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栽培蔬菜需要掌握哪些技术才能获得最佳种植效果?

农民也优雅


地膜覆盖栽培蔬菜需要掌握哪些技术才能获得最佳种植效果?

地膜覆盖栽培蔬菜就是在精细整地、开厢的基础上,覆盖一层很薄的塑料薄膜,再种植蔬菜的一种栽培方式。


地膜覆盖栽培蔬菜的效果

1、提高土壤温度,由于覆盖地膜有透光蓄热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散热和减少投入热量的损耗。


2、抗旱防涝,在干旱时由于地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有较好的抗旱作用,在多雨季节,又由于覆盖地膜避免雨水冲刷而有防涝作用,从而起到保持土壤疏松、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等作用。


3、增强土壤保肥能力,由于覆盖地膜后提高了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快了有机质的分解,便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在覆盖地膜的条件下,可以减少土壤肥分随土壤水分蒸发而损失或者被雨水冲刷而流失,尤其是可以减少土壤氮素的挥发。


4、提早上市,增加产量和产值,由于地膜覆盖改善了土壤的水分、肥力、通气、热量条件,不仅可以提前播种,而且加快植株的生长发育。因此,蔬菜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较,一般早熟7—15天,产量增加30—60%、纯收入增加25—50%。如我家乡种植的马铃薯,如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新马铃薯上市可以提前半个月,每公斤马铃薯可以买到6元以上,等到露地马铃薯上市时,市场马铃薯每公斤2—3元,销售价格非常悬殊。


地膜覆盖栽培蔬菜需要掌握哪些技术才能获得最佳种植效果?

茄子、番茄、辣椒、黄瓜、南瓜、冬瓜、菜豆、豇豆等喜温果菜类蔬菜,地膜覆盖栽培效果最佳。


一、种植前的准备

1、田块选择,地膜覆盖栽培要选择土壤比较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土壤过沙、过粘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块不适宜采用地膜覆盖。

2、整地开厢,整地质量是基础。耕地前,首先清除前作秸秆和石块等杂物,以免划破地膜,然后耙平碎土,以干净、土壤细、耙平为好。接着按照种植的行距开厢,厢面要做成“瓦背型',就是厢面中间稍微高点,两边缓慢变低。开好厢后不要随便踩踏厢面,使厢面铺塑料薄膜时容易绷紧,塑料薄膜与土表接触紧密。厢以南北向为宜,使接受的光照均匀。一般厢的高度为10—15厘米,当时排水较差的水田要以20—30厘米为好。厢宽随着种植作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番茄、黄瓜、豇豆、蔓生蔬菜、苦瓜、丝瓜等蔬菜以厢宽83—90厘米种植两行为宜。辣椒、、茄子以厢宽1—1.3米种植三行为宜。矮生四季豆、毛豆以厢宽1.3米左右种植四行为好。种植西葫芦一般厢宽1米交叉种植两行。南瓜、冬瓜的早熟种以1.7—2米的厢宽种植一行。


3、施足底肥,淋足底水,地膜覆盖后不便于追肥,一定要施足底肥,把蔬菜全生育期所需要的磷、钾肥和氮肥的70%作为底肥。基肥每亩最少要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1500公斤以上。过磷酸钙每亩瓜类20—25公斤、豆类15—18公斤、茄果类5—10公斤。氯化钾每亩瓜类8—12公斤、豆类15—20公斤、茄果类20—25公斤。尿素每亩瓜类15—20公斤、豆类10—15公斤、茄果类15—20公斤。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引起徒长。

为了保证植株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需求,必须淋足底水,覆盖地膜时一般土壤持水量要求在70%以上,如果土壤过干,而且浇水不容易浸透,可以在种植的前一天傍晚打窝后淋足底水,第二天再播种或者定植淋水,要争取雨后覆盖或者浇水后趁土壤湿润时覆盖地膜。


4、除草,地膜覆盖后,温度、水分适宜,杂草比露地多而且长得快,因此在覆盖地膜前,每亩可以用25%除草醚250—300克加水100—150公斤,或者扑草净200克加水75公斤,均匀喷洒在厢面,可以取得比较好的除草效果。


