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本系列前五篇: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公元836年(唐文宗開成元年)或837年,赤祖德贊(也稱可黎可足)在墨竹夏巴宮不小心喝高了,以韋·達納堅為首的反佛教大臣,擰斷了他的脖子。

赤祖德讚的弟弟達瑪,被扶上了王座,成了吐蕃第42任贊普,吐蕃王朝第9任(或第10任)贊普,也是吐蕃王朝最後一任贊普。

當他於公元842年被殺後,輝煌200餘年的吐蕃王朝轟然崩塌,陷入了長達400多年的割據時代。

那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是如何到來的呢?

他與之前贊普分別死於社會轉型、弘佛等因素,有何異同呢?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一、朗達瑪遇害的記載

朗達瑪是吐蕃王朝最悲催的贊普,沒有之一。

他身上有兩個顯而易見的標籤:

其一是滅佛;

其二是因滅佛導致吐蕃王朝崩潰。

由於其恰好處於從王朝帝國時期,向混亂割據時期的轉折點。同時,又是藏傳佛教前弘期與後弘期的轉折點。加之,佛教勢力掌控了後世西藏曆史的話語權。

這導致,朗達瑪身上充斥著各種神話色彩濃烈的塗抹,讓我們難辨真偽。

關於他被殺的經過及原因,<strong>各種版本的藏文教法史料記載基本類同。

《拔協》的記載為:“贊普成年後,被魔鬼迷住心竅,常想對護佛法律加以挑剔破壞……,於是委派大臣強令全體僧眾脫掉僧衣,拋棄僧人標誌。

對那些不願如此做的,則給以弓箭和鼓拔等,命他們去打獵,不願去打獵全部處死,經書大部分埋在拉薩的第瓦巾巖峰下。

把扎瑪爾等寺廟的門全部用泥塗封起來,並下令道‘漢地和印度的釋迎佛像,從上部帶下來的,送回上部去:從下部帶上來的,送回下部去!’

這時,拉隆·貝吉多傑在札耶巴的貝吾巖洞修行。

半夜,吉祥天女變成一個女人來到他的眼前,對他說‘吐蕃只有你是得成就者,你應該去殺死那個罪惡的國王。’

於是,拉隆·貝吉多傑化裝後騎馬來到拉薩向贊普敬禮。

首次敬禮時拉開了弓,二次敬禮時搭上箭,敬禮完畢時,將鬢辮往背後一甩,鬆手放箭,射中贊普額頭。

最後,達磨贊普雙手抓住箭桿倒地死亡。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壁畫《朗達瑪被刺圖》局部

二、頭戴蔑稱的另類贊普

在佛教徒眼裡,朗達瑪是毀佛滅法、破壞寺廟、迫害僧人的罪魁禍首。

因此,他是吐蕃唯一一位頭戴蔑稱的贊普。

我們之前在文中曾說過,牟尼贊普是吐蕃王朝唯一沒有尊號的贊普,<strong>而朗達瑪則是唯一有尊號,但卻被冠以蔑稱的贊普。

他的本名,在敦煌藏文文獻《贊普祈願文》稱為“烏依冬丹”,藏文含義為“小而堅穩”,似乎可以理解為“期望其排行雖小,但能坐穩贊普寶座”之意。

而在

《新唐書》中則稱為“達磨(瑪)”

“達瑪”一詞源於梵文音譯,意為“法”或者“佛經”,現代藏文已轉意為“壯年”

而被大家廣泛認知的名號“朗達瑪”中的“郎”,在藏語裡意為“牛”,至於究竟是黃牛,還是犏牛,倒是說法不一。

但無論如何,相比其他贊普尊號中代表神靈的“贊”,朗達瑪的“牛”,自然登不了大雅之堂。

在早期的藏文史料和唐史中,從未見“朗達瑪”一名的記載,可知此蔑稱乃為後世教法史料書寫者所加。

對此名號的來源,藏文教法史料《賢者喜宴》這樣解釋道:“在水陰羊年,赤達瑪吾東贊誕生,其形體似黃牛,復因愚蠢致粗魯傲慢,所以臣民稱其為朗達瑪。”

這段記載恰恰反過來,說明了這位被稱為蔑稱為“朗達瑪”的贊普,之前的尊號為“赤達瑪吾東贊”

同時,從朗達瑪名號的變化也可得知,藏文後世的教法史料在寫作時,大量參照了唐史的記載。

因為,“達磨(瑪)”一詞乃唐史中的稱謂,並不見於敦煌文獻,而教法史料作者寫史時,藏經洞早已封閉,史料無緣得見。

對於參照唐史的記載,教法史料作者並不諱言。

例如《青史》作者宣努貝(1392—1481),在述及著作史料來源時,曾雲:

“自松贊到達瑪之間的歷史,在漢文史料中有所明載,為喇嘛林千札巴譯成藏文,吾乃根據人主貢噶朵傑刊行之著作而寫。”

可笑的是,居然現在還有些人,將漢藏史料對立來看,認為漢人所記史料皆為汙衊,實在是典型的數祖忘典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壁畫《朗達瑪被刺圖》局部

三、朗達瑪的身世之謎

由於朗達瑪的滅佛,導致佛教進入了幾十年的黑暗期,後世教徒痛心疾首之情可以理解。

<strong>但為什麼滅佛,總要有個理由吧?

