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黃山區殘聯機關殘疾職工沒有缺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黃山區殘聯機關工作人員立足本職、勇於擔當、積極作為,與全區殘疾人工作者和殘疾人朋友同舟共濟、群防群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力量。

疫情面前 你我同行

疫情面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區殘疾人康復訓練指導站站長崔新生就是這樣努力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當疫情防控日益嚴峻時,他第一時間擬定下發《黃山區殘聯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防控疫情 從我做起”倡議書、疫情時期“溫馨告示”,第一時間向全區殘疾人工作者和殘疾人朋友發出疫情防控呼聲。

崔新生同志負責機關宣傳思想和意識形態工作。殘聯雖然不是重點防疫單位,但大疫當前,他首先想到的是殘疾人及其親友們,注重疫情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放棄假日又成為他的常態。一方面,他通過微信、QQ工作群向殘疾人工作者和殘疾人宣傳疫情防控形勢和知識,向各類媒體宣傳疫情一線的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的典型事蹟;另一方面通過安徽政務服務網黃山分廳、皖事通APP黃山分站殘聯窗口進行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開通網上信箱,方便殘疾人居家辦事。用他的話說,“我不能到疫情防控第一現場,但總得做點什麼”。同時他還用心做好特殊時期的網絡宣傳引導工作,倡導殘疾人工作者不信謠、不傳謠,呼籲殘疾人及其親友科學對待疫情,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要求,確保防控工作科學有序推進。

大疫當前,你我同行。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區殘聯網站、殘聯微信公眾號已成為當前殘疾系統疫情防控信息“傳導器”。

疫情防控——黃山區殘聯機關殘疾職工沒有缺位

堅守崗位 平凡見責任

“疫情來了,大家都在忙,我就為單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區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焦贇如是說。自疫情發生以來,他主動放棄假日休息,從大年初二開始,每天堅守崗位,及時收集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張貼等宣傳工作,能迅速將上級文件交換給領導處置,確保疫情任務能夠迅速、及時傳達;來人來訪登記也是一絲不苟,平凡工作中展現堅定的責任意識。他還及時向殘聯工作群和殘疾人微信群轉發疫情防控知識,及時向各類殘友提供了科學防控知識和預防措施指導,對殘友情緒進行有效疏導,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元宵節當日,創新思維,用成語或俗語接龍小遊戲,開展網上過節活動,全體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從“眾志成城”開始,歷時半小時,直至“抗擊疫情”結束,在趣味活動中增強殘疾人工作者抗擊疫情的責任感。


疫情防控——黃山區殘聯機關殘疾職工沒有缺位

主動請戰 當好疫情防控志願者

“到小區防控,我去,我行”。當區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的劉俊接到指令後,二話沒說,滿口答應。日常,劉俊主要負責綜合樓衛生清掃、協助殘疾人證辦理等工作。當疫情發生後,他主動承擔起大樓酒精消毒、辦公區疫情防控等工作。他主動採買了防控必備用品,每天對所有辦公室、樓道、大廳、衛生間、門把手進行兩遍以上消毒、擦拭,而且配備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有效保證大樓衛生和同事的安全。

“您好,請測下體溫”。這是劉俊在杜鵑花園小區疫情防控點每天重複百遍的話語,所有進小區人員和車輛,無一疏漏。當收到平東社區招募小區疫情防控志願者信息時,主動請纓。他努力克服自身腿部不便的困難,每天戴著防護口罩,配合社區幹部嚴守卡點,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排查勸返人員等各種防疫志願服務活動,共同築牢阻擊疫情的銅牆鐵壁。因考慮他身體原因,主要領導多次提出讓他輪崗,但他依然堅守在小區志願者崗位上。

疫情防控——黃山區殘聯機關殘疾職工沒有缺位

用點滴“微光” 映照“大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個“宅家”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的特殊時期,曹建英卻一直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線。她是區殘聯聘用的職工,日常從事殘疾人證辦理工作。疫情發生後,她擔任殘聯繫統疫情防控聯絡員,負責各類信息、疫情彙總上報等工作。同時,她還擔任了芙蓉社區網格員。自大年初一起就一直奮戰在一線,逐門逐戶地排查片區返鄉人員情況,細到“從哪回來,從哪經過,幾點到家”。同時對一些存在畏懼心理的居民,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宣傳、摸底、登記、排查等等瑣碎、細小而又極其重要的工作,她都一絲不苟地完成。因為口罩奇缺,小區配備不夠用,她就自己在家做口罩,絲毫沒有影響她上門開展工作。每天繁重的任務,讓她無暇顧及癱瘓在床需要照顧的母親,只能將母親託付給哥嫂。她用自身的點滴“微光” ,映照殘聯幹部職工“大愛“情懷。

疫情防控——黃山區殘聯機關殘疾職工沒有缺位

以上四位黃山區殘聯殘疾人工作者,他們或身殘、或語言障礙、或聽力困難,甚至是重度殘疾,但他們有正常人的心,有正常人的愛,雖然他們做出的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付出別人數倍乃至10倍的努力,但他們沒有叫苦叫累,而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書寫了身殘志堅的殘疾人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