5、地膜准备,每亩地膜的用量与地膜的厚度和种植蔬菜品种有关,番茄、黄瓜、苦瓜、豇豆、蔓生四季豆大约每亩需要0.006—0.008毫米的微膜4.5公斤、0.1毫米地膜6.5公斤、0.015毫米地膜9.7公斤,塑料薄膜宽以130—140厘米为好。西葫芦、南瓜、辣椒、茄子、矮生四季豆、毛豆大约需要每亩需要0.006—0.008毫米的微膜5公斤、0.01毫米地膜7公斤、0.015毫米地膜10公斤,塑料薄膜宽以150—160厘米为好。


二、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

地膜栽培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要在增加早期产量的前提下兼顾总产量,还要重视质量,以选择早熟或者中熟的优质品种为宜,一般情况下不选择晚熟品种。

三、适时播种有育苗移栽

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育苗时间要适当提早,一般果蔬类各种作物育苗的播种期比露地栽培的播种期可以提前10天左右,移栽期可以提前4—6天,直播的播种期比露地的提前7—10天。

1、直播,可以进行直播栽培的果菜有黄瓜、豇豆、四季豆,直播栽培有先播种后盖膜和先盖膜后播种两种方法。

先播种后盖膜是将种子播在窝内、盖泥土、浇水后盖膜。土表与地膜空间2—3厘米,等待幼苗出土后破膜、封口。这种方式因为土面温度高,出苗快,但是幼苗出土顶膜后如果不及时开口,容易烧伤幼苗。

先盖膜后播种是在铺好地膜的厢面上按照作物所需要的行株距与刀将地膜划成十字切口,然后播种,再用细泥土将播种周围的塑料薄膜压住。这种方式,幼苗出土后暴露在空间,容易受到冷空气影响,因此播种期要比先播种后盖膜的方法稍微晚几天。

2、育苗移栽,果菜地膜栽培都可以采取育苗移栽,培育适龄的壮苗、定植是早熟、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育苗移栽有先盖膜后定植和先定植后盖膜的两种方法。先盖膜后定植的方法是在整好的厢面上用石灰在窝心打点做记号,使株行距均匀,做到规范化栽培。盖膜后用竹片从地膜上往泥土内划破,定植后将幼苗旁边的泥土压紧,淋少许定根水,然后用泥土封口。先定植后盖膜的方法是先将幼苗定植在厢面上,淋定根水后盖膜,在正对幼苗的第膜处剪孔,将苗从孔处掏出,薄膜再铺平在厢面上,最后封口,注意操作时不要损伤秧苗。

四、合理密植

地膜覆盖栽培提高了地温、保水、保肥,使土壤处在均衡湿润状态,蔬菜生长旺盛,所要求的营养面积比较大,因此采用适宜的密度是早熟、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地膜及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各种果菜地膜栽培的株行距要比露地栽培的稍微大一些。

五、提高盖膜质量

盖膜质量直接影响地膜覆盖的效果,盖膜要求拉紧铺平,薄膜紧贴土壤表面,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土壤增温效果,防止刮风吹坏地膜,如果地膜覆盖后损坏,口子小要及时用石块压住破口处,口子大就要补膜,防止降温及水分散失。盖膜要选择没有风或者微风天气进行,如果遇到大风要立即停止,以免吹破地膜。

六、破膜掏苗

先播种后盖膜的地块,破膜掏苗是保全苗的重要环节,掏苗的关键一是时间,二是方法。掏苗时间要适时,掏苗过早幼苗容易失水干死。掏苗过迟又容易形成高脚苗,或者造成高温烧苗。一般要掌握掏绿苗,不掏黄苗的原则。绿苗出膜时,如果遇到低温天气就暂时不要破膜掏苗,等气温回升后再及时破膜掏苗。如果掏苗过迟如果遇到高温天气会烧死植株。避免烧苗的办法是及时掏苗和“开天窗”,就是在掏苗前用小刀将地膜划2—3厘米的小口通风透气,缩小膜内外温差,暂时不掏苗,这样既防止烧苗也防止受冻。破膜掏苗最好选择晴天下午4—5点后进行,如果必须在上午开口掏苗的就要淋一些水,降低膜内温度,防止幼苗萎焉。破膜的方法是用小刀对准幼苗的地膜处划破,口径以4—5厘米为宜,过大不容易封口,过小苗不容易掏出。