《拔協》“被魔鬼迷住心竅”之外(類似記載還有《布頓佛教史》),眾多教法史料還給了另一個解釋。

熱巴巾(赤祖德贊)和朗達瑪的父親赤德松贊去世後,掌控朝政的僧相娘·定埃增,因朗達瑪信奉苯教,故廢長立幼,將他弟弟熱巴巾(赤祖德贊)扶上王座。

等熱巴巾被反佛教大臣韋·達納堅刺殺後,擁苯的勢力扶持

朗達瑪上位。新仇舊恨一起爆發,遂大行滅佛之舉。

《賢者喜宴》:“長子拉協藏瑪,由於非常喜歡佛法,而出家為僧,居於僧眾之中。次子赤達瑪烏冬贊,因喜惡行,而不宜為王。三子赤祖德贊年屆十二歲,於陰火雞年(817)立位。”

這條記載可清楚看出,赤德松贊三個兒子的長幼排序,長子藏瑪、次子朗達瑪、幼子赤祖德贊(熱巴巾)。

而朗達瑪未能繼位的原因在於,“因喜惡行,而不宜為王”

其他記載“朗達瑪為熱巴巾兄長”的教法史料,還有《吐蕃王統記》、《紅史》、《新紅史》、《西藏王臣記》、《如意寶樹》、《漢藏史集》等。

但有趣的是,同樣是《賢者喜宴》又在另一處有如下記載:

“該王(赤德松贊)有五子,即拉協藏瑪、赤祖德贊惹巴僅、赤達瑪烏冬贊、拉傑及倫珠等五人。”

其他記載“熱巴巾為朗達瑪兄長”的教法史料,還有《布頓佛教史》《拔協》

由此可見,朗達瑪究竟是哥哥還是弟弟,各位書寫教法史料的高僧們,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那我們來看看,年代更早的唐史和敦煌史料裡,是如何記載的。

敦煌藏文文獻《吐蕃贊普世系表》“赤德松贊與沒廬妃所生之子,赤祖德贊及烏依冬丹(郎達瑪)。”

也就是說,赤祖德贊和郎達瑪是一母所生,且郎達瑪排在後面。需要注意,史料中王族子嗣排序是絕對不會顛倒的。

同樣,唐史的記載,可作為佐證。

《新唐書·吐蕃傳》:“(赤祖德贊)贊普立幾三十年,病不事,委任大臣,故不能抗中國,邊候晏然。死,以弟達磨嗣”。

因此,“朗達瑪因王位被奪,心懷憤恨而滅佛”,這條看起來邏輯清晰的理論,在基礎上就不成立。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唐文宗在位期間(826—840年)唐蕃地圖

四、朗達瑪執政時期的吐蕃

在很多人的概念裡,<strong>朗達瑪推行滅佛導致的社會撕裂,是吐蕃王朝崩潰的原因。

但其實,赤松德贊執政初期,信奉苯教的大臣瑪祥仲巴傑恩蘭·達札路恭也曾大規模滅佛。

《青史》:“瑪祥大臣握有大權,不喜佛法,將所有出家人都逐出蕃境……把諸寺廟改作屠宰場。贊普對佛法雖有信仰,而無權。”

詳見本系列前文《 》

也就是說,吐蕃之前的案例便足以證明,滅佛並非吐蕃王朝崩潰的主因。

那朗達瑪因何滅佛,並誘發了吐蕃社會矛盾的總爆發呢?

首先,朗達瑪繼位初期,吐蕃遭遇了一系列地震、饑荒等自然災害的打擊。

《賢者喜宴》記載:“其時,一切神魔發生戰亂,於是出現了即將毀滅王法的各種惡兆:發生了大地震;四方燃燒,天空血紅色;隕石流星相互撞擊;漢藏邊界之西河州山地平原中央,此地為吐蕃所管之界山傾倒了,洮水被阻三日,河水迴旋,向上逆流,並自河內發出巨大聲光,兼有雷擊。”

《拔協》也記載:“拉薩出現霜災,莊稼生鏽病,發生早災、獸瘟和人疫。”

《西藏王統記》載:“爾時,常有冰雹,田地荒蕪,早魅飢謹,人畜病疫”。

這場大災,甚至在唐史裡也有相關描述。

《新唐書》:“開成四年(839年)……,自是(吐蕃)國中地震,水泉湧,岷山崩;洮水逆流三日,鼠食稼,人飢疫,死者相枕藉。鄯、廓間,夜聞鼓聲,人相驚。”

大災之下的吐蕃,首要實施的是救災及民生賑濟工作。

<strong>但此時,吐蕃國內的經濟狀況,卻已走到了瀕於崩潰的邊緣。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在前幾代的贊普全力弘佛政策,<strong>將吐蕃僧人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推崇到極至。

