天中國、中華民族的立場上去分析,終滿清王朝一代,他們確實給中國留下了不少嫁妝,至少比明朝留下的要多得多。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對比一下明清兩朝極盛時期的版圖就可以。

明朝極盛時期的版圖應在永樂年間,具體時間差不多是在1420年前後,那時候明朝陸路北征蒙古,海路鄭和下西洋,國力國威均達到了極盛,比如這張圖就差不多。



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先不說諸如烏斯藏都司、奴兒干都司等羈縻地區,只看今天的內外蒙古,基本上是韃靼、瓦剌的勢力範圍,還有今天的新疆,當時叫西域,是亦力把裡的勢力範圍。亦力把裡是由蒙古人建立的東察合臺汗國,後又分裂出葉爾羌汗國、吐魯番汗國等一系列政權,佔據天山南北的西域地區,綿延了400多年。尤其在明後期,西域地區的吐魯番汗國崛起,將明朝的哈密衛擠出了西域,明軍最後只好退守嘉峪關。

那再來看看清朝極盛時期的版圖。



這個圖我們就很熟悉了吧,與今天中國的版圖極為相似。對比一下明朝極盛時期的版圖,我們發現內外蒙古、天山南北皆被大清帝國收入囊中。早在順治年間,維拉特蒙古,也就是明朝時期的瓦剌,就基本歸順了清廷,除了個別的部落,如準噶爾部。準噶爾部後來成為清廷的勁敵,清廷窮康雍乾三代,才將其徹底收復並納入版圖。天山南北的東察合臺汗國也是在清初時被準噶爾部的噶爾丹所滅,當然包括亦力把裡在內的西域大小部落國家後來也順利併入清朝版圖,乾隆帝在1757年賜名“新疆”。

由此可見,明朝對內外蒙古和西域地區並沒有完全納入到版圖中,控制力更是不行,內外蒙古還可以理解,畢竟自成吉思汗降生到清中期前後,還沒有誰能真正征服草原。但是,西域可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的羈縻地區,漢化基礎很深厚,明朝都沒法將其真正納入版圖,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而從今天的中國版圖來看,內蒙古和新疆毫無疑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都是大清帝國為之打下的基礎。如果沒有清朝,我們還怎麼縱情狂奔於美麗的草原,還怎麼去感受新疆之大之美?

從這個角度看,滿清王朝確實給我們中國和中華民族留下了豐厚的嫁妝。


達摩說


關於這個問題,我真的願意一直說明,也必須實事求是。


我們來看看1910年,清朝皇帝退位前2年的地圖:



從這個地圖有1100多萬平方公里,包括了內外蒙古,東北三省,新疆,西藏等。


我們來看看明朝滅亡前一年,1643年的地圖:

1643年,明朝能實際控制的領土也就300萬平方公里左右。


我們來看看明朝鼎盛時期的地圖。即永樂十八年,1419年:

從1419年前後是明朝疆域最大的時候,由此可以看出,新疆絕大部分地方沒有納入明朝版圖,內外蒙古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納入明朝版圖。就是說,這些地區在明朝276年裡都是化外之地。


再來看看1279年南宋滅亡後,元朝的地圖:

1279年的元朝,除了新疆大部分地區不歸元朝,其他國土範圍和清朝差不多。


再來看看兩宋時期的最大疆域:

319年的兩宋(960-1279)從來沒有統治過東北、蒙古、新疆、西藏、雲南等地區,鼎盛時期國土面積只有300多平方公里。


再來看看唐朝(618-907年)鼎盛時期:

唐朝統治過新疆、蒙古高原,但是沒有統治過東北大部分地區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


再來看兩晉(265—420年)鼎盛時期的地圖:

兩晉鼎盛時期的疆域和西漢差不多,略少一點。


再往前就看兩漢(前202年-8年,25年-220年)鼎盛時期的疆域:

從西漢全盛圖可以看出,西漢沒有對西藏、蒙古高原、東北進行過有效統治。


再看封建社會第一個王朝,秦朝的地圖:


這個秦朝的地圖就更小了,只是比北宋大一點。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大部分沒有在版圖裡,面積就300多萬平方公里。

好了,現在從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清朝到第一個封建王朝的疆域都看完了,有什麼感覺?

我來簡要說一下:清朝統一六國,兩漢在繼承清朝的版圖上拓展了新疆地區,後來在西晉之後新疆地區喪失,直到幾百年後的唐朝才重新恢復對新疆地區的統治。唐朝第一次統治蒙古高原,但是在宋朝退縮的被秦朝版圖還小。元朝以蒙古高原遊牧民族入駐中原,元朝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次正式統治了西藏、東北地區,收復了新疆小部分地區,蒙古高原也自然納入在版圖之內。但是,明朝建立後,沒能延續元朝的版圖,蒙古高原、新疆一直遊離在版圖之外。

清朝入關以後,老巢東北地區自然一併帶入大一統的大清朝版圖,西藏也穩定地在版圖之內。同時,最重要的是將蒙古高原、新疆也納入了大清的版圖,尤其是新疆,自從唐朝短暫統治過之後,遊離在中原政權之外已經八九百年,清朝能將她重新納入版圖,這是多大的貢獻?總的來說,清朝的版圖,歷史上的王朝或多或少的時間裡都統治過,新疆是漢朝第一次進版圖的,西藏是元朝時第一次進版圖的,蒙古高原是唐朝第一次進版圖的,東北是元朝第一次進版圖的,但是清朝將中華民族的先祖實際統治過的地方,基本都收了回來,當然,也沒有全部收回,還有些沒有收回。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話用在清朝很合適。這就是清朝最大的貢獻。不要小看這個功勞。