七、地膜封口

直播的幼苗出齐后,随着用泥土封口、压膜。封口泥土直径在15厘米左右。封口泥土太多,厢面遮阴面大,吸热少,不利增温。封口的泥土太少,风容易吹开地膜口子,容易散热,蒸发水分。移栽的幼苗定植后立即用泥土封口,封口后要随时检查,特别是大雨后,封口的泥土常常被冲散,要重新封泥土,并且保持地膜表面的清洁,以利透光增温。在先盖膜后播种的地块,出苗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幼苗弱,加上土壤结构不好,淋水后,容易造成严重板结,使幼苗根茎部磨坏,至使缺苗。这种情况可以用竹片小心将幼苗基部的板结泥土疏松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

八、加强肥水管理

地膜栽培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及作物种类进行追肥。一般比露地栽培的减少2—3次。为方便追肥,可以用短竹竿或者木棍插入根际地膜内,再用清粪水顺着杆缓慢倒入。辣椒、茄子植株封行时,可以将根际地膜口撕大,追肥后培土,以防植株倒伏,减少水肥散失。地膜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土壤含水量有所提高,但是水分供应不足或者不及时,特别是在干旱条件下,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所以要补充水分。一般结合追肥进行浇水,营养生长时期土壤持水量维持在6070%,初花及开花时期要控制淋水,以免徒长和落花落果,土壤持水量以50—65%为好,结果期土壤持水量掌握在60—80%。黄瓜、豇豆、四季豆幼苗时需水量少,如果淋水多,容易使土温降低,出现沤根、叶子发黄,抑制生长或者死苗。要适当控制淋水。


九、病虫害防治

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根部一些病原菌的活动,所以番茄、茄子青枯病及黄瓜、番茄、辣椒的枯萎病,四季豆、豇豆的根腐病,辣椒、茄子白绢病都比露地栽培的高,因此需要加强这些根部病害的综合防治。


十、揭膜

揭膜要看天气、土壤水分、土壤肥力及蔬菜的长势灵活掌握。如果土壤底水比较充足,雨量比较充沛,土壤比较肥沃,蔬菜的长势较强的可以不揭膜。如果天气干旱,土壤底水、底肥不足,蔬菜的长势比较差,可以在植株封行后揭膜,以便加强肥水的管理。


老周说三农


现在种植蔬菜时,在春、秋季用地膜覆盖的较多。如茄科类、豆科类,姜蒜等,可以说能用地膜覆盖的蔬菜,只要适合的季节,都在适用。那么,用地膜覆盖有什么好处呢?需要掌握哪些技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地膜覆盖栽培蔬菜的好处

【1】提高地温

施用地膜覆盖后,由于地膜吸热能力强,能提高土壤温度,促使蔬菜根系发育、生长,较早进入收获期。

【2】保水、保肥由于地膜的覆盖,水分不宜蒸发,保持土壤长期湿润;同时施用的肥料,特别易挥发的氮肥,不容易蒸发。所以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

【3】保持土质疏松覆盖地膜后,土壤不因浇水的冲刷和下雨的冲激而沉实,可以始终保持土质松散,有利于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外界空气中的营养;同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致使养分大量减少。

当然种植蔬菜还有较多好处,如可以减少地下害虫的侵入等。但怎样才能在施用薄膜后,让种植的蔬菜达到最佳效益呢?