他們在一系列法律條款的保護下,擁有脫離世俗行政體系的“免稅權、宗教裁判權和土地所有權。

急劇膨脹的僧伽集團,成了吐蕃經濟體上一個無底的黑洞,直接導致了軍隊建設遲滯和國庫收入銳減。

而以“七戶養僧制”為代表的國家供養體系,又轉化為賦稅增加和貴族收入減少,導致僧權貴族和俗權貴族的鬥爭也日益激烈。

最終,出現了以韋·達納堅為首貴族大臣,不惜以誘殺僧相(貝吉雲丹)、謀刺贊普(熱巴巾)為手段,來解決僧俗權力的不平衡。

作為執政不過數年的朗達瑪來說,他無疑要承受前代贊普施政的惡果。

因此,郎達瑪發動的滅佛運動,並非如教法史料所言,<strong>出於其本人及身邊大臣對佛教及僧人的仇視。

恰恰相反,現在已有足夠清晰的證據,可以證明朗達瑪一直都是個佛教徒

,從做王子期間,直到被殺均是如此。

因此,吐蕃末世遽然而起滅佛,更像是吐蕃統治者階層,為解決國家面臨的危機,而採取抑制佛教措施。

或者可以看成,吐蕃社會各階層,對僧伽集團發展過快的總清算。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拔協》裡對朗達瑪滅佛手段的記載,“委派大臣強令全體僧眾脫掉僧衣,拋棄僧人標誌。對那些不願如此做的,則給以弓箭和鼓拔等,命他們去打獵,不願去打獵全部處死。”

似乎可以理解為,強令僧人還俗,釋放社會生產力。

從某種程度上說,朗達瑪的滅佛舉措,應稱為“抑僧(伽)”更為妥當。

因為,同在吐蕃統治之下的沙州(敦煌),非但沒有發生滅佛的運動,僧人還在官員的組織下,舉行了數千人參加的大型法事,為朗達瑪祈福延壽

敦煌藏文文獻《贊普祈願文》“贊普烏依冬丹陛下也祈願,脫離短命業障,獲得長生,而願新建佛寺及佛塔,修葺舊寺,且祈願神人供塔及日月所存天地之間,佛法長住不滅,而為眾生福德之本。”

兩相對比,是不是頗有些喜感?!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朗達瑪執政期間,所謂“佛苯之爭”已不再是吐蕃社會的主要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strong>急速膨脹的佛教集團,讓吐蕃不堪重負,不得不動用行政手段,加以抑制。

這種抑制,讓利益受損的僧伽難以忍受,發動了刺殺行動。

而據巴黎國家科學院研究員安多·卡爾梅·桑丹堅參,對敦煌文獻的研讀發現,刺殺朗達瑪的拉隆·貝吉多傑,也非教法史料所描繪的“苦修者”,他是桑耶寺第九任堪布(主持),本就是位高階僧伽。

這就是可以完美解釋,刺殺者如何能詳細瞭解贊普動向,又能帶著武器接近贊普,得手後又有人掩護其逃走。

綜上所述:

<strong>將吐蕃王朝的崩潰,歸咎於朗達瑪一人,是相當草率的認知。

他不過是恰好出現在,吐蕃社會矛盾總爆發的關鍵點上,而這些社會矛盾的累積,顯然要歸結於牟尼贊、赤德松贊、赤祖德贊三代贊普,不計代價的弘佛舉措。

最終,讓蹣跚走來的朗達瑪,背了一個巨大的黑鍋!

而他不過是個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和經濟崩盤的替罪羊,殺了他不能看成是“義舉”,他的死也不是所謂滅佛的“報應”。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系列寫完了,我們一共用6章的篇幅,寫了相繼被殺的止貢贊普南日倫贊、赤德祖贊、牟尼贊、赤祖德贊朗達瑪。

在本系列第一篇裡,我便明言,任何國家、任何時代,刺王殺駕都是重大的歷史事件。

此事一出,代表著其所在國家的社會矛盾,已激化至不可調和的程度。

所以,此係列與其說是在探究贊普之死,不如說是在揭示吐蕃當時的社會背景。

恰恰是吐蕃社會的階層矛盾和利益糾葛,才導致各方勢力用刺殺贊普的方式來破局。

權力結構和經濟利益的失衡,才是各位贊普被殺的真正原因!


本系列所有文章鏈接: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參考書目:

《吐蕃史稿》_才讓;

《唐代吐蕃史論集》_林冠群;

《吐蕃幾位贊普的死因探析》_索南才讓;

《淺談朗達瑪滅佛的背景》_成映珠(韓);

《吐蕃末代贊普赤達瑪烏東贊研究》_楊建英;

《吐蕃時期佛教與苯教的交鋒與融合》_阿旺平措;

《關於吐蕃贊普達瑪禁佛的兩個問題之探討——對“禁佛’之正名與達瑪之評價》_洲塔,楊建英;

《吐蕃贊普赤達爾瑪的統治及其後的簡要歷史》_安多_卡爾梅_桑丹堅參(著),德康·索南曲傑(英譯藏),看召本(藏譯漢)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家鄉特色簽約內容


詳解歷史細節,釐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歷史!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