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人如此崇尚“洞天福地”?浅析“洞天福地”中的道教文化

“洞天福地”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十分受人追捧,至于原因,可以上溯至成书于东晋时期的《道迹经》和南朝的《真诰》,洞天福地原本为书中所记载的道教的虚拟仙境,通过逐渐的演化,一点一点形成了人们心目中修道安养的祥和世界。原因如何,我们且慢慢看来。

一.洞天福地的形成

洞天福地是道教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一般认为,洞天,就是洞中别有洞天;福地,意指得福之地。对洞天福地的形成问题,也有不少讨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思想渊源上,洞天福地的形成跟原始的洞穴崇拜、古代的神山信仰有密切关系。在发展史上,张广保先生颇为深刻地分述了“洞天”和“福地”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遗憾的是关于“洞天”和“福地”以及与其他要素如何进一步演变成“洞天福地”却尚未论及。在时间上,洞天福地至迟在东晋时期业已形成,定格在唐末五代,且与上清派有关。

为何中国人如此崇尚“洞天福地”?浅析“洞天福地”中的道教文化

关于洞天福地在东晋时期业已形成的观点,笔者认为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因为从他们所依据的文献看,洞天和福地都是两个单独的概念,并没出现“洞天福地”一词,而且早期的“洞天”和“福地”是两个独立系统,也就是说,“洞天福地”作为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事实上,分析“洞天”和“福地”的形成和发展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两个核心部分,且早期是两个独立系统,两者如何结合?各要素间如何结合?促使它们结合背后的哲学思想动因又是什么?这才是阐明“洞天福地”理论系统形成的关键所在,这恰恰是目前学界所忽略的问题。此外,洞天福地不仅与上清派有关,跟灵宝派关系也十分密切,此点学界也鲜有提及。

洞天福地定格在唐末五代,此点甚明。因此,只有详细爬梳、深入分析唐以前有关洞天福地的道书,才能拨开洞天福地形成的层层迷雾。

二.“洞天”与“福地”

为何中国人如此崇尚“洞天福地”?浅析“洞天福地”中的道教文化

·洞天———感而通焉、天人合一

关于“洞”字的含义。《说文》:“洞,疾流也。”洞,因空而能流通。《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可见,“洞”具有“通”义。

洞天,一般认为它是通天的山洞,即星罗棋布的修行地点、道教景观。事实上,这只是“洞天”的一般含义,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即天之洞天、山之洞天、人之洞天(洞房)。

第一,“洞天”的形成跟上清派之关系。

其一,作为道教诸天的“洞天”。道教有自成体系的宇宙观、天地观,“真气清成天,滓凝成地,中气为和,以成于人。三气分判,万化禀生”。虽然清气成天,但道教认为“天”并不只有一个,有“九天”、“三十六天”等说。“天无谓之空”,因此道教诸天也有“洞天”之说,《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上清玉景丹灵洞天。”但天之无,并非绝对的空无,而是神仙所居之所、真仙统治之域。

为何中国人如此崇尚“洞天福地”?浅析“洞天福地”中的道教文化

其二,不仅天上有“洞天”,人身上也有“洞天”,上清派通过存思“洞天”的修行方式来达到天上之“洞天”与人之“洞天”的契合。

其三,天地人的同源性,决定了地中也有“洞天”,而且常指山之“洞天”,这也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洞天”。约东晋《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酆都山……其山洞天在山高下,周回一万五千里,其上下并有鬼神宫室,山上有六宫,洞中又有六宫,一宫辄周回千里。

第二,“洞天”与灵宝派的关系。

灵宝派同样认为不仅天上有洞天,地上、人身上皆有洞天,也有存思“洞天”修炼方法。《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天有百亿大天,地有百亿洞天。一天三十六万劫,年行同尽,名为小天。其天有大洞乡真人。山有洞天,洞天有四门,是大洞门也,至门,学自得过也。除此以外,灵宝派还认为洞天的元始之气,化生了八景上真,存思此八真,便可以羽化登仙。

为何中国人如此崇尚“洞天福地”?浅析“洞天福地”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提倡宇宙气化论的生成观,天、地、人都是“气”的产物。因此天、地、人的同质性导致“洞天”存在于天、地、人三者,道教徒企图通过存思身上之“洞天”来实现与天上“洞天”的契合,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进而飞升成仙。这点正如宋元《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注解》所说:

