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面有句話“貪如狼,狠如羊”,司馬遷說“狠如羊”是什麼意思?

軒轅境飛


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狠如羊”這句話的原文是這樣的:

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這是宋義下的一道軍令,具體故事比較複雜,足夠另寫一篇文章了,在這裡不展開說,這句話裡注意一點就行:很是一個通假字,通狠。

但是,“很”真的只是兇狠這麼簡單嗎?未必!

1.不順從

<strong>

很通狠,如果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就是狠毒、兇狠的意思。

但實際上,對於“很”的解釋,歷來很有爭議,有人說是兇狠,也有人說是執拗、不順從。根據《說文解字》的釋義,“很”這個字就有以上兩種不同的解釋:

不聽從也。一曰行難也。一曰盭也。

盭(lì),同“戾”,乖戾的意思。

所以,如果僅根據《說文解字》來解釋為不順從,似乎有些不太全面,並且如果把很解釋為不順從,那麼跟後面的“強(倔強)”就重複了,司馬遷應該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但是,若根據羊的習性,這個說法似乎又說得過去,普通人只知道羊兒溫順,很少有人知道羊發起性子來比牛還倔,不管是誰都勸不動。我們常說牛脾氣犟得很,其實這是冤枉牛兒了。

2.兇狠

<strong>

去掉不順從這個答案,剩下的就是兇狠了,我們又會很奇怪,猛虎、貪狼這都是很正常很符合實際的事情,但是溫順的羊,似乎怎樣都跟兇狠掛不上鉤啊!

根據《史記》中這段話衍生出來一個成語叫“羊狠狼貪”,就這個成語,通常的解釋是為人兇狠,爭奪權勢。也用來比喻貪官汙吏的殘酷剝削。可見,狠的意思就是兇狠。

清代小說《聊齋志異·席方平》這一篇中,就有一句話用到這個成語:

羊狠狼貪,竟玷人臣之節。

根據後文的意思,我們也可以確定蒲松齡先生對“羊狠狼貪”的解釋就是貪官汙吏的剝削,沒有執拗、不順從之意。

3.羊的特性

<strong>

牛食如澆,羊食如燒。

說牛吃過的草地啊,就跟澆了水一樣,溼漉漉的,因為牛口水多,它舔著吃,而羊呢,被它們吃過的草地可就遭殃了,就跟火燒過的一樣,枯萎難以再生。

這倒是十分符合項羽的性格,根據記載,項羽屠城記錄多達6次,非常兇狠,他就好比那隻羊,被屠的城池就是草地,而城中的百姓呢,就是被吃掉的草了。

到了戀愛的季節,羊兒們紛紛開始發情,在陽盛陰衰的羊群中,往往會因為爭奪交配權而大打出手,別的動物也會打,但是別人打不過就跑,女人讓你給。但是兩頭公羊打起來,只有一個結果:今天,我們之間,必須有一頭要倒下。<strong>

<strong>


孤獨的始皇


“貪如狼”就不說了,狼這種生物,不是說捕到夠吃的就行了,而是,性子一發起來,一次咬死幾十只羊或獵物,它也吃不了,就扔了,這才說貪如狼。

而狠如羊,是說羊兩方面的性格:

第一,羊非常冷漠,就是眼看著同類被狼咬死,也只是站著發抖,毫無作為。甚至很多時候,一些羊看到同類被咬死,還很高興,一是慶幸自己沒被咬死;二是覺得同類被咬死的活該。

第二,羊同類打起來,那是非常的狠啊,用嘴咬,用腳踢,用角撞,一副不死不休,悍不畏死的樣子,這哪像面對狼時原孱弱樣子啊。

所以說,狠如羊。


董江波


司馬遷說“狠如羊”,是不是毀人三觀,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因為羊給人的印象歷來溫順,怎麼會兇狠如羊呢?

這句話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文如下:

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須說明的是,此處的很,古語通狠,就是兇狠的意思。

根據《史記》這段話,延伸出一個成語“羊狠狼貪”,《聊齋志異》引用過這個成語,形容當權者的“貪婪兇惡”。

人們納悶,可以說猛如虎、貪如狼,怎麼說羊兇狠呢?

