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會爆發消費狂潮嗎?

用戶149125954804131


不大可能。

要有消費狂潮,肯定要有收入來支撐。疫情期間,大家的收入多多少少有些損失,所以疫情一結束,大家還是會捏緊錢包,想著小日子如何平穩地走下去。

首先,疫情令不少人收入受影響。

現在各行各業的復工情況並不一致,基本上能實現局部復工的都不錯,有的甚至還沒能復工。2月12日,在我所在的城市開車出門,一座四百萬左右人口的二線熱點城市,路上都沒有幾個人。這座城市的一些城市綜合體目前還沒有開放。開工的高潮目前為止還沒有到來,收入因此受到影響是基本的事情。

其次,疫情令不少人壓力驟增。

不能出門的日子,家庭開支、還房貸與還信用卡分期,是壓在很多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像房貸這樣的,都不是小支出,有的佔到了工資的大部分。如果工資縮水或工資斷流,那麼就相當於晴天霹靂了。更有人樂衷於提前消費,用信用卡的錢用的是相當的爽,但是還起款來,則爽不起來。

第三,疫情會啟發更多人的存款意識,而不是消費意識。

關在家裡,沒法產生效益的日子,總會讓人想到存款的種種好處。存款這事,雖然那點利率可能跟不上CPI的步伐,但是在度過特殊時期時,卻是唯一的利器。在網絡上看到一些人感嘆有段時間沒法賺錢,還貸及生活遇到困難,就聯想起月光寶盒與月光族。這應當是一次事實呈現出的教育:生活需要進行規劃,現金需要存上一些。

總而言之,疫情結束,大家賺錢的動能將更足,為自己持一些現金流的想法更明晰,而消費的狂潮則遠沒有到達。


波士財經


疫情結束後,我認為會出現小時間段的消費狂潮。我的想法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有很多個方面結合而來的。

任何一個因素都會影響到宏觀上,所以我們不要認為我們可能能夠忍受這種足不出戶的生活方式,其實我旁邊的任何人都說,不管是否是外向的人,都想要出去走走逛逛,就拿我來說,已經有大半個月沒出過門了,每天在家裡這狹窄的空間活動,是真的渾身難受。再加上點其它條件的話,都能趕得上外國的在小屋子裡的挑戰了!

大家的心裡的需要

我相信很多朋友像我一樣,在家裡不出門已經呆了不下半個月了,這半個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特別難熬的!因為按照以往的時候,這種全民放假的節日,應該外面是人滿為患,湊的就是那個熱鬧。而現在呢!外面還有很多商家都沒開門呢!有需求都不一定有物品,相信很多人過年過的並沒有以往的熱鬧感覺。那麼在疫情過戶之後,將會出現消費狂潮,大家都想著出去透透氣或者去買點過年想買卻沒買到的。所以需求變大了市場變大了,消費總額絕對會增加。

旅遊的人群

像很多朋友年前年後打算去旅遊的,結果因為疫情的爆發,使他們的旅遊想法擱淺了。那麼可能在疫情過去之後就會有大量的人外出旅遊來彌補過年左右的損失。他們就會去到很多旅遊的城市,給旅遊城市帶來大量的人流量,這會使得消費額增加,消費數額暴增,因為人流量多,被消費的機會就會越多。

總之,外出旅遊也會使消費增加,這也是疫情過後消費狂潮的一個因素。因為我昨天就有好幾個朋友想約我過幾天出去旅遊,時間不長,就4天。短期也夠了,滿足了。

疫情後,年輕人的狂歡

說到消費,我不得不的提,像我們90後00後的,我們是現在的消費主力,像我們這個年齡段,不是一個閒得住的年齡,過年很多我們這個年齡階層的人拿了壓歲錢,除了網上游戲還不知道去哪裡消費呢,沒有機會。那麼疫情後,我們就要開啟瘋狂娛樂、聚餐模式了!

我自己都準備好先玩上個一週再說了!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消費團體,大多數主要在,娛樂產業、文化產業和餐飲業。


所以綜上我列出來的因素,都會引起短時間的消費狂潮,主要是因為需求的原因。說起來,我也是很期待疫情結束後,外面的熱鬧場面呢!


