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從“最大優勢”到“顯著優勢”理論創新的邏輯理路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從“最大優勢”到“顯著優勢”理論創新的邏輯理路

從“最大優勢”到“顯著優勢”理論創新的邏輯理路

□ 褚爾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集中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第一個方面的優勢特別強調指出“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如何深入思考和把握從黨的十九大到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到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的重要理論創新邏輯關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理論問題,也是深入思考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歷史進程中進一步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重要實踐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大優勢”是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堅強基礎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贏得了中國革命勝利,並深刻總結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經驗,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上述重要論述,從歷史發展的邏輯,深刻分析和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這種優勢的體現是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對於國家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中逐步形成並鞏固起來的,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和推進;黨的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的政治保證;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更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完成。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只有在黨的領導“最大優勢”保障下,才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保證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才能體現出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意義所在。

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大優勢”的集中體現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從本質關係來看,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是堅持和完善其他領域的制度體系的前提基礎;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則是提升治理效能的根本保障。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中,關鍵任務就是要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推動黨的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國理政的實際效能,需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同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也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沒有強大的執行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揮作用。而這種執行力的集中體現,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合、整體推進。在執行力建設過程中,更為重要的領域是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以黨員幹部示範引領全社會自覺維護制度權威,充分發揮制度保障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作用。因此,作為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首要特徵,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最大優勢”的集中體現,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現實路徑,並必將在實踐中發揮更為重要的制度導向作用。

三、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大優勢”的辯證統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新中國建國70週年、改革開放40週年的偉大歷史實踐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新中國各項事業才能蓬勃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在古老的東方大國紮根生長並不斷展現強大生機活力,才能在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取得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歷史成就。而在這個“最大優勢”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集中體現。因此,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就需要將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實現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大優勢”的有機統一。既要在各項工作中不斷加強黨的政治領導,保證各方面制度建設、各項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穩步前行;同時又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治理體系的各個方面,通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從制度上保障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黨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在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中發揮好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這個“最大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不僅要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而且要不斷增強其發展性和創新性。”在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思考和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大優勢”與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辯證關係,一定要以“一個奮鬥不息致力於長期執政的政黨,一個矢志不渝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政黨,一個胸懷天下善於規劃世紀的政黨”如何實現百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為歷史思考的邏輯起點,以“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盛不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牢靠而持久的制度保證”的歷史使命,將黨的領導制度作為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統領和貫穿其他各方面的制度始終,更加凸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從而為實現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所確立的各項奮鬥目標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作者:褚爾康,系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原載於2020年第2期《前進》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