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歼俾斯麦号的战役,如果把俾斯麦替换成大和、武藏,请问英国海军会损失多少?

婇羽诗匠


不请自来系列

你首先得知道Bismarck以及武藏还有大和是怎么被击沉的

獵殺 Bismarck 莱茵演习行动 俾斯麦号沉没

兩軍正面交鋒,來回激烈交火。HMS Hood 的後彈藥庫爆炸,讓船艦斷成兩截。不久,她就被風浪捲入海中,帶著 1,416 名船員一起沉入冰冷的丹麥海峽。

(丹麦海峡海战中从欧根亲王号上拍摄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現在只剩下 HMS Prince of Wales 孤軍奮戰了,她受到七次攻擊,最後釋放煙幕來掩護自己撤退。Lütjens 上將禁止自己的船隊追擊 HMS Prince of Wales,這是個頗具爭議的決定。

一方面,德國船隊有機會擊毀兩艘英國戰艦的,這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就。另一方面,在丹麥海峽耗費的時間越多,遇到更多英國艦隊的機會就越高。這實在很冒險,考慮到Bismarck 已經受創而德國友軍基地又離這裡太遠。Bismarck 受到三發攻擊,她的速度降到只剩 28節,大量燃油外洩,而且船艙正在進水。審慎考慮這些情況後,Lütjens 上將決定回到法國的Saint-Nazaire 進行修理。

巡洋艦 HMS Norfolk 與 Suffolk 開始追擊 Bismarck,不久後 Prince of Wales 也加入了她們。由 John Tovey 指揮的英國艦隊由西方靠近,其中包括戰艦HMS King George V、航空母艦 HMS Victorious、護衛巡洋艦與六艘魚雷快艇驅逐艦。航空母艦 HMS Ark Royal、戰艦HMS Renown 與巡洋艦 HMS Sheffield 從直布羅陀的方向出發。總計 8 艘戰鬥巡洋艦、2 艘航空母艦、14 艘巡洋艦與 27 艘魚雷快艇驅逐艦一起加入追擊。(丹麦海峡海战中俾斯麦主炮开火)

在 5 月 24 日下午 7:00 到凌晨 1:00 期間,雙方船艦互相射擊,但都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同一時間,Lütjens 上將命令 Prinz Eugen 離開船隊,讓 Bismarck 戰艦單獨留下。

晚上 11:27,航空母艦HMS Victorious 上的Swordfish 雙翼魚雷轟炸機對Bismarck 投放魚雷,並且成功造成一發命中,但是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 5 月 25 日凌晨 3:10,Bismarck 變更航行路徑,成功甩掉她的追兵。惡劣的天候狀況讓觀察船艦也變得相當困難。然而,在上午 7:00到 9:00 期間,Lütjens 發送了兩封無線電報,這讓英軍船艦得以計算出Bismarck 的所在位置。

(剑鱼型攻击机实施完对俾斯麦的攻击后返回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


然而,只有當 5 月 26 日上午10:30,Catalina 水上巡邏機發現Bismarck 的所在時,英軍方面才得以確定Bismarck 的位置。在接下來的 24 小時內,Bismarck 以時快時慢的速度朝法國前進,試圖在移動過程中修復損毀的部分。當Bismarck 被偵察到時,她距離法國的Saint-Nazaire 只有 700 英里,也就是 35 小時的航程。

Swordfish 魚雷機在晚間 8:47 時對戰艦發起攻擊。在攻擊期間,Bismarck 被兩發魚雷擊中,其中一發讓方向舵卡死,戰艦失去控制。修理小組花了大半個晚上試圖修復方向舵,但沒有成功。Lütjens 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船艦失去控制,我們將戰至最後一彈。

(罗德尼号战列舰对俾斯麦开火)

晚間 9:15pm,德國海軍發出指令:所有裝有魚雷的潛艦必須立即全速前往 Bismarck 所在的 BE-29 座標。

盟軍強大的船艦逼近,準備好迎接最後一戰。從傍晚到破曉,英國魚雷快艇驅逐艦不斷攻擊已經受損的戰艦,但都沒有成功。

5 月 27 日上午 8:47,雙方戰艦開火。10:39,Bismarck 進入海上交戰的距離內,被猛烈的砲火攻擊。在多艘英國船艦的密集火力攻擊下,Bismarck 迅速失去反擊能力,儘管她試圖抵抗,但仍然逃不過宿命的決定。Bismarck 在港口傾覆,在 10:39 時緩緩沉沒,沒有其他選擇,船上的船員開啟艦上的水密門,並將Bismarck 鑿沉,當她下沉時,船上的旗幟仍在飄揚。英國船艦設法救起 116 名船員。然而Lütjens 與Lindemann 都不在倖存者之中。

冲绳特攻 大和号沉没

4月6日16时,日军第2舰队司令伊藤整一海军中将率领由“大和”战列舰、“矢矧”号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组成的海上特攻队从濑户内海起锚出航.。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海军大将给伊藤舰队的的命令是:“你们到冲绳海域后,即对美军登陆舰队展开猛烈攻击,待弹药耗尽后,便泅渡上岸,加入岛上防御部队!”