洞者通也,上通于天,下通于地,中有神仙,幽相往来。天下十大洞、三十六小洞,居乎太虚磅礴之中,莫不洞洞相通,惟仙圣聚则成形,散则为气,自然往来虚通,而无窒碍。是以圣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则人一身之中,亦有洞者。头有九宫,上有寥天,共为十大洞天;柱骨二十四节,共十二重楼。共三十六洞,上通泥丸之九天,下彻尾闾之九地,中有真炁幽相往来。是以圣人于虚极静笃之中,干转璇玑,神通炁洞,上与天通,所谓三宫升降,上下往来,无穷者也。

由此可见,“洞天”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通天”是“洞天”概念的核心所在,而且“洞天”跟道教存思修炼方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为何中国人如此崇尚“洞天福地”?浅析“洞天福地”中的道教文化

·福地———灵岳不崩陷,福地更炼胎

“福地”一词的出现要比“洞天”早些。在早期的道书里,“福地”呈以下特点:

其一,与道士的修炼有关。东晋《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历观至学者,福地以相扶。

东晋《太上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

芒子尽十载,东海桑中游。宜先入福地,八石以炼躯。

其二,远离灾难、避水辟病的地方。《真诰》卷11:

句金之坛,其间有陵,兵病不往,洪波不登。正此之福地也。

岗山之间有伏龙之乡,可以避水,辟病长生,本所以名为岗者,亦金坛之质也。是以百代百易,非复本名,良可欺也。

为何中国人如此崇尚“洞天福地”?浅析“洞天福地”中的道教文化

其三,物产丰富,其中不乏有黄精、白术、灵芝、朱砂、雄黄等修炼所需的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其四,福地都是神仙汇集之所,有利于神仙向道士传授秘籍或道士向神仙请教修道之法。

其五,福地可以泛指“有福”之地。南朝《上清仙府琼林经》:

天地大劫之交,诸天至真尊神、妙行真人下游五岳,径观天下至学之人,洪流弥天,皆以五龙迎之,登游福地,得与元始同游。

虽然福地有诸多特点,但其仍然围绕道士的修炼而展开。其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民不聊生,急需一个远离战乱的修行环境,风景秀丽、远离尘嚣、位于名山大川的福地当然是理想的修道地。其二,这些名山大川都是物产丰富之处,可为修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三,福地是神仙居住、游历之处,可向修道者传授修炼秘籍。唐代《太上大道玉清经》卷8极其准确地描述了“福地”在修炼中的作用:

为何中国人如此崇尚“洞天福地”?浅析“洞天福地”中的道教文化

尔时神童为诸来生,欲学道者,志远人世,隔诸尘浊,愿栖福地,入诸名山,寻求真经,采服灵芝。千年万岁,不为凶害之所侵损。地多善神,土气调良,水药宜人。……洞天之中,多有神人,时出登山,眄诸后学。地多黄精、白术、上中下芝,甘泉玉液,饮之不衰。……能栖此山,真道易成。

地多五金、朱砂、雄黄,丹水金精,玉髓神芝。茹服不衰,兼得还年。研诵天文,悔罪谢愆。香烟上腾,以陈子心。功高行成,勋彻皇天。大道慜之,迎以炎轮,身升太虚,受号圣人。

灵宝派经典所记载的关于福地的特点,除上述几点外,还有一点极其重要,即“福地”与二十四治、靖庐、名山等要素组成类似于后来“洞天福地”的框架。

为何中国人如此崇尚“洞天福地”?浅析“洞天福地”中的道教文化

·洞天福地——— “福地”搭框架、“洞天”建桥梁

灵宝派经典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表明当时洞天福地的框架业已形成。 《汉天师世家》也可以佐证这点:“吾当于此建立二十四治……立二十四治,增置四治,……定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品秩,各置神司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 “洞天福地”是由二十四治、福地等要素组成的基本框架和 “洞天”进一步结合的产物。其一,从内容上看,其涉及到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诸名山等内容与后来洞天福地内容极为相似,唯独缺乏 “洞天”。其二,上述所归纳的 “福地”的特征,如:远离灾难、物产丰富、神仙汇集之处,和后来的洞天福地特点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也就是说,此时 “福地”和其他要素所组成的框架无论在内容上和特点上都和后来 “洞天福地”基本相同。其三,从上面所整理的唐以前的道书看,都未曾见有 “洞天”与其他要素如二十四治、靖庐、水府等其他要素组成一个类似于后来的 “洞天福地”的框架。

三.结语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洞天福地已经不再是道教中人玄之又玄、地位尊崇无比的天外仙境,它已经脱离了人们轻易不可触之的宗教外壳,成为现代人心目中的康乐人居、祈福圣地、游憩乐园。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居所或者布景命名为“洞天福地”,而这,往往是一种美好而衷心的向往。

参考书目:

[1]郭武:《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