說“狠如羊”,這要因為羊有兩個習性。

一、羊看似溫順,性格平和,但羊有一個生理特點,牠吃草的時候,不像其他食草動物如牛、馬那樣,把草咬斷吞入胃裡再細嚼慢嚥,羊吃草是連根拔起,可謂斬草除根,民間有個諺語:

牛食如澆,羊食如燒。

意思是說,羊吃過的草地,就跟大火燒過一樣,寸草難生。來年不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史記》中說項羽的大軍“狠如羊”,每當攻佔一個城池,就要大開殺戒,被屠的城池和老百姓就要趕盡殺絕兇狠如羊。

二、羊平時溫順平和,但是到了發情的季節,牠們荷爾蒙爆棚,情慾難捱,為了獲得和異性的交配權,牠們就會大打出手,兇狠異常,非要拼個你死我活不可。

《史記》中說項羽的軍隊“猛如虎,很如羊”,就是概括了項羽大軍的兇狠好鬥,像羊一樣,不獲全勝斬草除根決不罷休。

綜上,形容一個人一支軍隊的兇悍,用“貪如狼,狠如羊”來比喻,既符合實際情況,也很形象。


白話石說


《史記》有云:其猛如虎、貪如狼、狠如羊,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這句話出自項羽本紀,也是對項羽性格描述的一段話。說的是項羽為人兇狠,且喜歡與人爭強好勝。項羽虎狼之性格,也是他能夠在亂世立身的根本。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倒也說的過去,畢竟如狼似虎是那個年紀該有的霸氣。可是為什麼會有羊亂入呢?而且還形容羊非常狠!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在農村生存過,若是有過這種經歷,仔細回憶一下村中的羊打架。

其實村裡的許多動物都會打架,比如老鼠打架、螞蟻打架、公雞打架、貓狗打架等等,甚至連慵懶的豬都會打架。這些動物打起架來雖然也有頭破血流,但是大都是點到為止。

唯獨這羊打架,卻是與眾不同。

春天到了,正是動物發情的季節,空氣裡瀰漫著躁動的氣息。雄性動物們,紛紛離開自己的巢穴,開始追求異性,公羊也在其中。


在一個群體裡,母羊的數量往往都是少數。數量眾多的公羊,為了維護下體的張揚,不得不為自己的幸福而戰。

經過數輪爭奪戰,最終只有兩隻公羊站在決賽席。如果你仔細觀察公羊的眼睛,你會發現每隻眼裡都有一個金黃色的一,嗯,那就是羊標誌性的長方形瞳孔。

站在決賽席的兩隻公羊,往往雙角豎起,目呲欲裂。經常在對手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便已經發起衝鋒。四角相抵,八蹄蹬地,兩具肥羊的軀體拼命向前拱。

忽然,兩隻羊分開,忽而又懟在一起。幾番來回下來,兩隻羊的羊角幾乎斷開。即便是這種情況,只要兩隻羊都不認輸,戰鬥就依然在進行。。。

直到有一隻羊認輸,輸了的羊,不僅失去了交配權,還會受到所有的羊歧視。

之所以會說羊喜歡鬥狠,是因為它們的確只在窩裡橫。倘若來一隻狼,羊立馬就會認慫,窩在那裡一動不動。古人正是因為看到羊的這股狠勁兒,方才將之形容項羽。

然而,後面還有一句: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什麼意思呢?太牛逼不為我所用的人,那就殺了吧。


祗樹


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使者,皆斬之。——《史記·項羽本紀》

司馬遷在《史記》中形容項羽和老虎一樣兇猛,羊一般狠毒,狼那樣貪婪。

老虎、狼的比喻大家都能理解,畢竟西楚霸王那可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人物,用虎狼來形容他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狠如羊”聽上去就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了,綿羊不是溫順可愛的動物嗎,怎麼會和狠毒扯上關係呢?