【1】薄膜适宜的地块: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施用薄膜后,由于薄膜保温、保湿、保肥,适宜根系发育、生长,促进植株粗壮、叶大而厚,所以增产潜力大。

【2】重施基肥由于施用薄膜后,追肥需要浇水时冲施或施用喷洒叶面肥,对蔬菜整体生长不利。所以在种植蔬菜前,需重施基肥,增加土壤整体肥力,达到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的目的。

【3】合理浇水种植蔬菜时,应做到先浇水,后覆膜。如我们当地种植大蒜,为了插播方便,较多农户怕冲走蒜种,在覆膜后再浇水。这样很容易致使地膜粘贴在土层表面,致使土壤通透性不好,对出芽不利;

另外,在温度较高时浇水,要选择早或晚,应避开中午。因为在中午时,薄膜下的温度较高,遇冷水后容易造成蔬菜“感冒”,引发病害。

【4】尽量起垄种植大蒜等必须平畦种植,但有的蔬菜平畦或起小垄种植都可以,使用薄膜尽量选用起小垄种植。好处是:起垄形成弧形,增加光照面积;最大的好处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5】合理施肥施用薄膜种植蔬菜,不管基肥还是追肥,切勿施用氮肥过多。以防在温度较高时,由于薄膜的作用造成大量蒸发,致使蔬菜发生氨气中毒。特别追肥时要做到少施、勤施。

【6】适时破膜蔬菜生长达到一定周期,需要吸收较多的外部养分,增加通透性。否则影响根系生长、根茎生长和块茎膨大。如地下作物土豆、大姜等。因此在生长中后期要合理破膜,甚至去膜。

总之,种植蔬菜使用薄膜后,即提前了种植、收获时间,又增产、增收。给菜农增加了收入。但在施用时,要达到施用薄膜后获得最大利益,必须科学、合理施用。


泰山农家人


地膜覆盖在农大老家当地农村最早应用是80年代,当时村里面免费给村民提供地膜,可是很多村民对此并不接受,认为地膜没有什么作用,并且使用还比较麻烦,现在还记得清楚,很多农民领取了地膜,却很少在种植当中采用,只是到后来才发现,用地膜与不用地膜的棉花长势截然不同,这才真正了解了地膜覆盖的好处。

在对地膜覆盖应用的时候,首先是需要对土地的平整,然后在能保证地膜覆盖相应的范围内做出小于地膜宽度的畦,在播种之前把地膜先在畦上铺好两侧压好,或者是先把农作物种植完毕,然后再进行覆盖地膜,这些方法通常应用于大蒜、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

在蔬菜种植当中采用地膜覆盖的种植方法,就需要做出较高的梯形宽垄,垄高要在15公分左右,宽度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地膜要覆盖在垄上,这样受光照的效果更好,对土壤的温度提升的更高,并且还比较方便进行浇水,这种方法在农村种植蔬菜的时候通常采用的较多。

其次还有高畦、沟畦、穴畦等地膜覆盖种植的方法,这些种植方法通常与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想接应,根据不同的地势需要,不同的农作物品种,采取不同的地膜覆盖方式,其作用与效果也都是大致相同的,具体的操作方法这里也没有必要一一进行介绍了。

农作物或者是蔬菜采用地膜覆盖的种植,不仅对于提升土壤温度,增强土壤保湿保墒,覆盖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都有很大的作用,而且能够提前对农作物的收获,以及增产与提升农作物的品质也都有明显的效果。

但是在地膜覆盖的应用当中,也需要注意它的弊端与不良影响,我们在经常采用地膜覆盖的地块中,就能够发现有残留的地膜,由于这些残留地膜在土壤内是非常难降解的,这样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就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另外,不是所有的土壤性质都可以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的方法,比如像旱沙土壤,贫瘠的土壤,以及粘度太重的土壤。这些土壤如果采用了地膜覆盖种植,在高温的作用下会造成土壤出现干旱,对原本贫瘠的土壤后期追肥造成一定的障碍,会因为肥效不高并不能够提升农作物的产量,甚至还有可能会造成减产。

通过以上的这些综合分析,在地膜覆盖的应用之前,要有充分的了解,利用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发挥它的最大作用,而减少其弊端的存在隐患。

更多关于三农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本栏目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

农大知事


一、整地

整地是种植的前提,要把土壤翻得松软些。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深翻,然后再在阳光下暴晒。

二、 种植

在早春蔬菜种植前,种植户们首先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后再播种。通常在较为暖和的地方先育苗,等小苗长到一定高度再铺设地膜。然后挖定植穴的时候,要注意挖的大一点,再把小苗倒栽进去,这样更利于蔬菜的生长。

