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鹏友程


一、概念溯源



苏轼在画跋首先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

“观士人画如阅千里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 ,无一点俊发, 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

这是文人画与 画工画在创作意图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文人画”概念首先提出者是董其昌: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董原、 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 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 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 又远借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 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

还给文人画排了谱系。

这个颇费心机的概念及谱系影响极大,让中国画改弦易辙四百年!

二、文人画特点

文人画与匠人画的根本区别是文人画家学识渊博、底蕴深厚,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没有学问是难以做到这四样集于一炉。文人画家作画不求形似,也就是说没有专业功底也不是问题,说到底就是古代文人拿起笔就可以创作。

倪云林说,

“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余之竹,聊以写胸中意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

石涛说,“借笔墨以写天地万 物而陶咏乎我”,文人画是用来自娱自乐的。

三、文人画的第一要素

陈寅恪(或为陈师曾)先生认为文人画具有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这个提法带有浓厚的学术意味。董其昌的人品差到了极点,蔡京就更不必说了,还有臭名昭著的四人帮之一康生。



傅抱石先生也把人品列于其二他讲文人画第一是文(诗),第二是人(人品),第三是画(技法)。中国都喜欢把德行人品放第一位,但实际上只是大家的理想愿望。文人画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法,苏东坡的《枯木怪石图》真没有什么技法可言,倪瓒也说得很清楚了,至于思想肯定有一些,但很多时候是表达一种趣味,一种情趣,游戏笔墨而已。

相比较而言,还是要有学问,没学问一般就没什么高雅脱俗的才情。文人士大夫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修养全面,能著书立说,从小就有书法底功,他们兴致来了一涂抹便是不同于僵板的匠人画的逸气与浪漫。


四、文人画神品举要

苏东坡率意潇洒,米芾意韵幽静,徐渭《墨葡萄图》酣畅淋漓,梁楷《太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神完意足, 倪云林笔墨简淡,意境深远,八大山人高冷险远,空寂荒寒,赵孟頫古意黯然。


情棋书画


文人画的第一要素是画中带有人文情趣,画中流露浓烈的文人思想绘画形式,叫文人画。也有对世界万物悲緬情怀。

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

文人画重意。杜甫讲"意匠惨淡经营中"匠心独运,可回味无穷。倪赞道“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文人画重简,无干的皆可简,甚至简到“零”,"零"既是白既是空。“计白当黑”,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空白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的感受,似"此时无声胜有声"。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 “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 。此叫做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 。文人画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 “ 雅 ” 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例如;张大千,汪亚尘,吴湖帆,启功,汪德祖以及当代的冯骥才、朱樵等都是文人画的代表人物。

 文人画与其他画种相比,第一要素:便是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对事物情怀表现。





巩庆喜工笔画馆


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实在要从中硬选一个的话,必须是一个具备才情的文人才能画出“文人画”。

文人画从画内来说,要有文人气(学问); 从画外来说,要有情趣(思想)。

被公认誉为中国最后的一个文人画家是吴昌碩,昌硕祖先生的画风不同于传统“文人画”,却被举世公认为最后一个文人画家犹如呐喊,如果能明白其中的呐喊“三昧”,一切就会“自明”。

文人画早已灭亡,剩下的只是一种口号罢了。当代人根本承载不起“文人画”所要具备的文化厚度!


吕永亮


文人画第一要素是表现绘画者的独立的思考。

因为文人画不以销售为目的,而是体现在整幅画中,从选择绘画题材到笔法关系,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乃至对人生的思考。

画是画给自己看的,目的是在绘画过程中修身养性,肯定自己的三观。

文人画开创者至今仍然有争议,大部分以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作为文人画的标本级代表作。

在这幅画中,赵孟頫不像宋朝画院画家追求写实,尝试用书法的笔法勾勒几笔,没有类似修养的人,无法体会其中妙处。

可以说是赵孟頫的思考游戏。这种包含文化的思考,成为文人画的标志性特色。

单独作品无法说明,历史机缘巧合给出了对比,就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它的两幅临摹作品。

第一幅是明朝沈周默画的,黄公望原作的树林,画的高低错落,浓淡不同,仿佛淡墨书法。

而沈周只是凭借自己的印象默画,树画成整齐的一排,高矮,用墨的浓淡一致。

文人画每一笔都有思考,但沈周害怕自己对原画的记忆逐渐模糊,所以只能简单化处理。

第二幅更有意思,是被乾隆皇帝认定为原作的伪画。从精细程度看,作者不是默画,而是临摹。

和原作相比,缺少墨色变化,尽量每一处都勾勒清楚,缺少了黄公望对自己说的“苦心经营”的效果。

但就是这种勾勒清楚,符合了乾隆喜欢花团锦簇的审美。而原作体现出的萧索之意,为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不喜,认定为伪作。