坐看東南了


長期以來網上一直流傳著一種關於清朝是帶著嫁妝入關的說法,而這種說法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議。為什麼會存在這種說法呢?為什麼這種說法會引起爭議呢?事實上所謂清朝是帶著嫁妝入關這種說法指的是山海關外的東北地區本不屬於中原王朝的疆土,是因為清朝入關才使東北地區被納入中國版圖。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清朝入關之前的東北地區究竟是怎樣的呢?清朝以前的東北絕非無人居住的不毛之地。事實上東北那疙瘩自古就有人。需要注意的是:歷史上東北地區所涵蓋的地理概念並不是固定的:狹義的東北就是今天黑、吉、遼三省;廣義的東北還包括內蒙古東部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部分地區。目前東北地區已發現距今100萬年前吉林前郭王府遺址、距今四五十萬年前的廟後山文化、距今二三十萬年前的金牛山鴿子洞文化以及距今5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青頭山人、榆樹人、安圖人、哈爾濱人、前陽人等古人類。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就發源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具體而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游。在屬於紅山文化的遼寧牛河梁遺址中發現有日用及農耕的石器、骨器,還發現了一部分祭祀用品,這清晰地表明:當時的牛河梁不但有人,而且已形成了較為原始的文明,已處於由原始部落向上古邦國過渡的階段。

早在商代在今天的遼寧省境內就存在一個孤竹國,據說是商朝貴族建立的,商滅夏,這個地方的人就是後備,他們負責在後面運物資。所以也是立過功的,在商朝中期是北方的一個大國。孤竹國一直忠於商王朝,直到武王伐紂時期孤竹國的伯夷、叔齊兩位王子還曾親自前去勸諫周武王停止滅商的行動,遭拒絕後發誓不吃周朝土地上的糧食,最終活活餓死。周王朝建立後在今天河北北部及京津地區分封了自己的同姓諸侯燕國,燕國不斷擠壓孤竹國的生存空間,孤竹國不得不向北遷徙,逐漸由深受中原殷商文明影響的國家淪為戎狄部族,被中原諸侯稱之為山戎。春秋時代他們一度向燕國發起報復性進攻,結果當時的霸主齊桓公出兵救燕北伐山戎。

西周時期的東北主要存在三股地緣勢力。其中之一就是上文提到的商朝貴族建立的孤竹國。另一個則是西周王朝冊封的箕子朝鮮:箕子是中國商朝末年遺臣,名胥餘,稱箕子(畿內采地之爵)。箕子與比干、微子並稱為商紂王時期的“三賢”,也就是孔子在《論語·微子》中稱讚的“三仁”。武王伐紂後並沒對商朝後裔趕盡殺絕,倒是對箕子的賢德之名欽佩不已,於是向箕子請教人倫規範,箕子便作《洪範》,向周天子講述定國安民的道理。司馬遷《史記·宋微子世家》的記載與《尚書大傳》大致相同,只是先後次序略有不同,它認為是周武王先向箕子請教,箕子告以《洪範》。夏、商、週三代的改朝換代和後世王朝有一點很不一樣:後世改朝換代要麼就將前朝皇室趕盡殺絕;要麼好生優待,但嚴加監視。總之不會讓前朝皇族參與朝政,封一個空有其名的爵位倒是有可能。夏、商、週三代不這樣——那時華夏民族正由原始部族向文明國家過渡:商部族取代夏部族成為華夏各部族的聯盟領袖,但夏部族的後裔依然被冊封為商朝貴族,武王伐紂後對商朝後裔基本也延續這一政策。久仰箕子大名的周武王將朝鮮封給了他,但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周武王時代的朝鮮國和今天的朝鮮半島其實並沒關係——周武王時代的朝鮮國大體在今天遼寧省境內的遼河流域一帶。後來經過箕子朝鮮的開拓才逐漸將朝鮮半島納入其版圖之內,不過箕子朝鮮的統治中心在戰國中期以前一直在中國境內的遼河流域。孤竹國和箕子朝鮮基本位於今天的遼寧省境內,至於更為偏北的吉林、黑龍江兩省在當時主要肅慎人活躍的地區。肅慎人的後裔經過與其他民族的融合演變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勿吉人,勿吉人又演化為隋唐時期的靺鞨人,靺鞨人後分化為粟末靺鞨與黑水靺鞨兩支,其中的黑水靺鞨又演變為女真人,女真人則演化為如今的滿族人。周人在列舉其疆土四至時稱:“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見遠在春秋以前肅慎人已臣服於中原王朝。

直到燕昭王時期東北地區基本都還在東胡部族和箕子朝鮮的控制之下,此時身為華夏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只控制著今天河北北部一帶(包括京津地區),在燕國東部是控制著遼西平原的東胡部族,再往東是控制著遼東半島的箕子朝鮮。這時的燕國疆域小、人口兵力少、國力弱,西方是正在崛起中的趙國,南邊是傳統的霸主國——齊國,這兩國的存在切斷了燕國向西或向南擴張的所有通道,燕國除了向東北方向開拓外別無選擇。然而東胡部族雖經濟文化落後,但尚武剽悍,並不是什麼好對付的對手——春秋時代的燕國險些被山戎滅國的歷史教訓仍時不時湧現在燕昭王心頭。這時一個曾在東胡對燕國的進攻中淪為人質的人走進了燕昭王的視線,此人名叫秦開。秦開有過在東胡為人質的經歷,他熟悉東胡的戰法和生活模式。據說他是在替東胡人販馬時脫離東胡部隊的監管而逃到燕國的,燕昭王任命他為大將。公元前283年秦開率軍迎戰東胡,燕軍自西向東,由媯水流域(今延慶境內)向密雲地區的漁水(今白河)、鮑丘水(今潮河)流域推進,一路斬關奪隘,馬踏平川,東胡軍雖奮力抵抗,卻無法阻擋燕軍凌厲的攻勢,只得一路退卻,燕軍乘勝追擊,接連收復失地。在連連勝利之下,燕軍士氣更加旺盛,一鼓作氣向東北追殲東胡。抵抗無用,一直退卻到千餘里外的今西遼河上游。東胡向北退卻逃遁,燕國北境大展,號稱拓地“千餘里”。燕軍又乘勝東擊遼水一帶的箕子朝鮮,奪取了遼東的廣大地區,極邊甚至伸過今鴨綠江以南。“直至滿番汗為界”——燕國的邊界由此一直推進到今天朝鮮半島鴨綠江以南的清川江流域一帶。

