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守好“防疫线”开好“生产门”

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守好“防疫线”开好“生产门”


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守好“防疫线”开好“生产门”

▲泰启力飞复工复产

  2月11日,在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永安市泰启力飞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戴着口罩,正在每个岗位上有序作业。公司20多名本地员工已全部复工,外地员工则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延迟复工。

  这样的生产景象,在园区并不是个例。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有14家生产性企业,目前已有8家企业复工复产(含连续性生产企业)。战“疫”当前,园区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为企业“保驾护航”。

  “我们通过建立五级联防联控机制,从园区管委会到企业法人、企业高管、车间主管、车间员工,环环相扣,拉紧每一道‘防疫线’。”市政协副主席、园区管委会主任林海介绍道。

  为了企业尽早恢复正常生产,园区成立了疫情防控企业挂包帮扶工作组,每家企业都有一名科级干部和一名普通干部挂包帮扶,干部沉入一线、“一包到底”,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复工难题。

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守好“防疫线”开好“生产门”

▲在鑫宝泰公司,工人正在进行整经作业

  在挂包干部的指导下,福建鑫宝泰特种经编有限公司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于2月10日顺利复工复产。但是,董事长陈洪发现,公司的口罩库存仅够维持两三天,新订的一批口罩又要好几天才到货,这其中有两三天“断档期”,怎么办?了解到他的这一苦恼后,挂包干部江辰超马上向园区反映,由园区帮忙协调解决,补足了“断档期”的口罩需求量。

  2月1日,翔丰华有一批50吨的石墨负极材料要发往青海,但对方企业要求货物送达时,需当面进行消毒,他们才予以接收。“这一时半会儿,要我们上哪才能买得到消毒液呢?”翔丰华的运输主管向园区管委会干部求助,园区马上帮忙联系协调防疫物资,仅过了2个小时,50公斤消毒液就调配到位了,公司得以按时发货。

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守好“防疫线”开好“生产门”

▲园区食堂送餐到岗

  口罩、测温枪、消毒液……类似这样,只要企业在防疫物资上有什么困难,园区都主动帮助调配或联系采购渠道。园区食堂还提供分餐、送餐到岗服务,做好企业的后勤保障。

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守好“防疫线”开好“生产门”

▲园区干部为乘坐接送专车的员工检测体温

  春节期间,园区仍有4家企业没有停工、连续生产,但有些企业没有接送班车,城区公交又因为疫情防控而停止运营,为此,自1月31日以来,园区管委员就协调安排了专车,每天早晚接送有乘车需求的员工上下班,并安排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等防疫工作。

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守好“防疫线”开好“生产门”

▲在水东路口防疫劝导点,入园车辆驾驶人员正在进行体温检测

  “防疫”“生产”两不误,运输是重要一环。虽说永安已在贡川高速互通口设置了防疫“关口”,但园区还专门制定了节后企业复工复产“防风险、保运转”交通运输监管工作方案,在水东路口设立防疫劝导点,给防疫工作上了“双保险”,对园区企业产销运输车辆进行全天候24小时监管,加强车辆及人员防疫管控的同时,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进料、出货不受时间影响,生产稳定有序。

  “今天晚上,中储棉永安有限公司有10多辆棉花运输车会陆续到达永安,已办好了入永手续申报。”2月5日晚9时,防疫劝导点值班干部、园区财务科科长管光永接到通知后,直接守在了贡川高速互通口检查点,对中储棉及园区其他企业入永车辆、驾驶员信息,做好登记、复查等防疫工作。

  因为不知道下一辆车什么时候到达,管光永一整个晚上都不敢打瞌睡,就这样在冷夜里坚守了10多个小时,一直到第二天9点交接班。像管光永一样,园区的每位干部职工都认认真真守好每个“防疫岗”。

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守好“防疫线”开好“生产门”

▲园区干部到企业指导防疫和复工工作

  自今年正月初三以来,园区管委会20多名干部职工就全员在岗,坚守在防疫工作一线,以“防疫从严、服务过硬”的作风,帮助一家家园区企业尽早复工达产。

  一道“防疫线”,一道“暖心门”。这段时间,园区帮助福建康碳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协调融资贷款担保问题,通过利用园区与贵州省毕节市建立的就业招聘合作机制和指导企业“网上招工”、协助招聘本地工人等方式解决复工后用工难问题,为新签约的2个招商引资项目做好了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一个个贴心服务,让企业稳了“心”,复工有序、生产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