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核酸需要擴增至少45個循環,他們每天與病毒“親密接觸”

疫情突襲而來,雖有些許恐慌,但大多數人仍能享受著歲月靜好,那是因為有一群人在負重前行。他們雖然不是衝鋒在戰“疫”前線的逆行者,只是平凡崗位上的普通工作者,但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我們的生活才沒有偏離軌道,城市生活仍在正常運轉。他們的這種平凡力量,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與未來的希望。

“平凡英雄·每日群星”將聚光燈投射到這群我們身邊的普通人身上,展現他們在疫情籠罩下的堅守與奉獻、執著與堅強,匯聚起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敬請關注大小新聞系列報道。

病毒的核酸需要扩增至少45个循环,他们每天与病毒“亲密接触”

大小新聞2月12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安益 通訊員 黃瑾 於運亮 攝影報道)新春伊始,新冠病毒肆虐在中華大地。在濱醫煙臺附院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前線,有這樣一批全副武裝的白衣工作者,他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雙層口罩、三層手套操作、檢測、判斷,工作場所特殊,工作性質特殊,他們就是檢驗科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人員。全副武裝起來的他們讓記者認不出每個人的容顏,但是記者卻彷彿看到在厚厚的防護服下,那一顆顆勇敢而堅強的紅心,書寫著對生命的最大敬畏與尊重!

病毒的核酸需要扩增至少45个循环,他们每天与病毒“亲密接触”

據檢驗科宿振國主任介紹,經過前期試劑準備、預實驗及評估、培訓,濱醫煙臺附院檢驗科於1月27號(大年初三)正式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工作強度超乎尋常。目前送檢標本日益增加,同時每批次大約需要5小時,實驗週期又比較長,面對如此繁重的核酸檢測任務,為了爭取儘快出具檢測結果,每天檢驗工作都會持續到半夜甚至凌晨,工作人員都在超負荷運轉。 “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安全風險極大,所有人員必須做好生物安全三級防護,防護服及手套的不便、護目鏡的哈氣,單是這些就足以影響每個動作,更不要說操作要求的精準度了,其難度之大可以想象。”宿振國說。

病毒的核酸需要扩增至少45个循环,他们每天与病毒“亲密接触”

封建凱是檢驗科檢測隊伍中的一員。他向記者介紹,接到標本完成檢測需要兩大步,第一步完成病毒核酸提取,第二步進行雙重熒光PCR法擴增,這兩步都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保證操作萬無一失。由於病毒的核酸需要擴增至少45個循環,或者說需要呈幾何倍數的增長,才能達到被儀器檢測到的低限,所以大家都在和病毒做著“親密接觸”。每天接收近100例標本,當所有標本檢測完成時常常已經到了第二天凌晨。另外,對於檢測結果為陽性和弱陽性的標本,他們還需要重複檢測才能通過審核,這無疑再次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個人的正常生活節奏被完全打亂,可即便如此,核酸檢測人員沒有一個喊苦喊累的,大家都在堅守崗位,為了抗擊疫情認真完成著自己的使命和職責。

病毒的核酸需要扩增至少45个循环,他们每天与病毒“亲密接触”

還記得,記者曾經採訪過一篇《按滿“紅色手印”的“請戰書”》稿子,這篇稿子的主人公也是檢驗科的他們。“我志願加入診治病毒性肺炎的各項工作,不畏生死,不計報酬,隨叫隨到。”紅色紙上,字字鏗鏘,檢驗科43名工作人員在申請加入支援武漢醫療隊“請戰書”上寫下的錚錚誓言,那就是參加抗擊疫情戰鬥的信心和決心。其實,不管是在前方還是在後方,崗位不同,初心卻一致。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這個戰場上,在瀰漫著新冠病毒的環境中,濱醫煙臺附院檢驗科核酸檢測人員不怕危險、衝鋒一線、精細操作、理性判斷,為科學抗擊疫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也成為這次抗擊疫情戰鬥中最可敬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