秦始皇嬴政一統華夏之後廢分封行郡縣——將全國上下劃分為三十六郡,其中遼西、遼東兩郡就位於今天東北三省中的遼寧省境內。此後歷經兩漢、曹魏、西晉等朝代中原王朝一直對遼西、遼東兩郡進行著行之有效的管轄。只是在經歷五胡亂華和南北朝的分裂對峙後遼西、遼東地區落入割據政權高句麗之手。唐代滅高句麗後進一步擴張了中原王朝對東北的影響:秦漢時期的遼西、遼東兩郡只延伸到今天遼寧省境內,至於更加偏北的吉林和黑龍江兩省在當時還基本上是蠻荒之地。唐代在東北設置有安東都護府、室韋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行政管轄機構,唐帝國的國境線一直向北延伸到了今天俄羅斯境內的外興安嶺一帶。這一時期唐朝還開闢了由東北地區通向新羅、日本以及今天勘察加半島一帶的東北亞海上絲綢之路。隨著李唐王朝由盛轉衰逐漸形成了藩鎮割據的現象,而這些邊陲地區的都督府大多原本就是冊封當地部族酋長治理的,此時渤海都督府逐漸脫離李唐王朝的控制成為獨立的渤海國,渤海國同新羅、日本等東北亞國家較保持著較為密切的貿易往來。公元926年渤海國被新興的契丹國所滅,契丹則在逐漸漢化後形成了同北宋對峙的大遼王朝,至此東北地區又處於遼帝國的統治之下。1019年日本對馬、壹岐、筑前等地遭到一群駕駛50餘艘船隻的不明海盜襲擊,事後日本人才從高麗人口中得知這群海盜來自於一個叫”刀伊“的部落——這是一支散佈在中國東北地方和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女真部落。1114年生活在混同江(今松花江)流域的女真完顏部在首領阿骨打的率領下起兵反遼,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正式建都立國,國號大金。1125年金國滅遼,整個東北地區完全被金國掌控。

1234年蒙古滅金後在東北以及今天俄羅斯遠東地區設遼陽行省。元末納哈出成為遼陽行省的實際統治者。當明太祖朱元璋於公元1368年在南京登基稱帝時萬里之遙的東北地區看起來尚是遙不可及,然而局勢的變化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到了這年閏七月丙寅朱元璋麾下第一名將徵虜大將軍信國公徐達率軍攻克大都(今北京),元順帝逃回漠北草原。元順帝北逃後以納哈出手握重兵,封其為丞相,繼封太尉。這時東北地區完全被殘元勢力佔據:元丞相也速佔據熱河,元遼陽行省丞相也先不花駐守開元,元將洪保保駐守遼陽,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屯兵得利瀛城,元將高家奴固守遼陽山寨平頂山,元將哈剌張屯兵瀋陽古城,而實力最為強大的元丞相納哈出的數十萬人馬則盤踞金山。洪武三年(1370年)秋朱元璋派斷事官黃儔到遼東招降元將。次年二月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降明,於是朝廷在遼東地區設遼東衛。七月明朝置遼都衛指揮使司於遼陽,任命馬雲和葉旺為都指揮使。至此遼東大部為明所有,納哈出領兵踞開元路(今開原),屯兵二十萬於金山(今昌圖金山堡以北至遼河南岸的吉林雙遼東北一帶),與明軍對峙。洪武八年(1375)明朝又將定遼都衛改為遼東都司,下轄25個衛和2個州。由於遼東只設衛所而不設郡縣,所以遼東都司是遼東地區最高的軍事和行政機關。遼東都司的轄區南起旅順口,北至開原,東臨鴨綠江,西至山海關,囊括了今天遼寧省大部分地區。遼東都司南望青徐,北引松漠,東控海西女真,猶如一條巨大的臂膀橫亙在幽燕一帶的左側,構成一道政治軍事的天然屏障。

遼東都司的建立大體上恢復了漢晉時期幽州(平州)的版圖,但在其北方盤踞在金山的納哈出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納哈出是蒙古開國功臣木華黎的後代,他所佔據的金山地勢險要:南出遼河流域、北扼松嫩平原。朱元璋多次遣使招撫,納哈出均置之不理。洪武八年(1375)納哈出入犯遼東,兵鋒一度直達金州。洪武二十年(1387)明將馮勝率大軍二十萬於金山戰勝納哈出,見大勢已去的納哈出這才歸順於明,東北地區由此納入明王朝的版圖。在納哈出等殘元勢力歸順後東北當地的土著部落也紛紛歸附於明朝:當時這些部落基本還停留在原始的漁獵文明時代。中原人將他們的生活描述為”可木以下,松江皆榛莽,人無常處,惟逐水草、樺皮為屋,行則馱載,住則張架。事耕種養馬弋獵。刳獨木為舟,以皮毳為市,以貂鼠為貢“。一時間大明聲威所及之處各部族紛紛歸附。明朝人記載道:”荒服之外皆奉正朔,稱臣妾。小者得列署而爵秩之,大者得宣命而君長之“。截至永樂七年(1409)明朝已在黑龍江地區先後設置129個衛所。

明永樂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0餘年中明朝派遣海西女真出身的宦官亦失哈出使黑龍江下游地區,在此設置奴兒干都司。奴兒干都司的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游,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大致囊括了現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如都指揮使、同知、僉事等奴爾幹都司的主要官職都由朝廷任命流官,而各衛、所的指揮、千戶等職則由當地部族的首領充任土官。奴爾幹都司的性質與漢唐時的都護府相似,各衛、所內部的部族也享有自治權;但都司的管轄比都護府更嚴密,因為下屬單位不再有西域那樣的國,各衛、所必須完全服從都司。