“狠如羊”來源

其實,羊也並不是看上去的那麼乖巧,在春天發情的時候,綿羊也會為了自己的“幸福”大打出手。

這和我們的“比武招親”可不同,咱們懂得見好就收點到為止,而羊類們為了獲得有限的交配權來繁衍後代,不爭個你死我活絕不罷手。它們頭上的尖角便是它們的最佳利器。


因此草原上經常有公羊“技不如人”但又不肯服輸因而被另一隻羊用羊角頂撞致死的場面。

項羽其人

而項羽坑殺二十多萬秦軍降卒,火燒阿房宮,誅子嬰,燒殺搶掠的事情他可乾的多了。這樣來看似乎“狠如羊”的比方又是那麼貼切。

評價

其實司馬遷這裡引用前人宋義的話也並不是要突出他的殘暴,我感覺司馬遷本人對項羽還是頗有好感的,
就憑他單獨對並非帝王的項羽列出本紀來便可見一斑,這裡的“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主要是用來形容他的勇猛好戰罷了!


曉史才能明事


這句話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全句是: “其猛如虎、貪如狼、狠如羊、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項羽個性勇猛如虎,跟狼一樣的貪心,狠起來像頭羊,這樣強大的人如果不能為我所用,就必須除掉。

“猛如虎,貪如狼”,這個大家都能理解,可句裡面怎麼會出現一隻羊?而且還用狠來形容羊,這跟我們大部分人對羊的的印象不符。



羊不都是溫順吃草的動物嗎?

羊其實是非常狠的動物,別看它平時斯斯文文,那是你沒看到它狠的時候,羊狠起來連自己都怕!

羊的狠主要是出於動物最原始的使命“繁衍”。

繁衍交配是動物最基本的屬性,公羊會為了得到群體裡的交配權而弄的頭破血流。

動物的世界裡貌似都有一種規律,那就是雄性一般都比雌性多,人群是這樣,羊群也是這樣。

這使得公羊不得不通過“決鬥”的方式來獲得跟母羊的交配權,公羊在這方面的倔強超乎想象,羊群裡的公羊兩兩對決,只要其中一隻公羊還站在“戰場”上,決鬥就不算終止。



所以公羊們往往是相互碰撞到羊角斷裂都不會結束,因為輸的那一方,不止沒有交配權,連其他羊都會看不起它!

正因如此才有“狠如羊”這句形容詞。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閒話


牧子閒話


《史記》裡面有句話“貪如狼,狠如羊”,司馬遷說“狠如羊”是什麼意思?

第一種含義:

羊表面性情溫和,甚至是好人的代名詞。山羊能很好地爬山和跳躍,似乎和打架戰鬥沒什麼關係,事實上,大家可以問牧民這個問題。草原上的牧羊人都知道,只要是羊吃的牧場,就會有一段時間沒有草了。其他食草動物在吃草時會直接咬嚼,而羊吃草時會連根拔起,再加上成語“斬草除根”,什麼叫狠如羊就應該不難理解?此外,綿羊似乎沒有太大的力量,但是它們從來沒有留下任何空間去做事情,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第二種含義:


第三種含義:

這句話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宋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許多人不明白司馬遷為什麼說“像羊一樣無情”。他們不明白,因為他們不知道羊的起源。他們不明白,因為他們有這樣的印象,“羊都很虛弱”

在古希臘最高的山峰上,成群的野山羊正在野蠻生活著。它們在山野之間遊蕩,不受任何人控制,尤其是控制羊群的公羊。他們經常獨自站在懸崖頂上,長長的尖角直插天空,鬍鬚在刺骨的寒風中飛舞。 面對入侵的敵人,它的臉陰沉、沉默,尖角向後彎曲,顯示出毫不妥協的姿態。這種形象經常以魔鬼的形式出現在古希臘神話和傳說中。 山羊來到人類社會後,它們適應了世界的習俗,但事實上它們仍然保持著從野生世界帶來的自然習慣。

