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個皇帝開國難度最大

歷史上哪個皇帝開國難度最大


要問歷史上的開國皇帝,誰得江山的難度最大?只能有兩個選擇:劉邦和朱元璋。而在這兩個人中,我選擇劉邦,而不是朱元璋。為什麼這麼說呢?

歷史上哪個皇帝開國難度最大

(劉邦畫像)

第一,劉邦以平民身份當皇帝,是開天闢地第一次。

劉邦之前的社會,是壁壘森嚴的封建制,從夏朝開始,在西周時期定型的爵位傳承製度,註定了一個人如果不是出生於貴族世家,很難走進上流社會。出將入相都很難,更別說當最高統治者了。

雖然秦始皇實行軍功獎勵制度,讓士兵有了向上升遷的機會。但是升遷到最高,也就是當一個侯。這個侯也還是一個臣子,要想當皇帝,除了秦始皇,誰也沒這個權力。

陳勝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話一方面說明,王侯將相,真是有“種”的;另一方面也說明,陳勝只敢想“王侯將相”,不敢想“皇帝”。

項羽都平定了天下,為什麼只敢當一個“西楚霸王”,而不敢當皇帝,顯然就是當時約定俗成的思想觀念,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因此,劉邦在從一介平民往上走的時候,大家都是不怎麼信任他的,都對他能否最終當上皇帝,成為最高統治者,深表懷疑。

田橫在受到劉邦召見的時候,甚至寧願自殺,也不願意去投奔他,明顯就是貴族出生的田橫,瞧不上平民出生的劉邦。

朱元璋雖然也是從平民當到皇帝的,但是因為有劉邦開了先河。再加上當時朱元璋等人的起義,被認為是在驅逐“外族”(蒙古人),具有某種“正義性”,所以,朱元璋被更多的人相信。

歷史上哪個皇帝開國難度最大

(項羽畫像)

第二,劉邦自身打仗能力不行,數次死裡逃生。

劉邦在從起事到當皇帝,甚至在他當了皇帝以後,都是數次死裡逃生,差點就沒有逃得過來。

第一次,鴻門宴。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項羽殺劉邦,那幾乎就是在一念之間。就算項伯當了內奸,用劍擋住項莊。就算樊噲勇猛,能吃一整隻豬蹄子,又豈能把劉邦救得出來。

第二次,困於彭城。劉邦被項羽大軍圍困在彭城。彭城是項羽的都城,劉邦攻下彭城後,項羽率三萬軍隊回撤圍攻,殺死劉邦聯軍十萬人,淹死十萬人。韓信還藉故不來救。劉邦最後只有幾十騎逃脫。若不是陳平有妙計,他又遭洗白了。

第三次,劉邦當了皇帝后,不放心諸侯,只得自己帶兵作戰。北擊匈奴,被冒頓圍困在白登七天七夜。如果冒頓不是聽了婦人之言,再狠一點,劉邦也活不回去了。

第四次,英布造反,劉邦被箭射中。雖然撿了一條命,但是這個傷對他的打擊太大,最終他死在這次箭傷上。

劉邦最終當皇帝,真的很不容易。

朱元璋雖然也艱苦,不過在他上升的路途中,則沒有這種九死一生的經歷。

歷史上哪個皇帝開國難度最大

(朱元璋畫像)

第三,劉邦就算當了皇帝,眾人也不服氣,要造他的反。

劉邦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名聲,就是他殺功臣。但是,劉邦殺功臣,實在是情非得已。他前有項羽的前車之鑑,後有諸侯們的蠢蠢欲動,沒有一個功臣是他無故殺掉他的。唯一殺得最莽撞的,是韓信和彭越。但是,這兩個人,應該說劉邦有殺心,但是並沒有動手,是呂后動的手。

之所以那麼多人造反,很顯然,就是大家對劉邦當皇帝很不服氣,覺得自己出生比劉邦高貴,打仗比劉邦強,立功比劉邦多,為什麼劉邦能當皇帝,而自己不能當皇帝?

朱元璋殺功臣,那是赤裸裸的殺。他誅殺功臣比劉邦容易得多,而且下手比劉邦狠得多。

所以,相對來說,劉邦當個皇帝,相當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