永樂十年(1412年)亦失哈第二次以欽差大臣身份巡視奴兒干。在這次巡視中亦失哈等人在滿涇站左側附近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宏偉瑰麗的寺廟——永寧寺。修建永寧寺的目的旨在供奉觀音以祈願奴兒干地區與人民永世昌寧;於此同時還建碑一座,上刻“敕修永寧寺記”碑文。碑文記載了明朝建制奴兒干都司、興建永寧寺和亦失哈巡視該地區的經過。碑身左右兩側分別用漢、女真、蒙、藏四種文字鐫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宣德七年(1432年)奴兒干都司都指揮使康旺致仕,明宣宗委任康旺之子康福為都指揮同知,亦失哈受命統領官兵二千餘人護送康福上任。亦失哈一行來到奴兒干城後看到永寧寺已被人破壞。經詢問才得知這是當地吉烈迷人乾的。亦失哈弄清事情原委後從爭取當地各族人民出發並沒有追究、懲罰參加拆毀永寧寺的居民,而是立即組織力量重建寺院。重建後的寺廟及塑像華麗壯觀超過先前。宣德八年(1433年)三月為了記述永寧寺的重建,亦失哈再次刻石立碑,碑文題為《重建永寧寺記》。它與《永寧寺記》碑一樣鑲刻著漢文、蒙古文、藏文、女真文四種文字。亦失哈的做法是正確的——奴兒干地區各族雜居,必須小心尊重各民族的行為習慣。奴兒干都司轄區內分佈著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達斡爾等民族,他們多以漁獵為生。明政府在元代驛站的基礎上,恢復了奴兒干通往內地的驛傳,密切了奴兒干同明廷的政治聯繫、經濟往來和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幹線是海西東水陸城站,北起都司治所特林之西的滿涇站,中經四十五個驛站,南抵底失卜站(黑龍江雙城縣境內),經遼東都司直達北京,全長達兩千五百公里。

明代奴兒干都司的轄區內除少部分歸附的蒙古部落外絕大多數是女真部族。金代的女真人曾從白山黑水之間大規模向南遷徙。蒙古滅金後生長在漢地說漢語的女真人被視同漢人,而生長在西北地區的不通漢語的女真人則被視同蒙古人,只有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女真族群仍大體保存著本民族的文化傳承。明朝把女真各部分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三大系統,而每個系統之下則各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部落。建州、海西女真原先以今天的黑龍江省依蘭縣為中心散佈於松花江流域與黑龍江中下游東至海岸的地區。入明後這兩支女真人逐漸南遷:沿著牡丹江南遷的建州女真最終聚居於渾河流域、鴨綠江以北的長白山北麓一帶,向西南方向遷徙的海西女真最終分佈於開原以東、輝發河流域以及如今的第二松花江中游一帶。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南遷後留在原地的女真部眾由於距離遙遠而不常朝貢於明,被明朝稱為野人女真。明朝在女真聚居地設置衛、所、地、面、站等管理機構,授予各部落首領衛所都督、都指揮使、指揮僉事、千戶、百戶等世襲官職。明朝治理女真各部有兩大基本目標:一是利用女真的力量牽制蒙古,二是使被分而治之的女真各部無法形成合力。1403年明朝在女真各部中設立了第一個衛所——建州衛。1416年明朝又設立了建州左衛,1442年設建州右衛,至此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合稱”建州三衛“。從1423年到1467年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李滿住擔任建州衛都指揮。李滿住同時兼具明朝臣子和女真首領的雙重身份。儘管像李滿住這樣的女真首領擁有相當大的世襲權力,但這並不改變其是明朝臣子、其所轄之地是明朝疆土的客觀事實。

關於明朝對女真人聚居的東北地區的統治在當時明朝的藩屬國李氏朝鮮王朝的史料中也能得到證明。建州女真所處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西面是明朝的遼東都司,東面則是李氏朝鮮王朝的國土。整個有明一代李氏朝鮮被視為所有藩屬國中的典範:朝鮮始終對明朝奉行事大主義,而明朝也把朝鮮列為不徵之國。明朝與朝鮮這種密切的宗藩關係一方面是由於李氏朝鮮王朝仰慕並積極學習中華文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兩國存在共同的現實利益。整個有明一代最大的外患就是所謂南倭北虜問題——南方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女真等遊牧民族。事實上朝鮮最大的外患也是南倭北虜:早在朝鮮王朝立國之前半島上的高麗王朝就不斷遭受倭寇的襲擾,事實上李氏朝鮮王朝的開國之君李成桂就是在與倭寇的戰鬥中嶄露頭角的。由於李氏朝鮮是在推翻親元的王氏高麗的基礎上得以建國,所以建國之初的李氏朝鮮王朝與北元政權的關係是比較緊張的,因此有必要尋求明朝的保護。共同的敵人使明朝與朝鮮具備現實的合作基礎,然而兩國之間其實也存在競爭關係,而兩國爭奪的對象就是東北方向的女真部落。朝鮮王朝立國之初在對北方女真部落的關係上採取懷柔與武力並舉的政策:一方面接納歸順的女真人,授予官職、開放貿易、進行民族同化,不斷擴大對女真部落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又利用明朝對女真部落重視程度不夠和以及上國心態的特點使用武力蠶食女真部落的土地、擴展北部疆土。朝鮮對於女真部落的大肆拉攏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儘管朝鮮是明朝最親近的藩屬國,但明朝也不願意自己的小弟勢力太強,畢竟東北方向的女真部族也是明朝勢力的輻射範圍。在當時的朝鮮史料中記載著:帝於東隅置建州衛是扼我咽喉,掣我右臂也。在當時的宗藩朝貢體系中身為藩屬國的朝鮮君主只能稱王,只有中國君主才能稱帝,所以文中的”帝“指的就是明朝皇帝。顯然朝鮮方面是把明朝設置建州衛的行為視為對自己的遏制,這也從側面反證在朝鮮眼中建州衛就是明朝領土。

朝鮮儘管是明朝最親密的藩屬國,但雙方圍繞女真地區的博弈其實一直存在:早在永樂元年(1403年)女真族胡裡改部酋長阿哈出嚮明朝稱臣。阿哈出到南京朝貢時向永樂皇帝朱棣推舉了斡朵裡部的酋長猛哥帖木兒。永樂三年朝廷派人招撫猛哥帖木兒,於是猛哥帖木兒親自到南京拜見朱棣。大喜之下的朱棣當即加封猛哥帖木兒為建州衛指揮使,賜予印信、金銀等物。大概就是在這段時間裡猛哥帖木兒的姐妹嫁給了朱棣,猛哥帖木兒由此成為明朝外戚。當然這也是朱棣拉攏猛哥帖木兒的一種手段。而朱棣之所以如此著力拉攏猛哥帖木兒呢在相當程度上是因為還有人想收服這位女真族首領,由此與朱棣形成了競爭關係。朱棣的這個競爭對手正是當時李氏朝鮮王朝的國王李芳遠。由於朱棣先一步招撫了猛哥帖木兒,於是懷恨在心的李芳遠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宣佈禁止女真人在慶源府的貿易活動。 李芳遠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女真各部落的普遍不滿。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率領部眾遷徙到了鳳州(今吉林省海龍縣境內)一帶,與阿哈出統率的胡裡改部居住在一起。 既然已經向建州女真各部攤了牌, 李芳遠索性以女真人劫掠朝鮮人民為藉口,任命趙涓為統帥,率領大軍進入遼東,殺害了毛憐衛首領把兒遜與斡朵部首領哈而非、加時仇,掠去部眾數百人。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猛哥帖木兒在虛裡、仇老等首領的隨同下率領女真軍隊向李氏王朝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理論上女真和朝鮮都是被明朝視為自己的藩屬的,如今兩邊大打出手就驚動了明成祖朱棣。在朱棣下達給李芳遠的聖旨中寫道:“猛哥帖木兒,皇后之親也。遣人招來者,皇后之願欲也。骨肉相見,人之大倫也。朕奪汝土地,則請之可也。皇親帖木兒,何關於汝乎?”所謂“皇后之親”可能是朝鮮方面翻譯的錯誤,因為我們都知道朱棣的皇后不是女真人,實際上原話可能是“皇妃之親”,也就是說猛哥帖木兒有姊妹入宮侍奉朱棣。這個猛哥帖木兒可不是一般人——他姓愛新覺羅,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