財經社區


作為一個80末的老父親,真的表示壓力山大啊。我也想消費狂潮。可惜老婆孩子還有房貸三座大山壓得我虛火上升。再加上疫情遲遲無法結束,目前身在家中,心在外。只能望錢興嘆。

  所以很可能要過一段時間窮日子了。這個並不可怕。因為過窮日子的經驗我比誰都豐富的。

  說說目前我的兩份工作吧。

  我的工作之一是在報社。懂行的都知道,如今的傳統媒體早已經日落西山。平時的收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報社的基礎工資,少的可憐,不值一提。平時都只能變成一努力刨土的大公雞,伸長脖子手腳並用的去刨各行各業的宣傳費。可是各行各業也不太景氣啊。再加上此次疫情基本上讓所有行業都癱瘓在家裡,經濟必然大受影響。就算疫情結束,短期內經濟想要復甦難度頗大。金主爺爺沒錢,我這個靠要飯為生的孩子再賺錢的難度可想而知了。所以,消費狂潮?可拉倒吧。

  我的另外一份工作是給正商房地產送砂漿。因為我本職工作的原因,平時在外面跑的機會比較多,機緣巧合,我就為一家砂漿廠跑業務賺點提成。入行也不算久,目前只為正商房地產的幾家項目供貨。原本今年是發展的重要一年,我個人也是信心滿滿,想要大展拳腳。可惜碰到了疫情這樣的天災,只能受困在家。真是嗚呼哀哉啊。目前瞭解的情況是,項目工人無法從老家回來上班,項目就只能一直處在停工狀態。而砂漿廠裡因為原材料無法及時供應,何時開工也是遙遙無期。個人覺得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當下的房地產行業了。工人遲遲不歸,工期拖延,自然會延期交房。房子銷售更是困難重重。房地產需要資金量大,牽一髮而動全身。很可能就會拖延給供貨商付錢。所以我的收入影響真是地覆天翻。

  目前,我只期盼我們偉大的祖國,早日戰勝疫情,讓一切迴歸正常。這兩天天氣極好,眼看著就要春暖花開了。相信這樣的天氣對於疫情的抑制會很有幫助的。只要戰勝疫情,我們勤勞的中國人民靠著雙手,必然會讓經濟再次騰飛。那些夜夜都是新郎,天天都能消費狂潮的日子不會太遠了。請大家再忍受一段時間吧。

  請大家多多支持,為小的多點一下贊。謝謝兄弟姐妹們了。





雷蒙Lemon1


我認為疫情結束後不會爆發消費狂潮。由於在疫情期間對一部分行業影響很大,特別是開門市部做生意的,都關門好多天了。收人銳減,沒有錢消費。沒有固定工作的人,這一段時間也沒有收入來源,有點積蓄的還好,沒有積蓄的吃飯都成問題。通過這吃疫情,使大部分年輕人認識到,不能做月光族,要留點積蓄。發生意外時,能做到卡里有錢,心中不慌。我的一個親戚大偉,今年三十多歲,兩個孩子,一個孩子四歲,一個孩子九個月。靠一個小超市的收人,維持一家人的開支。如今超市關門多日。沒有收入。他說要勒緊褲帶過日子了。我所認識的好多人聊天都說要節約省錢。不出去工作時,不用慌張。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


阜臨如夢


疫情結束後每個人到酒店餐館去吃一頓。一是慶祝重生,大難不死,二是推動餐飲業帶頭百業興旺,三是告訴世人要敬畏自然,敬畏天地,珍愛生命。


遠方167427784


2019年12月以來,始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經波及全國,美英德日等全國20多個國家相繼“中毒”,世衛組織也把本次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我們比較一下2003年的非典SARS和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無論是傳染源、傳播方式還是安全控制方式,都有諸多相似之處,雖然當年的SARS最高的確診人數只有8000例,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超過4萬例,但今天我們的政府反應更快,醫療技術也更為先進,我們通過覆盤當年SARS對中國經濟和消費的影響,來分析本次疫情是否會爆發消費狂潮。


先來說結論,本次疫情會對經濟產生哪些影響:

1. 宏觀經濟:短期的GDP增速有影響,長期會恢復;

2. 產業端:第三產業受衝擊最為嚴重。交運、餐飲、旅遊等短期影響最大,疫情好轉後會迎來報復性增長,長期會趨於穩定;