“羊”型的人走著一條危險、荒涼和陡峭的道路走向別人 這條危險的道路蜿蜒曲折,崎嶇不平,與危險的山谷縱橫交錯,但它會一直通向頂峰——這是“羊”型人生活的基本目的。

他們渴望追求名利,這使他們不斷向上爬。沒有人也沒有困難能阻止他們向上攀登的決心和毅力。 有時他們可能會錯誤估計並遭受挫折,但他們會站起來,站起來,繼續攀登 他們永遠不會承認失敗,中途放棄。 因為他們能承受挫折,因為他們不屈不撓,堅韌不拔,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直到中年才展現出他們所有的才能。

第四種含義:

《周易》中解釋牧羊要訣說, 放羊時,跟著羊,讓羊自由行走。只有當頭羊被引向錯誤的方向時,牧羊人才會揮動鞭子大叫兩次。 不要拖在前面。你拖得越用力,羊就越不願意走,因為它們必須設定自己的目標。

綿羊的兇殘也表現在交配權的爭奪上,這肯定會殺死對手。 用角去撞,摔跤,甚至打碎角,撞得鮮血淋漓 羊失去了它們的角,它們失去了唯一的防禦武器,很難生存。

因此,綿羊的殘忍在於它對自己的殘忍和對同類的殘忍。

回答的不好請見諒,感謝大家瀏覽。


博而化易


“貪如狼,狠如羊”喻指人的性格類似於某些動物的特點,以求生動形象,便於理解。


出處

語出《史記·項羽本紀》:“猛如虎,很【同“狠”,不聽從,執拗】如羊,貪如狼,強【倔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背景

秦末天下大亂,六國復辟,農民起義。章邯帶兵打敗了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軍,在定陶擊潰項梁軍,殺死項梁。進而與王離帶領的長城軍圍困鉅鹿城,趙王歇向各諸侯國求援,楚懷王於是任命卿子冠軍宋義為上將軍,魯公項羽為次將,亞父范增為末將,率軍解鉅鹿之圍。



具體分析

詞語要放到句子中理解,句子要放到文章中理解。楚懷王命宋義帶兵救援鉅鹿,但是軍隊行進到安陽的時候,停留了四十六天不前進。項羽和宋義的軍事戰略不同,項羽的意思是趕快帶兵渡河和趙國裡應外合擊破秦軍。但宋義認為應該讓秦趙兩國鬥個兩敗俱傷,無論秦軍勝與不勝,都將疲憊不堪,自己帶軍渡河可輕而易舉擊敗秦軍。於是他在軍中下令,說了這段話。作戰勇猛得像老虎(力能舉鼎,威猛無比),執拗不聽從軍令得像只羊(有自己的想法,思想獨立,行為上抗拒),貪功兇狠得像匹狼(想要趕緊進軍鉅鹿,與秦軍決戰,取得戰果),倔強得不能夠派遣(你項羽要是還固執己見,那別怪軍法無情),主要說的是誰,說的當然是項羽,沒有明說而已,是想讓項羽閉嘴,你的戰略想法我不同意你不要想了,也不要想著鼓動其他人,我是上將軍,一切以我的戰略想法行事,不得抗令。項羽和宋義關係一向不好,楚懷王熊心是項家擁立的,沒有我項家,你們這些人都仍是喪家之犬,項羽看不上宋義和楚懷王。宋義也害怕項羽,害怕他危及王權,進而危及自己,一直想著打壓削奪項羽的權力。停留安陽期間,宋義幹了什麼呢?親自送他兒子宋襄去齊國做相。士兵忍飢受凍,自己卻飲酒大會賓客,這些項羽都看在眼裡,心情用兩個字概括“火大”,於是私下發表看法:一是軍中糧草不濟,而鉅鹿城中有糧,大軍久留不行不妥,應該和趙國裡應外合,一起攻打秦軍;二是秦軍憑藉強大軍力,攻下趙國是輕而易舉的,軍力不會大損。三是我國新敗(定陶一戰),士氣不振。這是生死一戰,應全力應付,若果章邯收拾了其他諸侯國,騰出手來,那麼楚國就危險了。四是你宋義置大局於不顧,生死存亡之際,竟還想著自己家的私事。於是項羽第二天早上就砍了宋義的頭,奪取軍權,破釜沉舟,帶兵救援鉅鹿。項羽一向看宋義不爽,關鍵時刻你還搞事情,你要是乖乖帶兵救援鉅鹿,也許還暫時沒什麼事,你這貽誤戰機,還虐待士兵,想著自己的那點破事,我項羽忍不了。我是認同項羽的看法的。


這句話實則是宋義和項羽立場不同、意見不和的表現,漸漸地矛盾激化,以宋義的死,項羽奪權結束,是新楚與舊楚之間的矛盾,是項羽與楚懷王之間的矛盾。


我是含笑小友,專注於古代文化和閱讀分享,歡迎【關注】!