宣德九年(1434年)後奴兒干都司逐漸消失在了明朝的典籍之中,事實上史籍中從未記載過明朝曾正式於某年撤銷過奴兒干都司這一軍政機構,可它就這樣不聲不響得悄然消失在明代的典籍之中,放佛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事實上奴兒干都司從明代典籍中逐漸消失的時代正值明王朝進入全面的戰略收縮時代:在此之前明王朝曾五出漠北、七下西洋,在青藏高原上明王朝設置了烏斯藏都司,在西南明王朝已冊封當地土司的方式將自己的勢力延伸到今天的緬甸、泰國等國,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年)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的設置使越南一度納入明王朝的版圖,而在南洋的蘇門答臘舊港也一度出現了明王朝設置的舊港宣慰司。然而明王朝進入仁宣時代後就逐漸改變了永樂年間主動出擊的外交態勢,轉而採取全面的戰略收縮:這一時期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和舊港宣慰司均被放棄。明朝一開始設置奴兒干都司的初衷其實主要是為掃平蒙古諸部——自元順帝北逃以來蒙古就始終是明朝最大的外患,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同樣是一支彪悍的漁獵騎射民族,但由於女真各部的實力實在太小,實際上淪為明朝與蒙古爭奪的對象。事實上整個有明一代在明末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之前女真各部一直是在明朝和蒙古之間搖擺不定的不確定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奴兒干都司的設置正是為強化對女真各部的管理,從而切斷蒙古與女真的聯繫。在經歷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兩代雄主持續不斷的打擊之後蒙古勢力對明朝的威脅已大為下降,這也意味著奴兒干都司對明朝的戰略意義的下降,也許這也是後來明朝對奴兒干都司疏於管理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明朝與之前絕大多數中原王朝一樣都以中原為基礎,對不適宜農耕的苦寒之地興趣不大,而進入仁宣時代後明王朝整體上處於戰略收縮狀態,基本已放棄對外開拓,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奴兒干都司逐漸從明代的史籍中消失了。明宣宗以休養生民為念,不再繼續發展成祖的擴張事業,這在當時的確起到了節省財力民力的作用。然而他的戰略收縮政策不僅使中國永遠失去了繼續向北開拓西伯利亞地區的機會,同時也大大削弱了明王朝對東北地區的控制力度——奴兒干都司逐漸從明代史籍中消失後明朝仍直接管理著今天的遼寧地區,至於其以東和以北的女真部落則以衛所制度進行統治,因此並不能說在此之後明王朝就已徹底放棄了對東北的管理,但可以肯定的是明王朝對東北的控制力度的確在此之後大為下降,而這也為日後努爾哈赤的崛起埋下了伏筆。事實上努爾哈赤在正式起兵反明之前也曾受封明朝賜予的建州左衛都督,這證明直到此時明王朝對東北的女真部族仍在進行管轄,直到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正式起兵反明,東北地區至此徹底脫離明王朝的管轄。

綜上所述明代的確在東北實行過行政管轄,然而在宣德九年(1434年)之後明朝對東北的管控力度呈弱化趨勢:《大明一統志》中甚至將東北的女真人劃入與朝鮮、日本並列的“外夷”條目。宣德九年(1434)建州左衛都督僉事範察奏報:有野人楊木答兀糾結七姓野人來襲,殺死都督猛哥帖木兒等人;得知消息的明宣宗竟說:“彼之相仇乃常事,朕豈應疲中國之力為遠夷役乎” 。由此可見明朝對東北不只是管控力度薄弱,事實上在主觀上對東北就不大重視。事實上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能得以崛起同明王朝對東北領土的相對漠視有關的,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後金政權的誕生反映的恰恰是明朝東北防務體系的漏洞。在1583年5月至1588年9月的五年時間裡努爾哈赤統一了建州女真。此時努爾哈赤的勢力已由起兵時微不足道的“十三副遺甲”數十人,發展為一萬五千餘部屬的強大女真勢力之一。明朝對女真各部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其他女真部族成為了遏制努爾哈赤發展的力量,這樣迫使努爾哈赤又努力了20多年才終於統一了女真大部。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後金政權由此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縱觀東北地區的完整歷史不難發現:清朝絕不是東北地區最早的開拓者。事實上明朝時東北就曾是中國領土,甚至更早的時候燕國、唐朝、遼金元也曾開拓過東北。

