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最根本應該從哪些方面改革?

用戶2786707841076


1.通過分析研究發現,一些發達國家為了提升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實力,特別重視教育的發展,他們紛紛把師範教育作為突破口,改變了教師教育的結構,從較大層面上提高了其國家的教育層次。比如,美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都是由綜合教育學院畢業的學生組成,甚至在近幾年美國對於中小學教師的要求,提升到了碩士以上的教育層次。日本同樣在1985年就開始針對中小學教師設置了碩士課程,近年來也在相應地設置博士生的教育課程。從這些方面來看,發達國家在進行教師教育改革時,都有意識地提高了師範教育的層次,從而有效提升其國家教師的知識水平以及教學質量。

2.制定激勵機制改善教師待遇

從分析發達國家的教師教育改革可以發現,美國通過改善教師的待遇來穩定教師隊伍,不僅通過增漲工資來穩定教師隊伍,還不斷地為提高其師範教育質量制定了相應的制度。比如,美國規定了只有取得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學生,才能從事教師工作;針對師範教育專業加大對優秀學生的吸引力;制定教學評估以及獎罰機制等。以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來提高美國師範教育的學術性以及教育層次。在英國也同樣採用了改善教師待遇的機制,並且大力支持優秀人才加入到教育隊伍中,以此來提高英國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3.實施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模式

發達國家為了更好地提高其國家的教育實力,通常會結合國家師資力量來開展相應的培訓。這種培訓模式主要劃分為職前與職後培訓兩種模式,通過這兩個培養模式,可以促進教師教育改革的深化。發達國家的教師教育改革,倡導教師職前培養都以基礎理論為核心,把重點放在了


隨州歡迎您


1、取消職稱和績效;加大教齡工資(基礎工資的2%/年,例如30年教齡就可達到基礎工資的60%了)和教師基礎工資(國民人均純收入的2倍以上,不低於公務員,最低高於公務員的最低兩級)。實行:工資十補貼十獎金(一年一次獎,月工資的2倍以上)。2、取消競技性質的學習攀比,只講究互相學習進步、共同提高,取消一切“掐尖”精英教育。平均分60%分以上,或者單科90%分以上,或者德一直好、一直學有進步不壘者,都升學,就有被大學錄取的資格權利,雙向自由選擇錄取,大學也是教書的陣地。學生也是輕鬆無壓、積極向上的心態很好地投入學習。獎勵學生考高分者、進步者、全勤者,所教教師相應有獎。只要教師好好教、學生好好學,就有好結果。3、提高教師准入門檻。首先德好、心態好、有耐心,本科以上學歷。3年學知識,1年實習學習,在城裡學習實習,主要是學教。4、開展興趣愛好活動,升學特長生。5、作業適量佈置+自選做,不能讓家長批改和簽名。這是老師份內工作,教師必須批改一切作業。假期無作業。6、考試學期頭和學期末考2次,同樣的試題。假期禁補課。誰教、誰接教,就由誰監考。學期頭班級平均分與校級大平均分的差距是基礎,學期末的差距進步來評判學生和老師的獎勵。監控監督和智能化改卷。學書考書上知識,不刁鑽。7、德差、違法的教師、學生都應該開除,學生糾正後可返校繼續學習。8、不用戒尺吧。口教為主。制定《教師法》、《學生法》、《學校法》,不要空洞。9、學雜費、書費全部全程免費。給學生助學金和獎學金。不搞助學貸款。別搞營養餐之類的,也別搞義務教育、控綴保學。學生學好,家長必須送子女讀書,違者懲治可拘役。全社會、政府、學校、家庭必須保障學好的學生學習,違者必懲。


彪駿49


教育首先改以下方面:

①降低中小學教材的難度,讓8O%的學生不補習也學得懂。

②減輕負擔:把英語科變為選修科,不把英語列入升學考試,控制語、數的考試次數。

③開足開齊圖、音、體、思品、勞動課時,讓學生全面發屏。

④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取消職稱與工資掛鉤,以工齡作為工資晉升的主要依據,鼓勵教師終身從教。

⑤恢復留級制,對成績太差或品行太差的予以留級,但必須繳高費上學,迫使孩子上課聽,不敢違紀。

⑥嚴禁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進校園:校長必須承擔主課教學,校領導職數不能超過教師總數的十分之一,紙質材料每年嚴控數量,各級政府禁止向當地學校派非教學任務以外的工作。

若我們的教育能這樣抓下去,肯定會發生巨大變化!學校會安寧!