含笑君


這句原話是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鉅鹿之戰前夕,宋義下令軍中:“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其中“很如羊”的“很”,應為通假字,同“狠”。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宋義給軍中下達命令說:“勢如猛虎,違逆如羊,貪懶如狼,倔強不可為用的人,一律斬首。”

讓人疑惑的是,虎狼好解釋,羊在人們的心目中一向是溫順的形象,這裡為什麼會有“狠如羊”這麼個形容詞呢?

一、從古文釋義這方面來看,這裡的狠指的是 “違逆”。

違逆是什麼意思呢?有書君認為,這裡的違逆指的倔強、執拗。狠如羊,即指執拗、倔強如羊者。

羊,從表面上來看,是一種溫順的動物,其實不然。真正接觸過羊的人會發現,羊是一種非常倔強執拗的動物。

如果大家小時候看過羊,就會深有體會,羊發起倔來,非常難拉動。有書君聽家中長輩說起過。

有時候天要下雨了,人們要拉羊回去,但羊如果看上了哪叢草,想要吃的話,你是怎麼都拉不動的,它是非犟在那裡吃了那草不可的。如果看羊人不依著羊的,那麼,很可能一人一羊在那兒要角力一番。

二、從羊的其他行為來看,羊也有“狠”的一面。

草原上的牧羊人都知道,只要是羊吃過的草場,保證一段時間內寸草不生!其他草食動物吃草時會直接咬斷咀嚼,而羊吃草是將草連根拔起,這簡直是“斬草除根”吶,夠狠。

此外,羊看上去沒什麼大力氣,但做事的時候從來不留餘地,全力以赴,甚至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用力過猛把結實的羊角頂壞了。

從某種程度上,也許羊的倔強、執拗、斬草除根習性讓為將者覺得,類如這樣的士兵是不好指揮、難以控制的。所以才有“皆斬之”的命令吧。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看過鬥羊的人都知道,鬥羊時,羊對同類是十分兇狠的。

狠如羊?大多數人一看,第一個反應就是,錯了吧?狠如羊?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膽小,懦弱的和綿羊似的。

對,狠入羊,一點沒錯。就是像羊一樣兇狠。《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項羽猛如虎、貪如狼、狠如羊。都知道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曾坑殺二十萬秦軍,說他猛如虎,貪如狼,前面兩個形容頗為貼切,可“狠如羊”這樣的形容許多人不敢苟同,畢竟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羊是一種非常溫順的動物,跟“狠”這個字似乎沾不上一點關係。大多數動物同類之間打架,是點到為止,而羊與羊打架,是以命相搏。

在人們的印象中,羊是軟弱,膽小的,與狠字風牛馬不相及。養過羊的都知道,羊打架時拼起命來是很兇狠的。曾經看過一個視頻,是一隻羊與一頭牛打架。誰會贏?如果讓你押寶,你肯定押牛贏。大多數人肯定認為,在體行龐大、力大無窮的牛面前,羊肯定不堪一擊。如果這麼想,你就錯了。因為不管牛有多大的力氣,打架跟羊一樣,都是用頭去頂的。

只見那隻羊倒退了六七步,跑到牛面前,跳起來用頭頂去撞牛的頭,牛被羊撞擊後,晃了晃倒下死了,而羊摔了一跤後,站起來走了。

原來羊頭的頂部骨頭又厚又硬,羊與羊打架都是雙方各後退幾步,然後跳起來用頭相撞,比得是誰的頭更硬,以命相搏。牛是用角抵住角相抵,比的是力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