這樣看來東北很難稱之為清朝入關帶來的嫁妝。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說法呢?這是因為一種概念上的混淆。如果說清朝入關真是帶著嫁妝來的,那麼清朝的”嫁妝“並不是東北的土地而是對邊疆領土的管理措施。很多人以為清朝最大的貢獻在於開疆拓土,可實際上清朝所開拓的那些領土大部分之前也曾被其他王朝開拓過。新疆是清朝開拓的嗎?漢唐時期就設有西域都護府。西藏是清朝的開拓的嗎?元朝就將西藏納為宣政院轄地,明代又在西藏設烏斯藏都司。臺灣是清朝開拓的嗎?元朝就有澎湖巡檢司。所以很難說東北、新疆、西藏、臺灣等地是清朝所開拓的領土。可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自唐代安史之亂後西域地區與中原內地隔絕上千年,直到清代乾隆年間平定準噶爾汗國重新納入版圖。清朝與其說是擴大了中國的版圖,其實不如說是完善了對邊疆領土的治理管控模式。我們就以被視為”清朝嫁妝“的東北地區為例:東北是明朝領土毫無爭議,然而明朝對東北管控力度如何呢?如果不是明朝在東北的治理方面存在漏洞,那麼後金能發展壯大進而入關滅明嗎?相比之下東北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自然會強化控制力度,尤其是在經歷清末東北建省和大量關內人口的闖關東之後就使東北地區成為了中國穩定疆域的一部分。清朝強化了對邊疆領土的管控不假,但要說東北是清朝的嫁妝其實是牽強的。不過皇太極在入關前曾發兵征討漠南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一舉將漠南蒙古全部納入後金(清)的版圖。這方面倒可以說是清朝入關前帶來的嫁妝,至於作為清朝龍興之地的東北真不是清朝自帶的,而是本來就是從明朝手中搶來的。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基本是胡說八道,意圖用“嫁妝”這個詞粉飾太平,掩蓋滿清貴族對上千萬漢族的屠殺和民族歧視,奴役。東北本屬明朝領土,只不過大部分人是女真族,能說東北是女真的地方嗎?萬曆年間女真起兵叛亂,佔據東北,自立為王,之後打下了內蒙古。至於重新控制新疆西藏以及把喀爾喀蒙古納入版圖,那都是滿清入主中原之後的事情,是清朝作為中國的一個朝代延續歷朝歷代經營邊疆的政策。況且在那個時候,滿族八旗戰鬥力早已衰弱不堪,這更能體現收復新疆西藏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努力。

什麼叫嫁妝,嫁妝是原本不屬於中華民族的地方。只有內蒙古是滿清入關之前打下的土地,這是滿清做的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繼承發揚了中國曆朝歷代的邊疆政策,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前,重新有效統治管理了邊疆地區,這是它的重大歷史貢獻。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掩蓋滿清貴族幾百年落後愚昧的統治給包括漢族在內的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遠傷害。殘酷的文字獄,系統性大規模地毀滅中華文化,嚴厲的海禁政策,針對漢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滿族落後愚昧的統治手段,西方侵略時迅速投降,這些都與滿清自認不屬於中華大地害怕漢族起來反抗有很大關係。

今天中華民族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允許有人再刻意製造民族裂隙,為什麼大漢族主義思想再生?首先是對少數民族的過分不合理照顧以及對滿清統治的可恥美化導致漢族反彈,我認為要加強各民族團結,必須嚴厲打擊文化領域美化滿清統治的一些人,取消已經發達起來的少數民族的各方面照顧,最後才是打擊宣揚大漢族主義思想的一些人。


哈哈腳手架不看


滿清帶著嫁妝入關,這是毫無疑問的。

滿清在入關前,已經統一了東北女真各部和漠南蒙古。這兩部分純粹是滿清自己拿下的,後來入主中原後,併入中國版圖。

一、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

1、女真各部概況

居住在東北的女真族,經過長期演化,逐步分為建州、海西、東海(又稱“野人”)三大部分。建州女真主要居住於明朝撫順關(今遼寧撫順東)以東,鴨綠江以北及長白山南麓地區;東海女真主要散居於長白山北麓、烏蘇里江濱海及黑龍江中下游地區;海西女真則主要居於松花江及其上游的輝發河、烏拉河以及東遼河流域。女真各部雖然地理上緊密相連,但長期處於分裂狀態。

(女真統一前形勢圖)

1583年,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梁在殺了努爾哈赤的外祖父之後,又攻打了一個寨子,叫古勒寨(今新賓上夾河鎮古樓村)。攻破後明軍屠城,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本來是明軍的人,但屠城中被誤殺了。努爾哈赤和他的弟弟舒爾哈齊被俘虜,但因為長得帥(儀表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放走了。這一刻,包括李成梁在內還不知道他們放走了一個什麼樣的人。

努爾哈赤出去後收集殘部,以覺昌安、塔克世遺留下來的盔甲十三副、部眾數十人起兵。


2、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大部

隨後的努爾哈赤奮力拼搏,運氣也不錯,在1583年5月至1588年9月的五年時間,先統一了建州女真。此時,努爾哈赤已經基本建立了國家,宣佈制定國政、法令,自稱“女直國聰睿貝勒”。努爾哈赤的勢力已由起兵時微不足道的“十三副遺甲”數十人,發展為一萬五千餘部屬的強大女真勢力之一。

其他女真部族開始遏制努爾哈赤的發展,這樣,逼著努爾哈赤又努力了20多年,終於統一了女真大部。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年號天命。

(後金建立之時的形勢圖)

經過努爾哈赤30多年的努力,東北這一片基本實現政治上的統一。

二、皇太極征服漠南蒙古

為了便於你理解,你基本可以把漠南蒙古與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劃等號(實際稍有不同),而今天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各個旗,大概相當於當時漠南蒙古的各個部落。

漠南蒙古也是部落眾多,並不統一。從努爾哈赤開始,後金就利用漠南蒙古內部各部族之間的矛盾,為己所用。此時,漠南蒙古最強大的部落是察哈爾部。

察哈爾蒙古的領袖林丹汗擁有8大營、24部。其勢力範圍東起遼西,西至洮河(大約是今天從遼西開始向西的整個內蒙古),士馬強盛,威震河套以西,橫行於漠南,成為挾持和威脅各部的宗主。林丹汗處在蒙古其他部落與大明之間,佔有地利優勢,獨佔了與大明貿易所得和大明每年8萬兩白銀的歲賜。

這裡多說一點。林丹汗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嫡系後裔,是蒙古帝國第35任大汗(1604年-1634年在位),掌握著大元的傳國玉璽。林丹汗志在統一蒙古各部,恢復成吉思汗的榮光。因此他才處處想要控制其他蒙古部落。

但其他部落哪能乖乖就範,就自己聯合起來反抗林丹汗,或者向後金求援。後金利用蒙古部族間的這些矛盾,通過威脅利誘、聯姻、聯盟等政策,積極拉攏蒙古各部。到了1632年,內蒙古各部除了察哈爾部以外,全部歸附了後金。

