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更安全!交大研發自主移動消毒機器人,已進入ICU病房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2月12日報道:在疫情防控中,“消毒”也是有風險的。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蘇劍波教授研究團隊與靈至科技聯合日前推出自主移動消毒機器人,目前已開始在武漢、上海等地進行臨床應用。與真人消毒相比,不僅工作效率更高,更能確保消毒的徹底性和人員的人身安全。

消毒更安全!交大研發自主移動消毒機器人,已進入ICU病房

據悉,該類移動機器人是蘇劍波課題組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成果的產業化部分。該機器人能有目的地理解環境、任務、自身狀態及人類的動作和意圖。它需要充分利用傳感信息感知環境和任務執行過程,並通過接受、記錄和學習人的操作命令獲得面向特定任務的智能進化並能共享給其他機器人。

蘇劍波課題組經過長期的研究,在語義地圖的生成和進化、移動機器人抗干擾運動理論和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並將其應用於消毒機器人的自主路徑規劃中,其主動感知能力包括:對汙染區域、障礙和汙染源的主動檢測,自主完成對自身運動和消毒行為的規劃和執行。

據介紹,該款消毒機器人將過氧化氫設備與機器人相結合,在機器人內部裝置消毒系統產生消毒氣體,而且在無人環境下能夠實現自主導航、自主移動,高效、精準地對室內進行360°無死角消毒防疫,還可以模擬人類自由移動的能力,代替人深入疫情嚴重區域,減少因為“消毒”而造成消毒人員感染傳播的可能。

“以往固定設備消毒,放在房間一個位置上消毒,會造成消毒不均勻,由於空間角落和縫隙死角多,也無法徹底消毒。” 靈至科技科技總經理張克軍透露,相比傳統的人工消毒或者固定式消毒設備,這款消毒機器人的最大特點是可邊移動邊消毒,人可以不參與消毒過程。一臺消毒機器人攜帶消毒液1500毫升,可單次連續工作3小時以上。

目前,這款消毒機器人已有效作用於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消毒工作中,重點應用於重症監護病房(ICU)、負壓隔離病房/傳染病房、實驗室(病毒、細菌)、 手術室發熱門診、病理科和檢驗科、藥物配置室/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IVAS)、 供應室、急救車等區域,以及無菌檢查實驗室、微生物檢查實驗室、陽性對照實驗室、取樣間、物料 傳遞間等密閉空間滅菌。此外,上海疾控中心,香港地鐵等都正在或嘗試使用消毒機器人,作為智慧化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