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國家援鄂醫療隊員高東晗:防護用具告急,我主動留下再戰3小時,10小時未進食水未上廁所

中國網2月12日訊(記者 張豔玲)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截至2月11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44653例,累計治癒出院4740例,累計死亡1113例。

記者注意到,令人振奮的是目前新增報告病例波動下降,新增確診病例數由最高時2月4日的3887例下降到2月11日的2015例,新增疑似病例數由最高時2月5日的5328例下降到2月11日的3342例,降幅分別達48.2%和37.3%。另外,治癒出院病例是死亡病例的4倍還多。目前,全國治癒比例由最低時1月27日的1.3%上升到2月11日的10.6%。

這一切說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統一部署下,各地聯防聯控機制及嚴格管理等防控措施正在發揮作用。疫情發生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及時採取防控措施,醫療專家及時研究調整診療方案,醫護人員精心照料和治癒患者。

為抗擊疫情,國家衛生健康委協調全國醫療資源,組建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目前,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已達11921人。1月26日到2月7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已派出三批137名醫務人員挺進武漢,開展醫療救援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該院院長喬傑親自帶隊出征,該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沈寧等隨行。

中国发布丨国家援鄂医疗队员高东晗:防护用具告急,我主动留下再战3小时,10小时未进食水未上厕所

忙碌中的高東晗。

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高東晗參加了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來武漢參加抗疫戰鬥。以下是高東晗在前方發來的援鄂日誌。

2月8日 武漢

今天是赴武漢的第二日 ,武漢告急多時,我卻姍姍來遲,一直自詡自己是個敢打敢拼勇往直前的人,但當我飛抵武漢上空時,內心還是膽怯了,我不害怕新冠病毒,也無懼即將迎來的工作挑戰。而是一條條馬路,一脈脈河流靜止般的視覺給我帶來的衝擊,雖未曾來過武漢,但現在的武漢絕不是我想象中的武漢,沉寂得讓我背後發涼。

落地武漢迅速進入戰鬥狀態,統計物資,組織隊員,熟悉環境,動員會,培訓會議,微信群消息鋪天蓋地,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都環環相扣,緊張有序地順利完成每項任務。7組是輪值的最後一組,後天凌晨將和隊員們進駐病房了,內心不斷提醒自己:不慌不亂,鎮定心絃,有慌必有亂,有亂必有錯,加油~

2月10日 武漢

凌晨3點,是我們七組第一次進駐病房的時間。雖是凌晨,但大家都毫無睏意。

1點50酒店大堂集合,2點出發,3點鐘準時穿戴防護服完畢。作為七組的副隊我還是男生,主動請戰帶著我的四個夥伴第一批進入。

剛進病房腦子一片混亂,不熟悉的環境,一次未見過的病人,讓我心裡一下沒有了底。全部都是未知,但我不敢表露,也不能表現出來,我身後還有四個隊員在等我下達任務,迅速捋清病人情況,馬上分配組內工作,病區分為前組後組,王朋朋老師帶一人負責前組病情穩定病人,後組我帶兩人負責。交接重點,特殊治療,危重上機病人床旁交班,完全都是平時在icu正常的交接流程,腦子逐漸從混沌中清醒。

剛剛交班完畢,接到通知馬上要收治病人,迅速集結隊員準備戰鬥,聽說裡面工作忙,夏老師給力地派進張餘和孫琦幫助我們,這倆兄弟特別給力,孫琦負責呼吸機病人的巡視記錄,床旁工作做到極致。張餘收治新病人,雖然我擔心他年紀小,人高馬大粗線條,但工作重點卻抓得很準,能馬上對新病人完成所有信息的搜索彙總交給主班老師,兩小時就收了五個重病人!對於第一次進入病房真的很不容易。

忙忙碌碌三小時飛馳而過,夏老師進來接班,我卻發現他們只進來三個人,詢問後得知防護用具告急,隊員沒有防護用品,無法進入病房!我再次主動請戰留下幫助夏老師完成接下來的三小時戰鬥。

病人危重,病情瞬息萬變,28床心衰,需要利尿,無創氧濃度100%無法脫機上廁所。與田慈溝通馬上安排給予病人留置尿管;30床小無創氧合維持不住,改大無創,備機,連管路,調參數,佩戴,開機,成功上機……

心理安慰、患教,病人眼神裡充滿肯定。

早上九點,超哥組進來接班時我的內衣溼透,護目鏡全是霧水,早已看不清。連續奮鬥六小時,10小時未進食水,未上廁所,第一組班的工作以凌晨開始,以天明結束。

希望武漢如我的名字中晗的註解一樣——天將明,早日迎來出晨的第一縷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