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一次碰杯,一次握手、一次相拥……

起初,没人会在意这些毫不起眼的瞬间,直到一部分人被入侵而另一部被围困,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我们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人类拥有诸多让人与其他动物胆寒的现代化武器,我们已经完成了触动一个按钮便摧毁一座城市的“壮举”,但杰出的军事家总能意识到,最致命威胁永远是看不见的敌人,他们躲在暗处,或借助有利的地形,或设下致命的埋伏,但可怕的是,有一种敌人不会畏惧子弹,也不会畏惧任何武器的威慑,它们是天生的入侵者——病毒,而它们所能威胁的远远不止是生命,还有支撑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人心。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这便是电影《传染病》所讲述的故事,一种突如其来的病毒在机缘巧合之下打通了某种渠道,进入了人的世界,并以某个个体为节点,持续进行复制和传播,最终成为一场威胁人类的灾难。尽管这部电影的主演阵容相当强大,但在上映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好评。而现在看来,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不是马特·达蒙等一众巨星,而是那个将人类推入险境的病毒。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看不见的敌人与摸不着的人心

没有特效药,没有现有的疫苗,人类在被动之下陷入了一个无差别打击的战场,且大多数人始终见不到敌人的踪迹,却充当敌人的运输工具,他们是病毒攻击的受害者,这种受害不仅仅是自身生命所受到的攻击,还包括他们在成为“帮凶”后遭受的人性考验。而如果要问是什么在应对这个看不见的敌人?最显而易见的答案就是被寄予厚望的医生和制药公司,但在药物落定之前,与这一敌人抗争的是摸得着的肉体还有摸不着的人心。人心永远是最难揣测和最难控制的。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在电影中,美国的疾控组织在疫情爆发之初已经察觉到了这个病毒,但这些专业的研究人员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弄清这个病毒来龙去脉,它是由什么引起的?什么药物可以治愈?感染范围有多大?感染的速率有多快?当政府的官员在听到这样的陈述时,他们需要作出决断,即是否应该将这些消息如实地公布与众,但他们必须得考虑到公布这些消息所要付出的代价。当恐慌的情绪开始蔓延时,社会的秩序是否能得以维持?政府是否能够承受经济上的冲击?病毒所造成的疫情是否有想象中的那般棘手?

无论是专家还是官员,他们所面对的问题都需要时间来进行调查和验证,但病毒并不会因此而停下脚步,它会抓住这些未知所造成的空档来迅速繁衍。但最为本质的问题往往会在这些顾虑和犹豫之中被忽视,那便是那些暴露在病毒之下的生命。当他们还是探讨是否将实情公布时,人们还在进行着普通的社交生活,餐厅、酒吧、赌场最后回归到家庭,他们有多少人会成为死亡名录上的基数?生命的损失又该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统计?这些问题是人心下的烈火,纸是包不住的。

最后,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恐慌非但没能得到控制反而导致一部人进入了另一种极端,商超、药店、甚至是普通人的家庭成为了被打劫的对象。一部分人的人心在病毒的威胁之下渐渐退去文明的底色,展现出了一种动物的本能。但谁应为这种突变负责呢?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进行思考。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谣言还是真相?

这是一场人性的豪赌

在电影中,当众人将疫情视为一场灾难时,但有些人看到的却是灾难背后的商机。历史从来不缺投机分子,因为总有投机分子在历史上获得成功。而面对这场病毒,回报率最大的投机便是治病救人的药品,这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投机者所完成的工作是将正确的药物投送给正确的人,这是投机背后最难得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价值取向,但博客主阿伦看到商机,却不加迟疑地丢掉了背后的价值取向。

正如上文所讲述的,疫情之下,受到冲击的不仅是大众的生命,还有社会的秩序,而本应维持社会秩序的制度以及掌控制度的人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们不仅面临着公共安全的压力,还得接受公众以及公众所推崇的意见领袖的质疑。而与病毒一起失控的,往往还有信息的发布与流通。于是,那些抓住大众痛点的人便抓住了“真相”,以至于大众并不知道他们接受的信息可能就是经过精心打造的谣言。电影中,阿伦深知这一点,他利用大众对政府的不满以及疫情所导致的恐慌,为自己建筑了关于真相的高地。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他们相信我,所以我可以完美地进行欺骗。谣言还是真相?阿伦并不在意,甚至并不清楚,但他十分清楚,对政府攻击的目的不是攻击本身,而是他觊觎已久的商业动机。于是,一种对疫病并无特效的药物——连翘被包装出来。谣言固然可怕,但更怕的是那些利用人性的来进行包装的谣言,因为他披上了真相的外衣,这是一场豪赌,谣言的保质期便是他所投下的赌注,而回报则是满载人性罪恶的金钱。

无论是疫情还是其他形式的灾难,有太多的信息需要人们去甄别,其中不乏有正义的呼声,但仍需警惕别有用心的谣言。而如何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之流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呢?人性之困需要用人心之善来解围,良知则是最为根本也是最为难得的标尺。

修心,则能悯人。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重建之后,如何抵御下一次的冲击?

电影的最后,疫苗最终研制成功,尽管在接种疫苗的程序上人性又遭受了一次考验,但人类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最危险灾难永远不是已经过去的灾难,而是下一次灾难,甚至是终将到来的灾难,而这正是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预言。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重建之后,我们将如何抵御下一次的冲击?我们当然可以说要完善公共卫生安全的制度,也可以说疫情本身为我们积攒了应对疫情的经验从而免去不必要的恐慌,但这些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事实上,我们不仅是这一问题的应对者,同时也是这一问题的制造者。在片尾,导演将镜头拉到了一个正在遭受砍伐的丛林,而原本在这片丛林中生活的蝙蝠被迫搬迁,以至于来到了人类的生活范畴。

这是疫情爆发的起点,而为病毒划下起跑线的正是傲慢且无畏的人类。

病毒如同地球的免疫系统一般,当地球察觉到人类的生活范围对地球自身造成威胁之时,病毒仿佛成为了一种被释放出来的卫士,它代替地球发动一场保卫自己的战争。而在这场战役中,无论人类创造的文明如何璀璨,但生命终究是靠肉体来承载,而这正是病毒的所要击垮的目标,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它们没有对手。从这意义上来说,人类不需要拯救地球,真正需要拯救永远是自己,需要拯救生命,更需要拯救人心,这种人心不仅是对人类自身的善,还包括对世界万物的善,只有这种善才能让人类知道对世界入侵的边界到底在哪,也只有这种善才能让人类知道傲慢的背后潜藏着反噬自身的代价。

人类可能无法阻止下一次到来,但在到来的次数上仍有努力的空间。

《传染病》:疫情之下,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心

《传染病》曾遭受过众人的质疑,但当所有人都深陷其中时,人们不得不接受片中的现实。

在多线程的叙事结构下,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医疗专家、政府机构以及投机者在疫情之中的现实遭遇,有人性的恶毒,但也掩盖不了人性的光辉。是什么让我们度过了种种灾难?片中展现了保护孩子的父亲,爱护妻子的丈夫以及无畏牺牲的医生,他们是各自世界、各种领域中的英雄。

但又是什么能够让我们尽量避免这种灾难呢?答案只有人类自己可以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