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史话:历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风评最差的?

皇帝史话:历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风评最差的?

​小编按:自皇帝史话系列开张,陆续更新几篇文章,虽知“帝王史”早被写烂了,却也知最有嚼头,毕竟帝制时代,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的生死存亡大都系于此身,所以还是想写出点新意。

几篇文章下来,想法不断完善,也得到不少小伙伴提议,才知不少人史学知识“仅限于历史课本”,所以除了在写的“帝王比较史”系列外,也给诸位科普、“涨姿势”,遂挑选一些有嚼头的帝王,写写他们的故事。

只是,校尉是个业余史学爱好者,限于水平有限,且研史重点在“魏晋南北朝”,所以还是那句话: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接上文:皇帝史话:历朝历代21位“太宗”,最“寡德鲜耻”的竟是他)

志大才疏:军事爱好者的“统一梦”

对于赵匡义的志大才疏,后人曾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从后周到赵宋,如果说周世宗柴荣是个杰出的军事家,那殿前都点检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也可谓是个合格的军事家,而暗中策划“黄袍加身”、拥戴兄长做皇帝的宋太宗赵匡义,就只能算是一个

军事爱好者


皇帝史话:历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风评最差的?

仨皇帝,都是一个篡位另一个

当然了,一个人天资有限,皇上自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军事、政治、经济、天文、地理、文学样样精通,行行有成。赵匡义当一个军事爱好者也没啥,只要有自知之明,又知人善任,像汉高祖刘邦一样,成就一番宏图霸业,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的是这个军事爱好者,并未有自知之明,心心念念的以为自己铁定能超出兄长,做一个不世之明君。为此,这位军事爱好者在位期间,“统一梦”越来越重。

也许是其继位后,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割据吴越的钱氏相机归降助长了“统一梦”,又也许是其后北伐北汉,击退辽国援兵,终灭亡北汉的“大胜利”使其飘飘然起来。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五月,赵匡义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伐北汉之胜,多有仰仗其兄积攒财力、留有武将之功劳),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辽国,意图一举收复被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出去的中原之屏藩——燕云十六州。

接连的胜利,让这位军事爱好者志得意满,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了主力之战。然而历史狠狠的甩了这位御驾亲征的帝王一个响亮的巴掌,他受伤中箭,最后乘驴车仓惶撤离。

高粱河的大败,并未让这位志大才疏的帝王清醒,竟于次年(公元980年)趁交趾(越南)丁朝内乱之机南下讨伐,意图恢复汉唐故疆,统一交趾。

历史再一次给出了警醒,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大宋帝国的大军在白藤江之战中先胜后败,统一交趾的美梦也终成为泡影。

接连的军事失利,似乎让这位受了箭伤后脾气就暴躁许多的军事爱好者愈发得急于求得一战之功,来洗刷前耻、证明自己。

五年后,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赵匡义遣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五位大将分东中西三路,以东路为主再行北伐辽国,史称“雍熙北伐”。

这次北伐,对大宋帝国来说可谓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然最终的岐沟关大败(此战中西路主将杨业因掩护军民南撤被辽军俘虏,在狱中绝食三日而死,杨家将传说从此兴盛)沉重的打击了大宋帝国,奠定了此后百余年北强南弱的国家关系之局面,更彻底瓦解了赵匡义的北伐之志。

皇帝史话:历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风评最差的?

宋太宗北伐示意图

至于,此后与西夏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战役中的屡次失败,乃至四川爆发的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可以说完全的钉死了北宋进一步开辟疆土的步伐(赵匡义的一系列战败与其崇文抑武,颠倒权柄有莫大关系),而军事爱好者赵匡义也就此一蹶不振,治国重心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

说穿了一句话,于国事上做点修修补补的“裱糊匠”工作(裱糊匠崇文抑武太厉害,又大肆颠倒权柄,宋之积贫积弱由此始),于己身上好吃好喝、附庸风雅,以求有点“文治”,然后等死就是。


德薄量小:逼弟害侄、焚城辱人

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只要你不能认清自己,没有自知之明,终归是要惹祸的,唯一区别在于惹的祸大小不同罢了。

对于赵匡义来说,他这一生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做到“自知”。

当他想干大事时,因不自知导致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失败,而到了做小事上,同样因为不自知,而积累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骂名。