3. 需求端:消費受影響最大,受負面影響大的主要是服裝、飲料、文化辦公用品、金銀珠寶等;近期利好的行業是中西藥品、日用品等;疫情過後,消費短期內會出現爆發性增長,未來趨於穩定,長期的消費增長點出現在宅文化經濟上。

4. 市場機會:傳統行業會在疫情恢復後正常運營,新市場消費機會將會圍繞“宅文化”和醫療健康來發展,“宅文化”有電商、線上教育、線上娛樂包括遊戲、網絡電影和電視劇等、線上生鮮、知識付費、網紅經濟、SaaS辦公等,會出現行業巨頭,身體健康則有醫療服務、基因技術、保險行業、健身和食品等;5G時代下的人工智能、物聯網產業等。


覆盤,當年的SARS是如何影響經濟

<sars>


1. 從經濟總量來看,SARS期間GDP明顯拖累,2003年二季度GDP當季增速9.1%,較上一季度增速大幅下降2個百分點,下半年逐步回升。

另外,我們看到第三產業的單季增速從2002年末的11.3%大幅下滑至2003年第三季度的8.8%,且恢復較慢,全年較上年下滑1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增速在2003年第二季度短暫下滑1.9%之後,第三季度迅速反彈。

那麼第三產業中,我們分行業來看看各個行業在非典期間的影響,交運倉儲、住宿餐飲、金融業增速在二季度均出現明顯下滑, 房地產行業第三季度開始下滑,而批發零售業逆勢上升,與社會各界在防疫期間加大物資購買有關。


2. 我們再來看看SARS期間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影響,2003年第二季度增幅到達最低點,下滑了近六個百分點,在第三季度開始報復性增長,並在2003年第三季度末恢復到疫情前。


非典期間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影響

非典期間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則在2003年第二季度達到最低,之後持續增長,政府放鬆信貸,發放政府補貼,去扶持受影響的民生行業。

非典期間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


3. SARS期間帶來的新的市場機會——

正所謂不破不立,經濟規則重建,當時非典期間人們開始線上購物,淘寶和京東開始發展,騰訊成立QQ遊戲,線上購物和遊戲才迎來爆發的機會。


對比,本次疫情的新市場機會(宅文化經濟)

先聊本次疫情下利好的行業機會:

1. 網絡視頻、短視頻等流量見漲,疫情結束後將短暫回落,但未來仍會保持增長的趨勢。


2. 遊戲行業,在疫情期間爆發增長,未來也將回落,但仍是消費趨勢。


3. 互聯網醫療,漲幅近31.28%,春節期間醫藥電商活躍人數峰值達到了148.21萬,受疫情的影響,未來互聯網醫療將持續發展


4. 在線教育

學而思網校、新東方在線、猿輔導、作業幫、好未來等在線教育為學生提供線上直播教程,各大互聯網公司、視頻平臺也相繼推出了線上教育課程,全國中小學生繼續推遲開學,推出線上課程自主學習,未來在線教育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5. 線上生鮮。

由於隔離的需要,生鮮買菜的需求在疫情期間爆發式增長,線上買菜平臺的交易額增加到了平時的3-5倍,線上生鮮成功突破下沉市場的瓶頸,培養了人們線上買菜的消費習慣,未來也將是一個爆發點。

6. 遠程辦公

本次疫情催生了線上辦公的需要,也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傳統辦公模式成本太高,線上辦公模式節約了房租,提高了效率,未來將成為趨勢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居家健身、知識付費等等也在疫情期間增長快速。


總結:疫情結束後,傳統消費行業會回升至穩定,未來消費爆發點圍繞宅文化經濟和醫療健康行業。

新市場消費機會將會圍繞“宅文化”和醫療健康來發展,“宅文化”有電商、線上教育、線上娛樂包括遊戲、網絡電影和電視劇等、線上生鮮、知識付費、網紅經濟、SaaS辦公等,會出現行業巨頭,身體健康則有醫療服務、基因技術、保險行業、健身和食品等;5G時代下的人工智能、物聯網產業等。


青業


疫情是重要的公共安全事件,在對社會正常秩序造成重大影響的同時,自然而然地,也會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2003年非典,即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在傳播到其他國家之前,首先出現在中國廣東省。根據各種估計,這種病毒在全球奪去了約800人的生命,並使中國2003年的經濟增長率下降了0.5至1個百分點。