1632年,後金在多次打擊林丹汗的力量之後,皇太極又率領後金與歸附的蒙古各部共約10萬大軍,大舉進攻林丹汗。林丹汗大敗,一路向西逃跑。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因天花去世。1635年,後金繼續進攻察哈爾餘部,林丹汗之子額哲奉母獻傳國玉璽歸降(後來清滅明之後,號稱繼承了大元和大明的雙重正統,根源就在這)。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統一於後金。

第二年,皇太極改後金為清。此時,中華圈內的形勢如下:

(1636年中華圈內形勢圖)

三、清征服明之後,新徵服的國土就不能算清的嫁妝了。

清朝在1644年入關,自帶東北女真和內蒙古的領土。到1660年代,擊敗了南明政權的剩餘力量,征服了整個中原。

1690年和1695年,康熙兩次打敗準噶爾汗國的葛爾丹,把外蒙古(即喀爾喀部)納入大清的疆域。1720年,清朝再一次擊敗準噶爾,把西藏(含今青海)納入大清版圖。到1750年代,經過又一次大規模戰爭,大清最終消滅了準噶爾汗國,把整個西域(即今新疆)納入版圖。至此,清朝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形成。

這段征服外蒙、西藏、新疆的歷史,是在漢滿蒙等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力量下實現的,不能算是滿清的嫁妝。

(清全盛時疆域圖)

結語:清朝建立了龐大疆域

清朝為中華民族建立了龐大疆域,這是抵禦風險的一大重要因素:有戰略縱深、有迴旋餘地、龐然大物誰一口也吞不下;這些都需要我們客觀看待。

(完)

以上就是凌煙閣論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滿遺編造、篡改歷史真正繼承了其祖宗的本性。編造“嫁妝論”這個怪談謬論,是為日後分裂中國造下的伏筆吧?以滿清時期為例,滿清建國初,滿清貴族聯合西藏蒙古,三個奴隸社會貴族合謀統治中國,西藏蒙古是帶著嫁妝(人口丶領地)加入清朝,因為他們原來不隸屬於女真人,加入清朝,由清庭供給、供養和有限的節制,聯邦的模式來駕御漢人,但……後來滿清以“減丁政策”來耍弄了兩族。所謂之嫁妝,是一個原本獨立的區域政體和另一個區域政體合二為一國。象生意人的入股丶股東形式。如俄羅斯獨聯體,由十數個國家結堅聯合組成。滿遺的“嫁妝論”是基於獨聯體之靈感吧。滿清入主中國,實施的是種族隔離政策,滿漢不通婚,旗人之間婚嫁,旗人居住在城市的城內城。偽滿獨立,是日本侵華物資大隊基地。反華侵華虐華媚日親日的事倒幹了不少。偽滿是蘇聯佔領後歸還中國政府的,不是旗人帶著土地自動歸順中國的。什麼狗屁嫁妝論。現在的中國領土是毛澤東從蔣介石國民黨手上流血流汗解放的。嫁妝論,是對解放軍的大不敬。聯合國議席上踢走的是國民黨代表,成為聯合國五常。滿清當時是什麼。個人淺解。


漁樵耕韻


滿清最大的功勞不是領土,個人認為滿清最大的貢獻是大一統,是民族的大一統!清朝統一了漢滿蒙回藏,清朝以包容的民族政策,保證了民族的大一統。

戰國和秦朝時期,華夏還是分為各國地區,也就是當時的人往往會稱趙國人、楚國人、韓國人。

而到了漢朝之後,所有人都稱自己為漢人!這便是一個歸屬感的統一,這是真正意義上統一。有了這種統一,才有民族的凝聚力。

等到唐朝時期,民族融合是空前,可是一些少數民族依舊是沒有被漢化,沒有主動選擇漢化。

例如突厥、吐蕃和蒙古,這些部落依舊是有自己的一套文化體系,他們只是選擇臣服於大唐,並沒有融入大唐。

不過若是大唐沒有滅亡,民族融合繼續下去,許多胡人部落也是會融入到漢人之中,可惜這個過程被安祿山所打破。


此後便是宋朝同遼國等少數民族的衝突,華夷之防越來越講究,矛盾越來越激化,使得民族矛盾日益加深。

而元朝更是採取民族壓迫政策,使得漢人不得反抗元朝的暴政,奪回江山之後的明朝,華夷之防更是到了極點。

雖說這讓咱們十分佩服大明朝的血性,可是造成的影響就是民族之間矛盾始終存在,歸屬感始終欠缺。這對於明朝來說,就是連年的負擔。

清朝入關之後,其雖然是蠻夷,可是卻是主動漢化,主動接受漢人的孔孟之道。雖說剃髮易服令人心寒,可終歸是融入到了漢文化之中。

此後清朝開疆拓土,將五族都納入到了中華這個概念之中。這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一種幸運,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大的疆域。

很多人認為滿清入關是災難,可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性,今日的中華民族包容自信、文化多元,這自有清朝的一分功勞!


小司馬遷論史


說滿清是帶著“嫁妝”入關這一點,個人還是不敢完全苟同。

首先,現在關於清朝對中國疆域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已經是被寫進新版歷史教材中了。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因為清朝統治中國期間,經過康雍乾幾代皇帝不斷的開疆拓土,進而奠定了我國今日的版圖基礎。因此,在領土貢獻方面,清朝的貢獻確實值得我們肯定。

但是,我們也需要明確,清朝在領土方面的貢獻,基本上都是清朝入關後才取得的。而清朝在入關前,實際上並沒有多少所謂的領土“嫁妝”。

實際上,入關前清朝所控制的疆域,大部分本身就是明朝的。

有部分網友,在談及清朝對中國疆域的貢獻時,總喜歡說清朝只從明朝手上繼承了38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其他都是清朝帶來的”嫁妝“。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