(大和和武藏于1943年停泊在特鲁克群岛附近海域)

然而,伊藤舰队刚驶出连接濑户内海和太平洋的丰后水道,就被美潜艇“线鳍鱼”号发现。美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在他的旗舰“新墨西哥”号上收到“线鳍鱼”的电报后,立即作了应战部署,计划率冲绳海面的10艘战列舰和众多巡洋舰应击日舰队,但他属下的58特混舰队司令米切尔海军中将坚决要求由他来对付伊藤,说这个功劳他是抢定了。

驶出丰后水道后, 伊藤舰队沿九州东海岸南下。7日凌晨,伊藤下令舰队改取西南航向,进入中国东海,试图躲过美机的搜捕;黄昏时分再折向南下,于夜间闯入冲绳滩头,对美舰队发起奇袭。米切尔舰队位于冲绳岛西北海域,伊藤舰队在东海绕了个湾,恰好投向他的“怀抱”。上午11时,米切尔利用赋予他的临场机动权,命令第一波飞机紧急起飞。随后,他给斯普鲁恩斯发去一份电报:“我已起飞了。你攻还是我攻?请速决断!”斯普鲁恩斯在他的来电空白处批道“你攻!但必须干得彻底!”

(大和于1941年进行试验)

4月7日12时10分,米切尔的第一波200多架飞机穿云而下,劈头盖脑地投下一枚枚炸弹和鱼雷。12时45分,伊藤的旗舰“大和”号左舷前段吃了1枚鱼雷,舰尾中了2颗炸弹。接着,第二波美机又使“大和”号左舷中了3枚鱼雷。第三波美机集中全力攻击“大和”号已损坏的左舷,使其再中5雷,舰体左倾。为使舰体扶正,舰长有贺幸作大佐下令向右舷主机舱和锅炉舱注水,“大和”号因此丧失一半的动力,航速锐减。当第4波美机飞来时,“大和”号已不能进行任何机动规避了。美鱼雷机趁此良机,将“大和”号的左舷再次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轰炸机也不示弱,它们长啸而下,使“大和”号中了10余颗炸弹。第五波196架美机集中攻击“大和”号的主舵,“大和”号被炸得彻底大倾斜,炮弹从炮膛中滑落下来,穿过弹药舱甲板,引爆了弹药库,2000多发大口径穿甲弹和高炮炮弹连轴爆炸,将庞大的“大和”号拦腰炸断。烈焰冲天而起,把天空烧得透亮,连110海哩外鹿儿岛的日本国民,也看到了“帝国宠儿”临终前反照的回光。14时15分,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终于葬身海底,第2舰队司令伊藤整一、舰长有贺幸作和2700多名舰员随舰一起魂丧太平洋。另外,巡洋舰“矢矧”号和4艘驱逐舰也先后被击沉,只有4艘驱逐舰死里逃生。至此,日本联合舰队全部被歼。

(大和号遭受航空炸弹攻击,拍摄时间不明)

锡布延海战 莱特湾海战序曲 武藏号沉没

1944年10月24日上午10时许,来自无畏号和卡伯特号航母的24架美机率先出现于栗田舰队上空。10点25分,两架SB2C俯冲轰炸机首先向“武藏”号投弹,一枚在舰艏外侧爆炸,另一枚命中1号炮塔后弹入海中。不过两分钟后,一架TBM攻击机投下的鱼雷准确击中了该舰的右舷,不仅造成部分舱室受损进水,还使舰桥上的主炮射击方位盘因剧烈震动而卡死,巨大的460mm炮塔一时失去了齐射能力。

(武藏在1944年10月24日在Sibuyan海的空袭中机动。注意烟灰黑色的甲板和炮塔顶部)

11点38分前后,第二波45架美机也相继出现。武藏号左舷连续被2枚227公斤炸弹命中,第2机械室因火灾蔓延被迫封闭,只剩3根推进轴运转,航速下降到22节。紧接着,3枚鱼雷在同一侧相继炸响,1号炮塔内的一发三式对空弹竟因此被诱爆,造成大量进水。尽管舰长猪口敏平下令向右舷注水、使舰体勉强恢复了平衡,但前甲板因为进水过多下沉了整整2米。速度放缓、前主炮无法对空射击加上舱面人员死伤惨重,“武藏”号在下午1点半的第三波空袭中再遭荼毒,不仅连中4枚炸弹和1发至近弹,左右两舷还各被2枚、3枚鱼雷击中,进水越发严重。下午3点,猪口向“大和”号发报:“两舷防水区域大部分进水,加之注水过多,航速降至20节。”

