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阜外醫院放射科:擦亮“眼睛”當好疫情診斷的偵察兵

半島網2月12日消息 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CT檢查作為此次肺炎重要的診斷標準之一,放射科成為直接接觸患者的科室,位列疫情防控前沿。他們以黑白圖片為疾病的偵察手段,用專業技術構築安全防線,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青岛阜外医院放射科:擦亮“眼睛”当好疫情诊断的侦察兵

應對疫情

提供最優檢查流程

疫情出現伊始,青島阜外醫院放射科緊跟醫院部署,迅速行動,選派精幹力量,24小時堅守,確保及時、準確地為發熱患者完成影像診斷,為臨床排查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強有力的影像依據。

為減少交叉感染,醫院完善檢查流程,將離發熱門診較近的南樓CT室專門設為發熱患者檢查點,以減少發熱患者在院內走動和等待時間,防止交叉感染。

閱片室為發熱患者開闢了綠色通道,優先閱片,以減少發熱患者等待時間,迅速為診斷提供依據。

放射科主任張維明每天都會在科裡或者部門微信群強調關於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和注意事項,帶領大家及時學習醫院發佈的防控工作方案,組織防護設備使用培訓,互相監督,提醒彼此做好防護,避免在影像檢查過程中出現感染。

青岛阜外医院放射科:擦亮“眼睛”当好疫情诊断的侦察兵

直面危險 ,當好醫生的“眼睛

直面危險

當好醫生的“眼睛”

為了當好醫生的“眼睛”,他們全程高度警惕,在遇到懷疑或者難辨識的病例影像時,總是第一時間與臨床醫生溝通、強調,以進一步加強篩查。

春節期間發熱患者多,白天晚上各個時間段都有。疫情期間,對發熱患者和住院患者都要求進行胸部CT篩查,平均每天50多人。

不僅工作量大,而且要直接面對患者,為每位檢查者登記,擺體位,掃描檢查。可以說,工作人員每時每刻都在直面危險。

“發生這樣的疫情,作為醫務工作者,不能置身事外,要有一種責任感。” 放射科很多同志根據醫院安排,取消春節休假,大家不僅沒有怨言,而且一個個主動請戰!

CT室技師24小時值守,夜班從17:00到次日8:00,一干就是15個小時。為了節省防護物資,避免汙染,他們儘可能少喝水,少進食,少跑廁所。吃飯時也不離開工作現場,通常是由別的同事幫忙帶飯過來。

胡建南看見全國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走上援鄂戰場,作為黨員的他,主動向組織報名,打了電話還不行,又開車專程跑到醫院將請戰書交到張維明手中,上面不僅有他自己的簽名,還有父母、妻子的簽字,決心與勇氣可見一斑。

牟曉靜身為女同志一點也不嬌氣,一月份一次意外導致右側跟骨撕脫骨折,本該在家休養的她主動參戰,每次都讓愛人開車送她到單位,再扶著走上崗位。夜間值班時,她拖著不靈便還有些疼痛的腳,從值班室挪到CT操作間,引導開關門、登記、擺位、曝光,再處理重建圖像……忙完一個病人,身上就是一身汗。

曹文娟和徐輝每天都提前上崗到位,在為患者服好務的同時,嚴格做好院感防控工作,隨時洗消殺,一遍遍清潔消毒設備和地面,絲毫不因患者檢查量大而放低工作標準,保證了檢查環境的安全和患者的安全。

在疫情依然嚴峻的當下,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員工復工,來院就診患者逐漸增多,工作壓力也在不斷增大,放射科醫務人員還將繼續如履薄冰,直面危險,堅守崗位,守護萬家健康!

通訊員 宮海姣 半島網記者 孫貼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