三、上肥料

上肥料一般是在铺设地膜前,不然到时候铺好了地膜就很难追肥了。所以通常在施肥的时候就刚开始把肥施足。

施肥主要是施用一些饼肥,另外施用一些豆腐渣、生畜粪便等。上肥料的时候,把这些肥料埋到土壤里面,让肥力慢慢散发出来,然后再铺设地膜。

四、 铺地膜的方法

1.将地膜拉直,因为一般早春蔬菜都是露天的,风大,所以要拉直压好;

2.挖洞,把小苗倒栽进去;

3.倒栽,浇定根水。

铺设地膜之后可以保水保肥,后续的水肥就可以少施用了。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关于早春蔬菜种植要点及地膜铺设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陵回响


大棚蔬菜种植一般都会用于地膜覆盖,即覆膜种植。地膜覆盖可以预先种植,也可以是淡季栽培,那么具体地膜覆盖的好处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地膜覆盖的好处和地膜覆盖的类型。

一、用地膜覆盖蔬菜的益处

1、提高地温

地膜覆盖的明显效果之一是提高土壤温度。春播地膜覆盖可使地温提高2℃4℃,出苗提前6-12天,苗期生长良好。温室蔬菜多为冬春茬和秋茬。冬春茬蔬菜在元旦前后移栽时,地膜覆盖可以很好地提高土壤温度。在移植前,我们要整好土地,做好边界,用塑料薄膜覆盖。

2、保持土壤水分并降温

地膜覆盖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水分,在较高水分条件下,蔬菜种植后更容易减缓苗木生长。地膜还能减少各种病害的发生,因为温室湿度很高,容易导致灰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等低温高湿病害。

3、提高土壤肥力

地膜覆盖后土壤不易形成,通气性好,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和氮的硝化,由于地膜变暖,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4、抑制杂草的生长

杂草出来后,由于地膜下的高温和通风不良,它们很快就会死掉。

二、温室蔬菜种植用塑料薄膜的种类

1、普通透明塑料薄膜

价格是最便宜的,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上升很快,易种杂草,不适合夏季使用,地温过高会烧掉幼苗。在温室蔬菜中,大多数人仍然使用这种普通透明地膜,可占80%。

2、黑色塑料薄膜

价格稍贵,主要功能是防草,具有保温效果,但温升缓慢,保水能力好,地下5cm含水量,高于透明膜4%≤10%,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的草莓种植,一般采用黑色塑料膜生长。

3、银黑色塑料薄膜

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昆虫和草,价格是最贵的。覆盖时,银面朝上,黑色面朝下。银反射可以驱赶蚜虫、飞虱和其他害虫。

温室蔬菜是用地膜覆盖的,由于冬季低温和春季留茬移栽,在移栽前必须覆盖地膜。秋茬种植时,土壤温度很高,可以先移栽,慢苗成活,再用地膜覆盖。


我是王三哥


一、整地

整地是种植的前提,要把土壤翻得松软些。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深翻,然后再在阳光下暴晒。

二、 种植

在早春蔬菜种植前,种植户们首先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后再播种。通常在较为暖和的地方先育苗,等小苗长到一定高度再铺设地膜。然后挖定植穴的时候,要注意挖的大一点,再把小苗倒栽进去,这样更利于蔬菜的生长。

三、上肥料

上肥料一般是在铺设地膜前,不然到时候铺好了地膜就很难追肥了。所以通常在施肥的时候就刚开始把肥施足。

施肥主要是施用一些饼肥,另外施用一些豆腐渣、生畜粪便等。上肥料的时候,把这些肥料埋到土壤里面,让肥力慢慢散发出来,然后再铺设地膜。

四、 铺地膜的方法

1.将地膜拉直,因为一般早春蔬菜都是露天的,风大,所以要拉直压好;

2.挖洞,把小苗倒栽进去;

3.倒栽,浇定根水。

铺设地膜之后可以保水保肥,后续的水肥就可以少施用了。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关于早春蔬菜种植要点及地膜铺设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边用土埋起来,保正里面不透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