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5G、人工智能.....揭祕浙江數字化抗疫“武器”

近段時間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疫情,就是集結,讓中國人團結奮戰。

有一群人,他們奔波在最亟需的地方,用擔當守護身邊人。

有一批企業,它們行走在科技最前沿,用“智慧”築起安全防線。

這場戰“疫”,除了奮戰在一線的守護者,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體溫檢測、疾病防控、後勤保障等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實際上,信息化技術已成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有力“武器”之一。本文將揭秘這些數字化“武器”如何在抗疫中發揮作用。

大數據

研判疫情

浙江省依託大數據,在疫情阻擊戰中利用“大數據+網格化”的方法研判疫情,下好“先手棋”,同時針對眼下各地的復工復產,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有序恢復生產。

浙江利用大數據分析出人群聚集熱點分佈、人群跨區域流動等信息,提前預測疫情發展趨勢,指導醫療資源的合理調度。同時,通過數據回溯分析,相關部門可以儘早發現疑似病患、密切接觸者,有助於及時隔離、切斷傳染源。“大數據”還讓浙江的電商、物流和快遞在城市社區內暢通起來,努力實現“人受控、物暢通”的目標。

5G

熱力成像測溫系統

身邊的戰“疫”| 大數據、5G、人工智能.....揭秘浙江數字化抗疫“武器”

身邊的戰“疫”| 大數據、5G、人工智能.....揭秘浙江數字化抗疫“武器”

室內5G紅外成像測溫系統投入使用

浙江省“5G熱力成像體溫檢測”系統廣泛應用到在機場、地鐵等人流密集的場所,實現規模性人群的快速精準體溫篩查。

據介紹,該系統主要由紅外線體溫檢測攝像頭、體感黑體、5G-CPE、電腦等設備組成,由紅外線監控攝像頭採集目標群體,通過體溫與黑體輻射比對,應用移動5G無線傳輸,在電腦終端實時顯示人體體表溫度,與耳感體溫檢測儀器溫差在0.3度以內。當人員進入被檢測區域且體溫超過告警溫度閾值,或有疑似發燒的症狀時,設備將告警。

抗疫機器人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簡稱“浙大二院”)急診中心使用的5G雲端抗疫機器人之藥品配送版,可以實現治療藥物、醫用護理器材器具被服的無人化配送。此外,急診大廳的消毒清掃機器人,可根據環境要求適配消毒藥水,全天24小時自動維持地面的消毒清潔。

“5G雲端抗疫機器人”在5G網絡下構建“雲-網-邊-端”協同智能大腦,基於邊緣計算進一步提升機器人的處理效率,讓機器人精準感知周邊環境,實現智能化服務,人力緊張和防護物資緊缺的現狀。

身邊的戰“疫”| 大數據、5G、人工智能.....揭秘浙江數字化抗疫“武器”

身邊的戰“疫”| 大數據、5G、人工智能.....揭秘浙江數字化抗疫“武器”

此外,還有“5G VR疫情遠程診療系統”、“雲視訊”系統等信息化應用,為浙江奮戰在防疫一線的政府、醫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智能化溝通工具,分擔防疫壓力。

人工智能

新冠肺炎聯防聯控平臺

1月27日,浙江省衛健委聯合阿里巴巴,用一天時間搭建出“浙江新冠肺炎聯防聯控平臺”。自此,全省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主動申報疫情或提供線索,查詢自己是否與患者同行,獲取一線醫生答疑解惑。

身邊的戰“疫”| 大數據、5G、人工智能.....揭秘浙江數字化抗疫“武器”

上線第一天,浙裡辦APP的網上智能問診服務對用戶諮詢的解決率就超過92%,一線人力得到釋放,民眾諮詢批量解決,而這背後的助力來自火速研發的“智能疫情機器人”:通過AI解答,快速應對大量在線答疑、網絡問診和信息上報的需求。

身邊的戰“疫”| 大數據、5G、人工智能.....揭秘浙江數字化抗疫“武器”

此外,“浙江新冠肺炎聯防聯控平臺”中基於釘釘的“疫情防控”模塊和“疫情信息採集系統”,還讓政府疫情蒐集信息工作有了新的工具。在此之前,防疫信息需要從省衛健委下發至11個地市衛健委,再到90多個區縣衛健局,進而下發至上萬家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在可支持多部門數據實時導入,基層能快速上報疫情,通過智能表單的方式彙總重點防控人員健康信息。

新冠肺炎檢測分析平臺

該平臺可以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病毒的DNA 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可大幅度加快新冠肺炎的確診速度。原常規情況下,由人工需要12小時才能確診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通過該平臺僅需要2小時。

阿里巴巴的全基因組檢測技術,可以對疑似病例的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組序列分析比對,從而防止病毒變異漏檢,大幅度提高疑似病例的確診準確率,並可助力疫苗和治療藥物的研發。

區塊鏈

慈善捐贈溯源平臺

身邊的戰“疫”| 大數據、5G、人工智能.....揭秘浙江數字化抗疫“武器”

該平臺捐贈截圖

2月10日,由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和技術支持的慈善捐贈溯源平臺“善蹤”(https://charity.filoop.com)正式上線。

該平臺利用聯盟區塊鏈網絡,為本次疫情中慈善捐贈提供全鏈路可信、高效的解決方案,使需求方擁有方便快捷的需求信息發佈平臺。捐贈方能夠順利完成物資捐贈、受捐方能及時收到捐贈物資、群眾則能看見且相信捐贈的全流程,讓每一筆捐贈都能找到落腳點,從而進一步提升社會對慈善事業的信任度。

網絡通訊與信息安全

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規劃發佈之後,浙江企業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為該院捐贈網絡通信與信息安全設備,提供包括醫療專網、醫療外網在內的核心承載網絡系統,並通過閱動力服務模塊聯合新華三安仔智能運維云為在網設備提供7x24小時在線遠程配置、遠程運維管理服務。

項目團隊在1月25日即完成了產品設備的調集完貨,並於1月28日運抵武漢,1月31日進入火神山醫院現場展開緊張有序的安裝調試工作。經過連續奮戰,順利上線。

雲技術

視頻遠程支持一線報道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媒體赴一線開展疫情報道,杭州趣看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趣看”)為全國媒體提供疫情報道的視頻技術遠程支持、內容分發、聯動共享特別服務。

新京報、澎湃、封面、天目新聞等媒體的醫療團隨行赴武漢記者都採用趣看視頻技術服務,為全國人民帶來“抗疫”一線報道。截至1月31日,趣看已經支撐國內重要疫情新聞發佈會、各省市級新聞發佈會媒體發佈200餘場,保障全國各級媒體特別視頻報道6000餘小時。

物聯網

調度車輛運輸救助物質


身邊的戰“疫”| 大數據、5G、人工智能.....揭秘浙江數字化抗疫“武器”

卡車、客車等3000餘輛保障車輛,投入到本次武漢抗擊疫情中,負責運輸保障、建設各地公共衛生中心等工作中。這些車型均搭配浙江企業鴻泉物聯提供的車聯網終端,讓車輛具備通訊、定位、輔助駕駛、智能交通分析等功能。此外,通過車聯網平臺實時瞭解機場、車站、海關的運輸熱力圖,及時、安全的調度車輛,快速滿足武漢救助物資的運輸和火神山醫療中心的建設工作。

本文由“網信浙江”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