而这种萧索,正是黄公望绘画时的心理写照。

所以,文人画的欣赏,是要有基础的。至少,要有书法基础。

这样,才能脱离对画的像不像的认知层面,从画中的每一笔之间的关系,体验作者的思考。

看一幅文人画,仿佛一个古代文人,和你聊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他对先贤理念的反思,而不是仅仅一幅画。


小胖的读书笔记


用范笑歌老师的理论是“文人画是画家人格的体现”。

范笑歌是美术理论的专家,尤其对宋元绘画的研究,范笑歌认为文人画是中国美术的瑰宝与精华,是有别于西方绘画的关键所在。

范老师称文人画为君子画,或绅士画。



阿肯之花


“小胖的读书笔记”说得非常好,文人画的核心要素,也就是第一要素就是:独立思考。

要说文人画,首先要理解“文人”,文人是谁?他们在中国历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文人身上的精神是什么?

我们说,中国文人的传统,有三个人作用很重要。一为管仲,他奠定了士农工商的格局,士就是文人。二为孔子,体现了一种卫道的精神。三为屈原,以华丽的人生与生命的毁灭,为文人形象留下了经典注解。

文人是人类文明火种的持有者,是人类不致堕入黑暗而执着向前的引领者。我们举个例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从而成为列强肆意欺凌的对象。中国是如何重新赢得尊严,实现民族独立的?就是文人通过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为中国找到了新的出路。

所以,我们过去的读书人地位高,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会做官,而是人们知道,文人有他们的担当与社会职责。人们愿意找读书人评理,就是因为知书可以达理,读书人代表的是理。

中国文人的文,是文以载道的文,他们背负着社会责任,为这个载着的道负责,也会为这个道而牺牲自己。

所以,文人不是附庸,而是独立思考的人。这种特质体现在绘画上,就是中国文人画。

我们对比一下西方绘画。西方的绘画传统,最早服务于神,实际上是服务于出钱的金主,也就是服务于钱,再后来服务于画廊,还是服务于钱。直到今天,西方的主流仍然是服务于商业,还是服务于钱,这是西方艺术的主流。这是和我们的文以载道的主流价值观有区别的。

今天的中国画要振兴,要有真正的新文人画出来,一定要有新的独立思考,而不是附庸,否则,仅仅从技法谈文人画,没有意义。


真相很简单


文人画是产生于唐代。因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遂被后世视为文人画鼻祖。但是直到宋代也没有文人画称谓,宋代的文人画被称为士人画。北宋文坛领袖苏东坡就曾这样说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 ,取其意气所到”。直到元代画家赵孟頫才正式提出文人画一说。

因文人画的创作主体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能抛开表象,深入本质,因此他们对绘画的理解,也不同于普通画者。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权势,又有文化,足可以影响整个中国社会。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政府要员。他们不喜充满条条框框的画工画。因此他们的画作尚意不尚形追求气韵,神逸。文人画对中国画几乎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文人画的鉴赏标准也逐渐成为整个中国画的鉴赏标准。

文人画创作群体的特殊性,造就了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的创作者对绘画本身并不十分在乎。他们更强调的是,画外的功夫培养。如书法,文章,诗词等兄弟艺术,文人画都有很高的要求。后来再加上对篆刻的品鉴,要求。可以这样说,一幅完美的文人画,应当诗,书,画,印皆妙。因此文人画的真正要素是文化修养。


雲淡風清29


祥禧 文【文人画:要画、书、印、诗等集于一身】



文人画的第一要素,要画、书、印、诗等集于一身,全面发展。

一.文人画就讲究个“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发展之路。

二.文人画在艺术感染力上,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

三.文人画之画中带有文人的性质,要有文人之趣味,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四.文人画之创作几大要点:

1.人品;

2.学识;

3.才情;

4.思想。



文人画有她的特殊审美观,如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佛”美誉之王维的绘画艺术,就带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文人画之最高境界。


祥道


文人画的第一要素,是文气。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是内涵气质丶品德丶节操。有此底蕴的画作者,其取材丶立意丶弄笔造型,追求趣味,方才能保证不俗气丶不匠气。直追雅正丶超逸,耐人寻味,无穷清新,芳泽远流,价值超时空。

中国画,以文人画风为主流,以书法用笔为基础,以水墨丹青为韵致,以诗书画印为总体。

文气在意象之发挥追求,不唯形象精准为能事。不论粗放之意笔,抑或精致之工笔,总在写意之趣味。笔断意连,形简意深。粗简非率意,点划寓灵性。意在笔之先,下笔即成型,纤毫无错置。

笔墨抒情,以形寓意。梅兰竹菊松,山水花鸟虫,皆是心仪之物,无不是托物以寄情。常画常新,久看不厌,物我两忘。君不知,文心雕龙,大道乃存。








真空妙有无量寿


首先,你要是个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