田野15874


應該看到的更是嚴峻的社會中的一個現象。那就是中國的應試教育已經 到了瘋狂的地步,已經帶來了 非常嚴峻的負面作用。中國 孩子的生活自己自理能力 、野外適應能力和身體素質能力,已經遠遠的低於世界 平均水平,更不用說與日本韓國的孩子去比較了。這一切一切的 問題都是應試教育所害的,陳寶生部長在兩會上也說過,應試教育演繹到現在這種瘋狂的地步 也不是老師們能夠把負擔減得下來的,需要全社會共同的把應試教育的這一個猛獸扭轉過來,孩子們從小到大 他的生活瑣事全部由家長包乾到底,這種從小就沒有生活能力的鍛鍊和勞動鍛鍊的人長大了肯定是會出問題的。所以現在中國的所謂的大學畢業生的人才。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與社會脫節,整天宅在家裡。這就是中國的所謂的人才,所以眼下要討論的是,如何讓小孩子從小進行勞動鍛鍊,家長們不要再做這種包乾到底的 蠢事了,社會也要扭轉這種應試比拼的風氣了,老師們也不要一味的去教學考試了,多教點 孩子們一些勞動技能,動手能力。學校也要進行各個層次的勞動技能的考核。要記住,基礎科學要在動手能力的基礎上才能穩固,尖端科學必須在基礎科學的穩固下才能更優。中國的基礎科學太薄弱,真正的原因是中國的孩子們動手能力和勞動能力太差的禍害。


第一瞎子1


教改從哪方面入手,先要看教育哪方面出了問題。

中國最大的教育,是中小幼教育。高教不在本文論述之列。

中小幼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唯分數論”:事實上,分數成為對學生,進而對老師的最最主要,且幾乎是唯一的評價。

就是說,對學生,連帶著對老師,“評估”出了問題!

分數高,無論學生還是老師,一切都好。一俊遮百醜,不論其他!

對此,國家不是沒有認識到,也不是沒有改革,但幾乎沒有效果。

轟轟烈烈的素質教育,一二十年後,還是紮紮實實的分數第一!

高考改革,高校錄取改革,更是效果甚微。

我最看好的是中職高職擴招,也虎頭蛇尾!

為什麼?為什麼?

其實唯分數論只是症狀。只改症狀,不改病根,基本無效!

病根有兩個:

一,畢業待遇懸殊!

整體看,重點大學畢業生的工資收入大大高於非重點大學,讀了大學的比沒讀大學的,比讀高職的待遇又高很多。

更不論考公務員,出國,晉升空間等等,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有更廣泛的選擇餘地和更輝煌的前途!

就是說,畢業生的分數,和他們收入、前途等等,呈顯著的正相關!

二,社會保障沒跟上!

現在生存成本大。成績差,畢業後收入一少,不說看病難,生存都有問題。

設想,如果收入少,卻有唯持生存的失業救助,看病免費,子女上學免費等等,社會保障跟上來了,“分數”的市場會不會少很多?

可能沒有人想到,全中國最關注分數,最死守分數第一的,不是教育、學校、老師,而是“家長”!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家長強烈希望想自己子女過上人上人的生活,特別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生存難。

可見,分數有市場。這個市場在中國,最強大,最有生命力,沒有之一!

不搞分數第一,就是和家長過不去。

就是說,只改症狀不治病根,和全國億萬家長對著幹,教改註定失敗!


