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足球和大众足球哪个模式对中国足球更重要?

西北犭良


其实中国这些年都是走的精英足球的路子,从这些年的发展及结果来看,大众足球对于中国足球更重要。

中国虽然人口多,但是踢足球喜欢足球的人并不多,别说跟日本韩国比了,现在连越南泰国都比不上。所以因为足球人口少,只能矮子里面挑高个,所谓的足球精英也是伪足球。只有提高足球人口,激发国民对足球的参与度,才有可能拯救中国足球。

所以,目前中国足球近些年不应该关心成绩,而应该把精力放到提高足球的参与度、提高足球人口上来。先把足球基础打好,再考虑后面成绩的问题。


谈笑风生49


作为以集训一批运动员参赛为主要培养模式的的中国体育,一直采用的就是“精英体育”,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精英体育”并不适合足球项目。

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锅”足协不背!

球迷因为国足羸弱往往愤怒的指责足协不作为,乱作为。缺乏足球人才培养,踢球孩太少的“锅”结结实实的给足协背上了。其实足协在中国足球发展中的角色存在感非常低,也仅仅是在职业联赛的层面上乱指挥而已,这肯定会拉低中国足球水平,但副作用其实不大!真正的问题是教育体制、人民观念导致的足球参与青少年人数匮乏。

从业人员方面,足协可以做的事情很少。有一种观点,说中国是中层次国家,既不像欧洲北美一样没有生活的忧虑,又不像南美非洲一样干脆就踢球谋出路。其实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孩子不踢球,成年队里人才就那几根葱,足协也无能无力。

在我国,踢上职业足球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走专业培训道路,高昂的培训费不说,将来踢不出来怎么办?作为为孩子负责的态度,有几个家长敢孤注一掷的将孩子送到专业的足球培训机构?

至于大众足球发展之路,可以参考近邻日本。因为一任足协主管,发展大量的教练员和免费面对青少年的足球培训在30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同样的,我国发展大众足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发展校园足球,培养青少年足球兴趣

有一个事实,很多青少年根本没有踢过足球,他们的足球天赋更无从谈起。真实的发展校园足球,让喜欢足球的孩子有球可踢。可喜的是,现在很多中小学建立了足球队和特长班,未来将会提供大量的半专业球员。

提供免费球场、培养基层教练,降低踢球成本

基层教练的匮乏使孩子们得不到正确的基本功训练,没有免费球场也使孩子们的踢球变得奢侈。

建立校园联赛、业余联赛

虽然民间有很多自发的业余联赛,可同官方的比赛相比,其影响力和社会投入度有很大差别。在增加青少年球员的同时,发展校园联赛,让孩子们增加比赛机会和训练目标。

经营好职业联赛,让其发挥引领作用

降低职业球队投入,让俱乐部可以自给自足而不是依靠背后的大财团烧钱。动辄10亿元的投入,使俱乐部门槛过高。而俱乐部依靠的财团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就会导致俱乐部的倒闭。目前的中国职业球队并非真正的职业,必须把烧钱热降温,控制职业俱乐部投入,使更多的社会资源愿意并且能够投入职业俱乐部。

青少年培养机构“有利可图”

参考NBA的下层联赛的运作方式,nba联赛的选秀方法和欧洲足球转会费青训俱乐部提成等方法,使青少年培养机构“有利可图”,这个“利”的兑现方式由球员家长转变为职业俱乐部。在青少年球员"出路"问题上,由国家政策扶持和职业俱乐部接纳两方面进行。  

笔者认为,大众足球对于中国来说是最最重要的,发展好大众足球,那么金字塔顶端的“精英足球”也就自然而然变得真的精英起来!

  


足球哲学家


两个模式相辅相成,才对中国足球更为重要。

大众足球决定精英足球的前提,精英足球是大众足球的发展趋势,只有将这两个模式做到无缝链接,才能有往下进行的必要,现阶段,这两个模式哪个都没发展好、哪个都没发展明白,才导致了中国足球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按理来说,哪个国家敢跟中国叫板大众?可是事实是,在足球领域,冰岛都可以和中国掰手腕,甚至中国都掰不过人家,言简意赅地说,所谓的大众就是全民参与,而中国足球现有的注册人口少得可怜,这是其一,足球场地更是求之不得,除了学校之外,不好找了,即便是找到了,也不让进去,美其名曰怕破坏草皮,这不是全部现象,但是却是大多数的情况。有了这一个限制条件,就会理所当然的去掉一大部分人。再说学校,学习最为重要,体育课都要给主课让位,再者说了,体育课也不光踢足球啊,这样一来,又去掉一大部分人,现在再算算,还怎么大众?

大众都无法满足,谈何精英?精英是从大众里边选出来的,十个人里挑一个和一百个人里挑一个那肯定不一样,所谓的大众受到了限制,那理所当然的决定了选出来的球员水平的高低,大家也都知道,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已经是所谓的现阶段各个位置最好的球员了,这就是恶性循环带来的后果,他们的最好只限在于中国,竞争力低的可怜。

当然了,论说都明白,却没有人去做,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迷的是一塌糊涂。





简简单单的蝎子


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改革一直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近年来足协也在试着不断改革体制,出发点是好的,毕竟我们都要放低姿态探索中国足球的出路。

关于精英足球和大众足球哪个更适用于中国足球发展的问题?我们经常都会说中国乒乓球谁都赢不了,中国足球谁都赢不了。不难看出,乒乓球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无敌的存在,而足球是总是国人不断吐槽的笑点。中国乒乓球为何一直占领着这块领域的顶峰?在国内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贫困山区,我们都不难看到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打乒乓球,我从小学到大学身边都不乏乒乓球好手,而整个年级也找不到两个会踢球的同学。如果中国孩子能多一块球场,甚至是多一块踢球的空地,能够普及更广,一段时间后肯定会有质的提升。你要知道日本足球这些年与欧洲豪强交锋都能取胜,不是没有原因,他们背后的注册球员是我国当今几十倍之多。

有些人会说,中国足球缺乏好的教练,青训体制不专业。我想说一句大家都知道巴西贫民窟踢球踢出来的孩子在五大联赛的一直都不少,小罗就是代表。只要踢球的人基数大了,好的教练数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在我看来,对于中国国情,中国足球想有出路还有走大众足球的路线。

说的不好,请谅解,不喜勿喷。




小黄我们走吧


不请自来

我个人认为是大众足球。

与其说中国十几亿人口找不出几个会踢足球的,不如说是足球教育的失败以及缺乏展现自身足球天赋的机会。

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在西方国家,孩子们的兴趣从小就开始培养,其中一部分拥有优异天赋的孩子很容易被挖掘出来,当然也会有一些泯然众人矣的球员,但我强调的是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足球王国的崛起必须要从娃娃抓起。

我认为大众足球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普及足球教育,让其中有天赋的孩子有展示自己才能的地方。中国的教育以及频繁的考核制度,使得这些孩子没有发展自己兴趣的时间和空间,周末寒暑假的时间都用来上补习班,更过分的是,就连学校的体育课都随时会被其他学科强占。照着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中国足球永远不会有真正崛起的一天。

我们应当意识到大众足球的重要性,只有国人的意识思想和平均水平上升了,中国足球才会有希望。进世界杯对目前的中国男足来说只是一种奢望,我们应当大力发展大众足球,当国人的足球素养和平均水平上去之后再来展望灿烂的明天。

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瓜皮的足球


大众足球非常重要,这是精英足球的基础。但是大众足球要分开来看的。上班族的业余足球和小学生的业余足球还不一样。只有小朋友的大众足球数量和质量上去了,精英足球才能水平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