(Musy在Leyte海湾战役期间受到来自Sibuyan海的第38特遣队的美国航空母舰的袭击)

21分钟后,由16架F6F战斗机、12架SB2C俯冲轰炸机和23架TBM鱼雷机组成的第五攻击波连续命中“武藏”号10颗炸弹和11枚鱼雷,40米高的舰桥燃起大火、丧失了指挥能力,第二根推进轴也因机舱进水而停转。待美机散去时,武藏号的左倾已经达到10度,舰艏吃水增加到了8米以上。

此时,在北方活动的小泽舰队引起了哈尔西的注意,后者判断栗田舰队已经遭受重创、无力继续西进,遂着手集结航母准备北上攻击小泽。奄奄一息的“武藏”号这才获得了喘息之机,开始组织抢修。栗田无意等待这艘动作迟缓的巨舰,他以灯光信号下令:“如果无法自航或以驱逐舰拖曳的话,可尝试在附近岛屿搁浅。”随后继续东行。

(1944年10月24日,遭受空袭中的武藏号)

19点15分,最后一根尚在运转的推进轴也因注水而停止,军舰的左倾增加到了12度,猪口命令其他舰员登后甲板、降下军旗弃舰。

(1944年10月24日,Musashi遭受重击的另一个视角。注意产生的非常浓重的黑烟;这是武藏在文莱获得的燃料油未精制或最低限度精炼的后果)

19点30分,在晴朗的夜空和闪烁的星光下,驱逐舰“清霜”号突然发现“武藏”号的左倾增加到30度,随后猛地落入水中倾覆了。片刻后,舰内传出两声爆炸,估计是主炮弹药发生了殉爆。呼唤声、怒吼声、惊叫声交相混杂,密集的人群努力爬上露出水面的鲜红色船腹,以争取一丝生机。
1944年10月24日晚7点35分,带着包括舰长在内的1021名官兵的尸体,武藏号消失在了菲律宾锡布延海北纬13度7分、东经122度32分处,沉没前曾被20枚鱼雷、17颗炸弹和18发至近弹命中。

(在空袭之后,Musashi在船头向下,这是她沉没前不久的照片)

分析

这三场战役有一个十分相似的地方,但是整体上来说又十分不同。

对于猎杀俾斯麦的战役来说,俾斯麦自己率先打破无线电静默,导致自身被英国人发现,随后被海军航空兵发现,直接导致了随后遭受到剑鱼式攻击机的攻击。

本来一艘如此先进的战列舰仅遭受两枚鱼雷打击并不会出现过大的损伤,但是运气不好的是,俾斯麦的方向舵在攻击中卡死,导致无法继续航线,只能等着英国人追上来。

对于武藏和大和来说,一个是莱塔湾海战,另一个是代表着巨舰大炮世代终结的冲绳特攻。

武藏和大和都是在承受了巨量的航空攻击之后沉没的。

武藏号至少遭受到十一枚鱼雷的直接打击,另外还承受了超过10发航空炸弹的攻击,其中不乏一千磅重型航弹。

大和号则至少承受九枚鱼雷的直接打击,另外还承受了超过七枚航空炸弹的攻击,有记载的是225KG航弹直接击毁了后部155MM副炮。

可见航空力量在这三次战役中都扮演着十分大重要的角色。

但依旧有不同,猎杀俾斯麦时,航空部队主要起的是侦查,情报提供,以及拖延俾斯麦跑路进度的任务。

而莱特湾海战和冲绳特攻中大和以及武藏基本是纯粹被航空部队击沉的,水面部队压根就没起到太大的作用,全是航母在干事。(莱特湾海战中大和和武藏也并未直接与美军最新式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互射,所以日本人的舰队决战完全是在想屁吃)

如果把俾斯麦和大和武藏换一下?

大和级的防空武器由12门127MM高平两用炮,24座25MM机枪,以及四座13MM机枪。

俾斯麦级的防空武器则是16门105MM高平两用炮,16门37MM机枪,和12门20MM机枪。

其实看上去也差不多,加上日本人的防空一直都不好。

空中来说的话,不出意外剑鱼会遭受损失,损失程度甚至会很大(本来以俾斯麦级的防空火力来说对付剑鱼这种老式双翼机应该就是砍瓜切菜,但是俾斯麦上的防空负责误判了剑鱼的速度,导致防空炮都打在了剑鱼的前面)

但不管怎么说,武藏和大和也只有27节航速,假设英国人的舰队成功追上了

先来看看俾斯麦级和大和级的历史属性(这里的大和级用的是1942年的配置,因为俾斯麦是1941年沉没的,相对比较公平)