本輪疫情結束後會爆發消費狂潮嗎?旁解君認為,任何短期的突發事件,均不會對既有格局帶來重大影響,即不會改變事物原有運行的軌道。中國經濟的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投資和消費在經濟中的佔比早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消費在經濟中的貢獻顯然也會越來越大。從這個角度講,消費持續擴大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至於狂潮,顯然也是一個短期指標,中國社會早已經過了消費短期時代,所以,這是不可能出現的。但是,我們很有必要分析,此次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

今年在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迄今為止,已導致千人死亡。這次大規模疾病的傳播,和2003年發生的事件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濟背景。這個顯著的背景主要有兩點:


1、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03年中國經濟處在外向型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而2020年中國經濟處在結構化轉型調整過程之中,經濟步入新常態。

2、2020中國經濟體量巨大,與世界的聯繫也更加緊密,中國經濟增長面臨的任何壓力,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比以往更嚴重的衝擊。中國經濟的一舉一動,將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

下面,旁解君通過五張圖表,從五個方面闡述非典爆發後中國經濟的變化,並間接闡明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經濟的影響。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自2003年以來,中國已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成長為如今的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按購買力平價標準(PPP),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2019年全球經濟擴張中,中國貢獻就佔了39%。

在2003快速發展的中國,全世界甚至都沒有注意到中國在非典後經濟增速放緩了約1個百分點,有無疫情,一切照常。SARS疫情並未改變中國經濟的上升態勢,當年GDP同比增長10%,較上年回升0.9個百分點。但是,現在中國佔全球GDP規模的近五分之一,中國經濟增速放緩0.5個百分點將是一場地震,將會對世界經濟帶來重大影響。

服務業作用凸顯

與17年前SARS爆發時一樣,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可能首先打擊消費者支出。旅遊、餐飲、購物、娛樂、線下教育等服務業,都遭到了重大影響。為了儘快控制疫情,政府對部分地區採取了區域封閉式管理,考慮到中國經濟的規模,預計此次的消費量下降可能比2003年更嚴重。

藍色表示服務業在經濟中的佔比,可以看到,這個比例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紅色部分農業的比例在不斷縮小。

消費支出下降將給中國服務業帶來壓力。與2003年相比,目前服務業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更高。這也意味著,服務業的任何拖累都將給中國和全球經濟帶來更大的壓力。

此外,由於疫情對開工造成影響,工業生產也面臨不少困難。

海外旅遊支出

中國消費者也是海外消費的主力軍。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中國已從2003年的第7位上升為全球最大的旅遊支出來源國。

數據顯示,中國從2015年開始,每年海外旅遊消費支出,在2500億美金。

自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以來實施的旅行禁令和航班取消,嚴重影響了春節出行。受情緒影響,五一黃金週出行也有可能受到連累,預計這將可能會減少中國的海外旅遊支出。瑞銀認為,這將對很多經濟體的發展帶來了影響,尤其是中國的熱門旅遊出遊地,日本、韓國和東南亞。

我們環顧亞洲,中國旅遊業現在幾乎在所有國家的經濟中佔據了更大的份額。

全球主要進口國

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顯示,在貿易方面,中國國內的需求不斷增長,自2009年以來已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第一大國依然是美國)。

中國是石油、鐵礦石和大豆等大宗商品以及集成電路等電子零部件的最大進口國。這些商品的需求可能會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而下滑。中國是石油消費大國,出於對中國石油消費下降的預測,石油輸出國組織及俄羅斯正在考慮減產。

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

病毒爆發還可能通過中國的出口渠道影響全球經濟。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而2003年僅排在第四位。日本和越南等國“嚴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這些經濟體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以製造自己的產品出口。

總之,中國經濟放緩不僅會並影響全球需求,那些依賴中國作為中間投入的國家也將受到影響。


旁解生活與投資


可能在病情結束後,大家會爆發一個飯局潮。這段時間都窩到自己家裡練自己的廚藝了,是不是都快忘記了飯店的菜是啥味道?自己心愛的口味想想都有點流口水。

但是爆發消費狂潮覺得不太可能,因為有些人如果喜歡線上買東西的話,此次病情並不影響線上購物啊。如果是喜歡線下買東西的話,其實更多的是去逛,找尋那種逛街的滿足感,真正消費金額都不會太大。

此次病情蔓延這麼長時間,GDP都受到了極大影響,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很多地方現在還封閉,不要說一個月,停工一天是損失都是天文數字。同時絕大多數人在經濟方面都是受傷者,即使掙到錢的也是拿健康去奮鬥的人(堅持工作的快遞小哥、藥店超市工作人員等等)。很多人還未發放的年終獎估計都會被調整,在家未上班的時間可能只發基本工資或者不發工資。在這種情況下會有消費狂潮嗎?