因為,清朝的前身是後金,而後金本身就是通過反叛明朝而建立的。所以,在清朝入關前,實際上也只是完全控制了關外的東北地區而已。而這些區域,過去本來就是明朝的領土。

其實,在後金建立之前,關外的東北地區,一直就是明朝的領土,其中就包括女真部落所在的地區。明朝在這片遼闊的領土上設立了一個管理機構,這便是著名的奴兒干都司(全稱: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極盛時期的奴兒干都司,其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游,包括今天的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雖然而後隨著明朝國力的衰退,奴兒干都司控制範圍不斷萎縮。但直到萬曆年間,奴兒干都司依舊存在,明朝政府仍舊控制著東北廣大地區。

萬曆年間,在張居正改革的推動下,開創了萬曆中興,明朝國力得以復振。於是,奴兒干都司所的衛所數又進一步增至384所(即衛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稱384衛),加強對東北各族所實行的羈縻統治。

那時候,努爾哈赤也還臣服於明朝,接受明朝的節制。直到後來,努爾哈赤起兵反明,並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朝大軍,才開始逐步取代明朝對東北地區的統治。

不過在入關前,皇太極發兵征討漠南蒙古,大敗林丹汗,一舉將漠南蒙古全部納入滿清(後金)的版圖。這方面倒可以說是清朝入關前帶來的嫁妝。至於,其控制的東北地區嘛,不好意思,還真不是清朝自帶是,而本來就是從明朝手中搶來的!



這些歷史要讀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答案是很明確的。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多的爭議,歸根結底在於大漢族主義思想作祟。這些人普遍犯有兩點錯誤,一是難以承認少數民族功績,二是不承認少數民族政權。其實這樣的思想恰恰是迎合了那些“亡國論”思想的人,故意在輿論中搗亂。

其實。用腦子想問題的人都知道。從秦始皇建立秦朝開始,多民族國家已經在華夏領土上出現,1912年民國承認五族共和,開啟了中國多民族民主社會時代。新中國建立之後,奉行民族平等,過去的成見早就該放棄,和平統一,共同發展才是正道。總有些人以為自己比精英階層的還聰明,比開國領袖還聰明,老師宣揚那些醜化民族形象的言論,簡直是無知又可笑。

滿清本來就是帶著嫁妝入關的,不僅僅是滿清,中國歷史上兩個建立全國政權少數民族:蒙古族與滿族,都是帶著嫁妝入主中原的。

首先,元朝之時大蒙古帝國的中華地區,也就是說,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只是大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也是最大的一部分,涵蓋了現如今中國全部版圖,以及現今俄羅斯遠東地區,北抵北冰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版圖,使得中華民族開拓了未探索之地,也能使得現今的中國人能夠自豪的說我們曾經統治過那裡,這就是最大的功績。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開疆拓土卻守不住,有過統治經歷卻拿不回來,有什麼意義?筆者要在這裡說,意義大得很。首先,元朝的建立使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重回華夏。其次,宣揚國威姑且不說,繼任朝代對疆域的開拓往往是基於前朝版圖的,也就是說,前朝的摸石過河為後朝提供了經驗於機遇。只是可惜朱元璋並無心回覆所有版圖,只是固守華夏,要不然可就不好說了。(其實也不能說朱元璋錯了,某些地方征服了也不見得能守得住,長痛不如短痛,捨棄了也是一種明智之舉)

現在筆者來說說大清王朝的“嫁妝”。

首先,明朝時期的遼東以北廣大區域,實際上是女真人自治,大明王朝只是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女真人一直蠢蠢欲動,騷擾邊境。明憲宗時期,發生了“成化犁庭”,給予了女真人毀滅性打擊,但是,中央政府的實際控制地域也僅限於建州女真,對於海西女真與野人女真,實屬鞭長莫及,只是名義領土。

越是到後期,這種狀況越發明顯,到明中後期,大明領土縮小到北宋大小。此時的女真已經陷入了長期的統一戰爭當中,與中原王朝的聯繫幾乎中斷。女真統一戰爭結束之後,努爾哈赤開始了對蒙古諸部的征服,又開始對大明王朝虎視眈眈,到皇太極繼位之後,後金已經有了很大的面積。

滿清入主中原之後,其原由的後金地盤完全歸於中央政府,與華夏土地連成一片。這就是最大的嫁妝。到後來的康熙時期,平定準格爾,收復烏斯藏,雍正時期改土歸流,加強中央集權,鞏固領土完整。康熙為中國新增了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經歷康雍乾三朝的對準格爾的平定,西部大面積的領土納入中國版圖。

除此之外,民族融合、民族習俗傳播、民族優勢的交融,都是少數民族大一統王朝帶來的嫁妝,難道這些肉眼所能見到的事實能夠憑空消失嘛?

結束語:筆者對待封建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問題,首先是認可的。其次,筆者不贊同“亡國論”筆者更傾向於歷史學家們所說的“輸血論”,就是少數民族通過對漢民族的輸血,從而合理繼承中華文化,加速民族融合,壯大民族融和。人們都很崇拜唐朝的昌盛,殊不知唐朝的民族開放是空前的,李世民血管裡都有胡人的鮮血,這並不影響李世民成為“千古明君”,大唐稱為封建王朝的輝煌,難道不是事實嘛?

【文 / 楚南青史君】

<strong>

<strong>

<strong>


楚南青史君


以中國的領土和現代版圖來看,確是滿清打下來的基礎,說帶著嫁妝入關沒毛病!你看明朝的疆域有多大?新疆、西藏、蒙古、東北邊疆地區已經完全失去了控制,滿清以異族入臨中國,打敗了李自成,消滅了南明政權,康熙年間出兵黑龍江擊敗沙俄,簽定《尼布楚條約》,奠定了中國北方邊疆,明朝會為了苦寒之地的西伯利亞、外東北去同俄國開戰嗎?你想朱棣派到黑龍江奴兒干都司的亦失哈是個大太監,明朝對黑龍江流域的當地部落採用的是羈縻政策。清朝又歷經三代徹底打敗準噶爾汗國,收復了新疆地區,拓地萬里。

清朝做為來自東北的內亞帝國,對邊疆地區的民俗風情更為了解和熟悉,所以清朝很好的處理了內地與邊疆地區的關係,將邊疆地區直接處於清王朝的管理之下。大清的皇帝即是滿蒙的大汗,又是西藏的大護法,對蒙古各部實行盟旗制,劃定界線,不準擅自移動,讓遊牧民族定居下來,蒙古部落穩定了,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疆域也達到了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所以毋庸置疑,清朝奠定了中國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