俾斯麦装备着四座双联共八门380毫米L / 52 Drh LC / 34型主炮。

大和级则装备着三座三联共九门460 mm/45 Type94型主炮。

且不论打不打得中,起码大和级的火力比俾斯麦要猛。

副武器来说

俾斯麦装备12门150MM副炮,和16门105MM副炮。

大和级则装备着12门155MM副炮,和12门127MM副炮。

这个倒是差的不大

猎杀俾斯麦的行动中,皇家海军几乎排出超过一半海军力量,其中包括八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以及两艘航空母舰。

由于英国海军几乎是靠水面力量击沉俾斯麦的,而水面力量的核心是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和罗德尼号战列舰,装备的是356MM主炮以及406MM主炮。

俾斯麦级本来由于自身的设计原因防护水平就并不算强,但大和级不一样,大和级的满载排水量高达71659顿,主装甲带厚度达到410MM,而俾斯麦的满载排水量才50300顿,主装甲带仅320Mm厚。

考虑到英国人是在最大射程开始攻击,炮弹直接击中主装甲的情况比较少,而更多地是达到甲板上。

俾斯麦的装甲甲板为83-121MM厚,一部分无装甲甲板才51MM

大和级的装甲甲板厚度则达到了200-232MM

俾斯麦级的主炮塔正面为360MM装甲,而大和的炮塔正面为650MM装甲

这两个的防护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好么。

就算考虑日本是个二流工业国家(别否认,日本人同期的工艺水平比不上美国和德国,因此大和级的装甲效果和排水量控制并没达到最佳水平)

纯装甲厚度带来的防护差异是不容小视的

KGV的356MM炮弹很难想想能对大和造成怎么样的打击,但是如果大和的460MM炮弹直接命中KGV或者罗德尼号战列舰,所带来的毁伤效果英国人可能很难承受。

实际上

毫无疑问在两艘航空母舰和一堆战列舰巡洋舰的围攻之下就算是大和也避免不了被击沉

俾斯麦是在所有主武器和大部分次要武器都失效的情况下被重巡洋舰“多赛特郡”号近距离雷击处分的(实际上不同的资料记载都不同,国外的很多消息称俾斯麦是自沉的,说白了就是凿沉)

想让大和号的所有武器失去作用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近距离雷击几乎不可能,只能寄希望于航空中队的攻击。

但要知道英国人和俾斯麦决战的时候自身油料也到了告急的地步,因此KGV和罗德尼才率先返航,让巡洋舰料理后事。

如果战事拖得太久,大西洋各处的德军潜艇很可能就会聚集过来,这对英军舰队是很大的威胁(晚間 9:15pm,德國海軍發出指令:所有裝有魚雷的潛艦必須立即全速前往 Bismarck 所在的 BE-29 座標。)

实际上当时还出现过这么个情况:幾小時前,航空母艦HMS Ark Royal 與戰艦 HMS Renown 從潛艦 U-556 前方經過,這是魚雷進行攻擊的絕佳位置,然而,潛艦上的魚雷都已經用盡。

德国人的潜艇战有多么凶狠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而且如果俾斯麦换成大和,有可能大和能够撑到德国空军的作战半径,那么英国人就不可能击沉她,没有制空权的水面舰艇的命运如何,Z舰队的事例摆着。

后话

当然这都是可能,谁知道换成大和级情况会怎么样

很有可能莱茵演习行动就不会被提出,丹麦海峡海战都不会发生,德海军可能凭借大和级这种怪物和皇家海军决一死战(除了纳尔逊级皇家海军后期的战列舰火力都不行,不过是德国人更弱罢了)

后面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了。

所以嘛,想想就好。

不要太认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字,烦请点个赞,或者转发最好是能关注一下啦

如果您觉得写的有什么问题,还请评论区提出来,但是不接受喷子哦。

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您有别的看法,也可以写出来。

小主播了解一下

最后例行一图结尾

(GSG9就是德国的,所以放这图没毛病)


响宝宝改二甲


这可不好说。二战开启了与一战之大舰巨炮完全不同的战争模式,海权论之外又多了个制空权理论,受其影响,陆战和海战都已立体化。这种情况下,判断一场海战的胜负和战损等等,就不能单纯比较舰船了。在塔兰托之夜,英国军舰一炮未发,但重创了整个意大利海军。

据我记忆,英军“胡德”号战舰是在与俾斯麦号的互射中被击沉的,如果不是出动航母上的战机击伤了俾斯麦,他们根本不可能追上它、弄死它;而日本的大和、武藏两舰被击沉,美军只出动了飞机,并且毫发无损。也就是说,如果英国战术得当,他们也可能比较轻松地击沉大和和武藏。


扎西平措lntl


我相信盟国一定胜利,其他的都是过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