德先生認為在此次病情過後,大家會更注重自己的健康,可能在各種健身器械或者健身活動上會投入更多,而且會更珍惜朋友和家人的聚會,大家會走出門來,享受一下久違的自由呼吸和麵對面的交談。在生命和健康面前,一切消費都換不回來。

其實如果病情持續,將大大影響我們的經濟,國家統計局不是已經統計出來,在1月份的物價指數,上浮已經達到了5.4%,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PPI同比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1%。。很多人群可能都處於負債還款現金流枯竭的邊緣,精打細算才是之後的主旋律。只有當負面影響全部消失之後,大家重新走上了正軌,才會真正的捨得花錢,捨得去消費了。

所以消費浪潮是不會出現的,但樓市可能會重新回暖,成交額會急劇反彈。另外娛樂業估計也會迎來反彈(其實本次的虧損重災區啊)。除此之外,剩下就是忙於生產和經營,儘快搶回損失來,讓2020年過得更好一些。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會爆發一波消費狂潮,因為疫情導致無法消費,旅遊等的一部分往往會在結束之後,選擇報復性的消費。

實際上,這一點在2003年那一次疫情的時候就曾經出現過,比如餐飲等行業,簡單說,在家的人們憋壞了,忙著出去吃飯。

在我看來,報復性消費往往可能集中在餐飲,酒店,旅遊等行業,對於其他行業的影響也是存在的,但是可能會比較少或低。

報復性消費會發生,但是在我看來,整體的力度可能會比2003年疫情大,主要的原因還是現在比之前更加富裕一些,消費的需求更加旺盛。

不過這次的疫情已經導致了不少的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的問題,餐飲等行業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食材備貨需要資金,門店租金正常支出,關鍵還沒有收入。

很多企業能不能熬過這個疫情,其實都是一個問題,可以預見的是:這次會有不少抵抗力差的企業破產倒閉,相應也會帶來一些失業。

一旦沒了工作,就沒了收入,消費就必須極度壓低。

所以其實還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果:儘量努力攢錢,增加自己的抵抗風險的能力,即使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即使連續幾個月不工作,也應該有能力來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


財道


有些行業會爆發消費狂潮,但有些行業過去的消費也就過去了。

比如餐飲業一定會爆發消費狂潮,大家都關了很久了,這段風波過去之後,一定是很多人想辦法聚個餐,約上好久不見的朋友出去狂吃一頓。

這種情況下,此前被壓制著消費會出現一個井噴狀態,消費者們還會補消費。一些必選消費品在這個時候會出現爆發消費。因為大家囤的東西應該已經吃光了,用光了,之後要補充儲備。

但是有些種類的消費可能過去了,就過去了,不會再出現補消費的情況。比如春節期間大家可能會買些煙花炮竹,買些過年串親戚用的禮物。這些即使錯過了也不會再買。

還有假期旅行相關的消費也無法爆發。這個肯定也不會爆發了。休假了這麼長時間後,大家更沒有時間旅行了,都集中在工作上面了。

還有春節期間的電影院也幾乎沒有客源,很多賀歲片都已經改檔了。這期間的電影消費可能會回補一部分,但沒辦法全部補回來。結束之後,大家可能會去電影院看場電影,但是不像春節期間打時間這麼充裕,有幾部賀歲片可能都去看,結束之後再去電影院可能就找一兩部自己喜歡的。

另外人們的消費習慣也被改變了很多。以前看電影回去電影院,但宅在家裡幾個月後發現在手機電視上看電影也挺好,挺方便的,很多電影的首映也放在了網上,可能就不會再去電影院了。

綜上,有些消費領域會爆發,而有些則不會有太大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