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穿出门后,回到家不能坐沙发凳子,所有地方不能坐,必须换了裤子才可以坐,这种行为是否正常?

人贩子姐姐


不正常,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北方人冬天除外)。

我小时候属于那种比较孤僻,不太合群的人,心理问题不少,但平时与人相处和学习都很正常。

那会念小学要走很远的公路去学校,放学回家,冬天必定换掉外套和外裤(南方冬天不是特别冷),我那会的心理就是想着外面很脏,不能把所谓的脏东西带回家,有一次掉了一件毛衣在公路边,第二天看见了那件衣服了,都不敢捡起来再穿。头脑想着衣服在外面过夜了,可能有不干净的东西。因为公路上偶尔会发生交通事故死过不少人。像书包之类的东西在家也放凳子上,不会放床上。反正那时候的心理状态特复杂,有时候在路上或上课期间头脑会反复想昨天回家换衣服没有,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多希望像其他小伙伴那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一直到高中才彻底摆脱这种心理障碍。南方冬天一般两条裤子,三四件衣服,平时回到家,最多就把鞋子换一下,衣服裤子一般都不会脱下来。所以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如果是小孩子,最好看看心理医生,如果大人就很难改变了。正常人最多换鞋子,怕弄脏家里地板。


阳光灿烂6666


人做什么事都不要过头,太过头的人连老天也看不下去。以前有老年人说过的一句话:“太爱干净的人往往是老了后会拉屎拉尿在床上”。

裤子穿出门,回到家后必须换了裤子后才可以坐沙发上或凳子上。这种行为太不正常,太过于洁癖。我出门一趟或上班回来从来不换裤子,照样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现在不是活得很好。什么时候换衣服裤子呢?等到做好晚饭吃完晚饭休息一会再去洗澡后才换掉身上穿的衣服。
太过于洁癖的人活得太累,整天都是洗、洗、洗,洗得太多累出一身病。你看什么都脏,外面公共场所就让你的裤子那么脏吗?长此下去,你心也累。

我有一个朋友,女的,绝对有洁癖,她上班早上穿的衣服路上算一小时吧,下班穿一下算一小时吧,上班时间换穿工作服,她说她每天下班回家就换掉了洗,连冬天的衣服都如此,穿两个小时不到的衣服马上脱下洗,叫我做不到。
这样爱干净的人要是


做我的工作大概宁肯饿死也不做,为什么?每天与男厕女厕所打交道,刷厕所刷马捅,厕纸收拢不许调换垃圾袋,而是要倒出来,倒进大袋子里,一天要倒几十次,想想也恶心,又没戴口罩,空气里都是有毒有害细菌啊,刚开始干的时候恶心得吃饭也要吐。现在习惯了一些,觉得在脏的环境下工作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以前我肠胃不好,肚子老拉,这段时间干厕所清洁工作,肠道功能却非常健康,既不便秘也不跑肚。
最后我想说对那些太过头爱干净的人说一句:别把自己整得太累,人有较强抗菌能力,你过于小心反倒削弱了自己的抗病能力。


A猜猜马迷


说实话,直到我小孙女出世前我家都没有这个习惯。想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个人有两套衣服就不错了。家里有了婴儿,儿媳要求大家回家要换衣服,这是应该的。加上睡觉的睡衣,一天要换三套。孩子会走了,儿媳不许她穿在家的衣服上她的床。于是,只要我想躺下休息一会儿,她就会跳上我的床,于是我们成了好朋友。现在,孩子大了,我们更老了,换不换衣服就没人管了。我认为,刚下火车或从医院回家,还是应该换换衣服,吃饭前也应洗手。至于过分洁癖,有一种理论认为,反而会使孩子降低抵抗力。


xl8076


从我父母起就是这样啊,我家的习惯,出门穿的外衣裤,进门必须全换掉,换上家居服,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包括我们的下一代也是如此,老公也入乡随俗,现在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妈妈是不喜欢串门,也不喜欢别人来家,我从小耳融目染,也是这种习惯,不喜到别人家,也不喜别人来我家,客人离开,立马要开窗透气,拖地板,换沙发罩子洗,同事也知道我的这种“穷讲究”,一般也不上门打扰。也知道这样不随和不好,没办法,多年的习惯改不掉了。

特别是外面的公用座,公交地铁,火车飞机,如果能站就不愿坐着,看着别人随意的坐靠,也羡慕这样的随意洒脱,于我太勉为其难了。

这种洁癖也算是强迫症吧,出门很劳神,平添出许多麻烦,多年的习惯已成定式,也就这样了。


水流无痕


我们家人一直都这样,所以,我感觉,穿着外衣吃饭是很不舒服的感觉。有时候,看到有的小学生,校服上面有各种饭粒子,饭嘎巴,油印子,真的就感觉莫名其妙的恶心,那道他们回家不脱外衣就直接吃饭吗?家长也太不讲究了吧

像我爸,都那么大年纪了,每天出门买菜,溜达,下棋,进来出去的,他是一进门就脱外衣外裤,把那些衣服挂在进门口的厅柜上,然后才进门干别的事。出门时,又在厅柜那里,把外面的衣服穿好,再出门了。

所以,老妈说他,一天到晚尽穿衣脱衣了。

我们也是,一进门立刻就脱外衣,换上家居服。出门再换。于是来回换衣服。(所以,看到网上有一个地方,穿着家居服到外面买菜,散步,说实在的,感觉很脏。)

