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淺酌(雜論)


說起藝術人們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如散文、小說、書畫、攝影等等,都能歸入藝術範疇。

這只是一個大略的認識。還有人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個說明了藝術之源,以及它和生活的關係。也就是說生活是藝術的土壤,是藝術的根基,是呀,一個不熱愛生活的人,他就沒有藝術土壤,他能創作出藝術品嗎?但藝術又不能等同於生活。

如果就此而論實則淺嘗輒止。《西遊記》中鬼怪的生活吳承恩償試過嗎?《射鵰英雄傳》中幾位大俠怪異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作者體驗過嗎?肯定沒有!

這說明在藝術和生活之外還有別的因素支配、支擦著藝術品,是什麼呢?

是思想!

一部《紅樓夢》似乎全部是冰清玉潔的女人,可它卻超越時空至今另人振耳發聵,它震憾我們的是什麼?是生動的對封建社會的預言和美的摧殘的悲劇!

一部巜射鵰英雄傳》劍花亂舞,性格怪異,故事生動,但它始終沒有脫離對人性真善美的追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善良和憨厚的的郭靖獨步天下!

一部優秀的藝術品它始終充滿看作者的思想、呼喚和靈魂的遊動!在小說中甚至每個人物都有作者思想的取向,情節錯落的最後都是作者呼喚的聲音的體現。

可以說一個沒有思想、靈魂的作品是蒼白、無力的,一個沒有作者聲音呼喚的作品是不能震撼人心的。

毛澤東的長征七律,是不是長征整個過程紅軍整件意志的體現?!讀了朱自清的巜背影》,對那位父親充滿了深深敬意?閱讀魯訊的《祝福》,我們對祥林嫂的悲憫和封建社會對女人的壓制、摧毀,是不是從我們內心訇然中起?!

藝術淺酌(雜論)


有的藝術品,是以美麗告訴我們生活的美好,如朱自清的巜春》;

有的藝術品,是以滄桑的面目揭示和告訴我們生活真實的內核,如魯訊的很多作品,雖然很沉甸,但它非常震撼;

有的藝術品,如一串串珍珠,熠熠閃光,令人珍惜,如李白、杜絕的詩;

……

不異而同,但都是美好的藝術品。

生活、思想、藝術,三者是非常鄭重的關係,藝術不僅僅來於生活,它是對生活的解剖、審視,所以它要遠遠高於生活,或者說它又重新創造了生活,之所以如此,是思想為支撐,托起了它的高度。

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有多高,作品的藝術程度就有多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