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故事:有一種溫度,叫紅河

有一個地方,叫紅河,地處滇南。有一種人,可歌也可泣,他們是紅河人。

紅河的溫度,不是地處河谷的元陽縣城夏天裡的高溫指數(最高時超過40℃),也不是毗鄰滇東的瀘西縣城冬天裡的低溫指數(最低時達到0℃以下)。而是在全民性的新冠病毒戰“疫”中湧現出來的那些鮮活的人物,以及他們所奉獻的力量。一起來感受一下他們帶給事業和社會的溫度。

患癌護士許雲曾。她,是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的護士。她患有癌症已經有3年的時間了,根據病情,原本應於近期前往雲南省腫瘤醫院進行復查,但此時新冠疫情爆發,想到防治一線缺少護士,她就堅決的留了下來。此後,她連續工作了半個月,一天都沒有休息。

“疫”線故事:有一種溫度,叫紅河

護士許雲曾


六旬老民警陳勇。他,是開遠市大莊派出所民警。1962年出生的他,已年近六旬,臨近退休。在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啟動時,他原本因身患重感在家中休息,但疫情就是命令,他不顧病痛回到了崗位上,進入到了卡點執勤和入村宣傳的防控工作中。

“疫”線故事:有一種溫度,叫紅河

老民警陳勇


新婚警察夫婦朱奎和李丹。他,是紅河縣樂育鎮派出所民警。她,是紅河縣浪堤鎮派出所民警。在春節前夕,朱奎和李丹舉行了婚禮,原本他們可以擁有雙宿雙的蜜月時光,但在疫情爆發後,兩人放棄了婚嫁,主動請戰回到了各自的崗位上,並投身到防控一線中去。由於兩人所在的鄉鎮之間相距甚遠,加之防控工作緊張又繁忙,所以他們之間相互要表達什麼,都只能在晚上的時間通過電話和短信傳遞。

“疫”線故事:有一種溫度,叫紅河

新婚民警朱奎和李丹


愛心企業森森農場。森森農場,是蒙自市的一家農業企業在草壩鎮的蔬菜種植基地。在得知武漢封城的消息後,農場迅速調動人員採摘茄子,並很快將40餘噸以茄子為主的蔬菜送往武漢,以此來助力武漢的疫情防控。

“疫”線故事:有一種溫度,叫紅河

農場工人在裝箱


騎摩送蕉的脫貧村民。記否,在前些天風靡全網的騎摩托車給武漢送香蕉的畫面嗎?那支畫面中的摩托哥隊伍,來自國門河口縣的蓮花鄉石板寨村委會坡頭村小組。該村小組的93戶村民主動給武漢捐贈了22噸香蕉,這93戶村民中,大部分是已經脫貧的建檔立卡戶。

“疫”線故事:有一種溫度,叫紅河

村民騎摩托送香蕉


尾聲:讓愛奔流不息。危難之處顯身手,患難之時見真情。向所有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者、軍人和警察致敬!向所有心繫武漢、支援抗疫的企業、群體和個人致敬!感謝善良的人們,感謝人間的溫暖,讓愛像紅河之水一樣奔流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