蔡力霜


我搞了一輩子教育,遇到題主提出的問題,我都有點懵B了,教育改革應該從哪些方面改革?這樣問,指向還明確一些。因為教育改革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工程,要建設教育強國。我國的教育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革,基礎教育要改,高等教育要改,教育教學評價機制要改,中高考制度要改,職稱評定要改,教師選聘機制要改,課堂教學要改等等。

你在設問中加了“最根本”三個字,最根本應該只有一個,從這個角度出發,那就是從育人,就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我們每個教育工作不是單純教書傳授知識。受升學率的影響和壓力,全國有很多學校開會、做假材料時,講起來德育怎麼怎麼重要,一到關鍵時刻,就把德育拋開,大多數學校德育的時效性不夠。“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學校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引導學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立德育人機制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


品信微語


二條: 1.逐漸取消教育事業產業化,也就是逐年減 少教育的收費項目,以及教育的收費額度,爭取在 十年內,實行毛澤東時代免費教育制度。

2,教育的目的不能專門為了應試,要在講授應有知 識的同時,拓寬學生的眼界、啟發學生的主動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倡獨立見解和獨創精神, 這條才是與世界接軌的教育精神。


王慶元


按照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育路線和方向改!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取消教育資本化,國家擔起教育的責任實行教育公益性、福利性!!!


用戶62172999879


我覺得教育的改革要分幾大塊:

1,國家要重視幼兒基礎教育,最好是把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

(1)兩個孩子讀幼兒園最少都要花費20000,對很多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是很大一筆開支。國家應該對幼兒園費用減免或補貼。

(2)國家要重視幼兒教育,幼兒園教育現在是基礎,應該提高入園老師門檻,有更高的要求,然後也相應提高公立幼兒園老師的工資待遇,幼兒園老師其實是比較辛苦的,孩子小難管,花的精力也多,要保證這部分老師的待遇。

(3)對於私立幼兒園的辦學條件和設施也要重點抓。

2,要縮小城鄉學校之間的差距,教育資源應該向鄉村學校傾斜。

不要說現在的家長和學生都往城裡學校跑,這不是根本,如果鄉村學校都有好老師好資源,家長和學生也都不會都想選擇城市學校了,雖然說了這麼多年了,但是感覺近兩年差距越來越大了。

現在鄉村學校的一個學校的學生還沒城裡學校一個班級的學生多。

現在很多鄉村學校全靠代課老師撐起來,但是待遇卻跟不上。

(1)我覺得最首先的就是要提高鄉村老師的工資待遇,如果城鄉學校的老師待遇都一樣,願意紮根鄉村的老師也多一點,一個學校老師是根本,如果老師都不願意去的學校,學校也會慢慢沒落。當老師的也要養家,所以先要提高鄉村老師的待遇。

可現實是名師名校都在城裡,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清華北大畢業生扎堆在一個城市學校應聘,鄉村學校無人問津。

(2)可以把中考招生名額多向鄉村學校傾斜。

(3)鄉村學校的義務教育雖然學費減了,但是還是有各種變相的雜費,這個也要落實好,希望更多鄉村孩子能真正讀的起書。

這應該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3755624239485781"} --}

遇見曉C


教育改革的目的應該是迴歸教育,改革教育的理念和宗旨,才是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因為教育關乎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更關乎一個民族的未來。

教育的實質是文化的傳遞,是文明的繼承,而不是知識的積累,韓愈在師說當中的那句話就是教育的真諦,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把傳道放在第一位的目的就是要突顯教育的宗旨,所謂傳道,就是要為學生建立價值觀,明白道德規範,讓他們懂得什麼是正義和邪惡,什麼是是非對錯,讓他們知道一個人該如何與自己,他人,社會和國家相處的道理。

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在於親民,在於止於至善,其中的大學是指大人之學,大學的教育就是要開闊人的心胸和眼界,讓人從小人升級為大人,大人就是指能夠以天下為己任,能夠先天下之憂而憂,能夠為他人撐起一片天空的大丈夫。

今天的教育真的很令人擔憂,無論在現實社會還是虛擬的網絡世界,我始終看到的是一群沒有禮貌,分不清是非,不知正義為何物,毫無同情心,從不關心社會問題的年輕人,他們可以不加掩飾地支持邪惡,也可以對弱勢者橫眉冷對,從不知為社會提供哪怕一丁點溫暖,從他們身上,我似乎已經看到了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