如果从外地旅游回来,那更是从头到脚全部换掉,第一件事就是洗澡。

有时候,在外面吃饭,吃完回来,我感觉经历一次饭局,全身都是烟味酒味,就整体全部换掉。

我感觉是非常正常的行为。我也不是洁癖,就是感觉应该如此。

(而我们单位的有个女人,才叫洁癖,她有时候回家,还在家门口,晒十分钟太阳才进门,她自己说是太阳杀菌。她去做体检,她竟然是做了一项,就回家洗个澡,然后第二天再去做第二项检查,然后再回家洗澡。做体检,有几项人家就几天功夫,每天都回家先洗澡。)

适当注意下,我感觉是对的。


Longsuixinyuan


我们家就是这样的。

不管大人小孩,只要一回家先换拖鞋,然后洗手回来换衣服,外衣放到固定的地方,可以洗也可以出去时再穿,但是回家后都是穿家里的家居衣服。这个我家小孙子从小就培养。并不是我家多干净,而是外面太脏了,小孙子也不在外面吃东西,除非在饭店里。超市里服务员递给他试吃的他也不吃。

一但家里有人生病去医院,回来马上把所有人的衣服放到洗衣机里洗涤,参加白事回来也是一样的,哪怕第二天还要再去。

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个好习惯吧。


我的房子我做主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以前一个公司里的同事,就坐在我左边,经常一起吃饭,加班之类,算是战斗中形成的友谊。

但是,那时候我真的没感觉到她有什么洁癖,后来好长时间没见,再见面时她已经自己开了公司,业务做得也很大,和她聊天时,她说,她自己在家里时,但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换衣服,换鞋子,不允许屋子里有一丝的不干净和不整洁。

她教育自己孩子也是这样,儿子小的时候,不懂事,直接把手按在墙上,有手印,她甚至呵斥了孩子一顿,后来孩子再也不敢把手放在墙上了。

题主所说的情况,可能从事医药行业的比较多一些,像医生或者护士,因为在医院里见到太多的病患,细菌和病人,养成了干净到极致的习惯。


如果题主不是挺特别懒散的人,其实,这件事情也不难做到,回家后,入户门上挂着自己的家居服,直接换上拖鞋,换上自己的家居服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了妈的人,当了妈的人自然是对细菌之类的躲之不及,有点像强迫症一样,每次回家都会要求孩子先洗手,洗洗鼻孔,这样才放心地让孩子坐下,吃水果,吃饭等。


不过,之前在读崔玉涛医生的一本书时,举到过一个案例,说起有位宝妈,孩子总是莫名其妙过敏,到很多地方查都查不出来是怎么回事,直到有一天,找到崔玉涛医生时,崔医生听了她讲述的求医经历,并没有像别的医生,要求查过敏源之类的,而是查了孩子的体内的某种益生菌。


查过之后,他告诉那位宝妈,你是给孩子的环境太过干净了,以至于孩子身体内正常的菌落都没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总是不断的过敏。


人体其实是很微妙的,一直是在慢慢进化,慢慢适应周围的环境,当环境出现差异时,他就用生病来抗议。


小时候,老人经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里并非是赞扬大家都去吃不干净的东西,而是说,毕竟,我们不会生活在无菌的环境中,家里对环境过于要求苛刻,可能孩子的健康在外界,就很能形成屏蔽。

这里的建议是:基本的避免细菌带回家的行为,像换鞋换衣服,可以有,也不费事,但是也不要草木皆兵,搞得全家人都紧张。


jason妈咪有办法


太正常了!

我们回家第一时间就是更换衣服,外衣绝对不可以坐沙发和床,不是洁癖,因为外衣总觉得真的不干净,当然家里来客人坐沙发,也没办法,床是绝对不允许的!

有一次,一个朋友喝醉了,拉到我家,在床上睡一觉,当然没换衣服,走后,全扯下来洗了,感觉心里不舒服!





瓶姐55


和我婆婆同款严重洁癖的人,外出回家从里到外全部换掉才能进房间,就算进房间,房间里面的沙发,床边是不能坐的,在我未和老公结婚前,他家三个男的要换什么衣物都是要由我婆婆去衣柜里给拿出来,衣柜别人不能打开拿东西的,谁动过衣柜了,她恨不能把整个衣柜的东西重新洗一遍,觉得被污染了,我女儿未上幼儿园前由我婆婆带,每天带出去玩回来都要把我女儿从里到外衣服换掉,而且是进门后就在门口换完了才进屋,几次看到我公公出差回家,进门在门口也是要换了衣服才行


101137756


裤子穿出门后回家不能做,必须要把裤子换了以后才去做。这个习惯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我,那时候我们东北的孩子都喜欢穿一种叫做老板裤的服装。 这种裤子裤子腿儿窄,裤腰宽。而且熨烫好的这种裤子是非常坚挺的,裤线是很直的。我们的那种时尚就是穿着这种裤子在大街上招摇,能够引来女孩子的目光,这就是我们当时的时装秀了。而且我记得那时候晚上睡觉,为了裤子,裤线还笔直,我把裤子叠的板板正正的,就垫在床下,然后压一宿,第二天起来裤子依然很好。那时候家里也没有电熨斗。熨烫裤子的时候,我一般都会用大茶缸子装一些开水,用这点热量来给自己的裤子熨平。现在想一想,那时候的我还真的有一点点的虚荣,还真的有一点点年轻人爱干净的特点和习惯。现在想一想自己那时候的事真的是幼稚可笑,现在也不管有没有裤线,有没有男士的绅士风度,反正我穿衣服都是很休闲的那种。所以我觉得成年人如果说对自己的衣服达到了那种必须要熨的板板正正的习惯是不看好的,我们要的是随遇而安,不是要的精致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