特别是当一个不自知的人大事无成时,其在小事上因不自知而惹出的祸就会被无限放大,具体到赵匡义来说,这一现象就更加明显。

当初因“得位不正常”,为确保政权交接的合法性,他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起源于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称要赵匡胤死后先传其弟光义,再传光美(后改名为廷美),再传德昭(赵匡胤长子)。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然而,赵匡义继位后,不按惯例次年改元,在开宝九年,距岁末仅有8天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改元为太平兴国元年。对此,毛泽东在读到这段史时辛辣评判: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并最终给出宋太宗一个“小人”的批语。

继位之后,赵匡义又先后逼死宋太祖之子德昭、德芳,又贬黜其弟赵廷美到房州,两年后廷美死于谪所,此外他的长子元佐因同情廷美被废,另一子元僖暴死。

这一连串的变故,难免会让世人除了怀疑“金匮之盟”的虚构之外,也倍加怀疑“烛影斧声”的真实。

之于后世,之于民间,愈发如此。

从至今中国很多地方传统戏剧中仍保留着一出叫《贺后骂殿》的曲目(曲目是演绎赵匡义弑兄篡位,逼死侄子,逼走幼弟,宋太祖之妻贺皇后殿前骂君的故事,有一定演义成分,因为宋太祖原配贺皇后早逝,继后宋皇后因皇位问题曾与赵匡义争执,因此被宋太宗怀恨在心,到宋皇后病逝,竟然不按皇后之礼下葬,由此可见其气量之狭窄),就可看出这等骂名,赵匡义背得一点都不冤枉。

难怪就连对宋太宗颇为欣赏的明末思想家王夫之也在《宋论》里说:德昭之死,廷美之窜,大乱之道,太宗之巨慝(te,罪恶的意思)也。

皇帝史话:历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风评最差的?

传统戏剧故事

除此之外,让校尉最耿耿于怀,深觉赵匡义德薄量小者在于他曾亲自下令焚烧历史上两座赫赫有名的都城,即北汉之都城——晋阳(太原城),西夏古城——统万城。

历史来看,毁城灭池当属文明演化中最为野蛮之行为。

在战乱割据时代,北方少数民族来说,因以游牧为生,他们攻下中原城池后,也会屠戮或者俘虏百姓,随后毁掉城池。然对中原王朝来说,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君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毁弃到手城池。

然而赵匡义,就做了两次背历史潮流、人心所向之事。

太平兴国四年,北汉既灭,赵匡义有感于晋阳城龙气太盛,怕诞生李渊、李世民那样的真命天子,也担心朱温、李存勖、刘知远、石敬瑭、郭威枭雄在世。于是发出了《禁毁晋阳城诏》的明令,迁走城中百姓,一把火将晋阳焚烧干净。次年,又决开汾水,倒灌晋阳废墟,并下令永远不准百姓居住。

从此以后,这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气象万千的都城,唐帝国的龙兴之地,又称“北都”的晋阳城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

这还不算,帝王们为了“国祚永延”,任何没有底线、人性的事都做得出来。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由匈奴人赫连勃勃命令叱干阿利所建的统万城(遗址在今陕西靖边西北58公里处)也因其与在西夏的争夺战中,碍于龙气之说,遭到毁城之灾。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宋军终于攻下统万城,赵匡义再次令迁走百姓,毁掉城池。于是,这座在西部繁华一时,人声鼎沸的城市,永远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皇帝史话:历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风评最差的?

统万城遗迹

试观历史,有毁城之举者,又有几个吃了好果子。然如宋太宗赵匡义者,再加之历史曾惟妙惟肖的传说其“公幸小周后”(就是在公开场合逼jian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有传世名画《熙陵强幸小周后》),如此集弑兄、逼嫂、害侄、毒子、焚城、辱人于一身者,他能得善终,也许真是祖宗积福积德的缘故吧。

然民间的蚕妇村氓们历来都相信:

神目如电,报应不爽;

非是不报,其时未到;

其时若至,一切皆报。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农历三月,宋太宗赵匡义崩逝于东京开封城的万岁殿,终年59岁。

百三十年后,他与兄长建立的都城也终被焚,王朝覆灭,他的子子孙孙或被掳掠,或被奸辱,宗庙毁于一旦,社稷为颠覆。

当此时,不知躺在东京东南巩县永熙陵中的赵匡义作何感想?

忘记了,他这时候定是九泉之下魂魄难安,毕竟就连他与子孙们的长眠之地,也都未能逃开这场泼天大祸,或地宫被发而开棺木,或暴骸骨荒野而狗分食,甚至,整个宋陵被犁为田。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皇帝史话:历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风评最差的?

野史杂记 | 评奇闻怪事

独立观点 | 传自由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