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 青年志願者在行動 用熱情和行動踐行南丁格爾精神

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束精幹的馬尾辮,很多的時候,她總是被口罩和護士服遮的嚴嚴實實,偶爾從她眉宇間怯弱的笑容和瘦小的背影,沒有人會把她和堅強、勇敢聯繫在一起。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看似其貌不揚的普通人,提起她,醫院的領導和同事無不讚揚肯定,禁不住都要豎起大拇指。她就是南丁格爾志願者團隊,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分隊,骨科護師譚錦柯。

她沒有驚心動魄的豪言壯語,也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猶如田野中平凡的一株小草,大海里一滴不起眼的浪花。她只是用熱情和行動,踐行著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的南丁格爾精神。

工作中,她積極進取,除過休息時間,她把剩餘的時間全部投入到鑽研業務中。她研究護理心理學,在護理技術上精益求精。屢次代表二院參見全省護理技能大賽,獲得優異成績。連續四年獲得醫院十佳護士獎勵,2017年5月獲得甘肅省優秀護士稱號。

在日常的護理中,她總是積極主動承擔工作任務,吃苦在前,無怨無悔。同事有事,都喜歡請她代班,她第一時間答應,並盡職盡責完成任務。一句“小譚辛苦了”就是同事們對她的信任和肯定,她樂此不疲。

骨科的護理,不光是吃藥打針這麼簡單,如何減輕病人的疼痛和心理壓力,促進病人康復,至關重要,她把所學的知識用之於實踐,採取科學用藥,康復護理,和心理撫慰三管齊下的方法,成功減輕了患者疼痛和心理壓力,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獲得了科室領導的認可。

長期的護理工作實踐,磨練了她的意志,增長了她的才幹。醫者仁心,大愛至簡。2019年3月,一個藏區嬰兒被不明野生動物噬咬,住進了醫院。因為媽媽不在身邊,譚錦柯就主動承擔起了照料孩子的任務,看著患者一家破舊不堪,單薄的衣著,她心酸至極,毫不猶豫的回家拿來了女兒的衣服、奶粉奶瓶,還買了大人衣服生活用品給了孩子的家人。隨後她和同事們多次捐助,精心護理,幫助病患戰勝病痛,早日康復。

如果說日常生活中的她多是文靜柔弱的性格,那麼堅強果斷,使命擔當就是她後天鍛鍊的品質,或者是她對黨章最樸素的詮釋。

2020年春節前,一場疫情從蔓延向全國肆虐。湖北告急,武漢封城。響應黨中央號召,廣大醫護人員紛紛請纓,眾志成城,馳援武漢。大疫當前,最是考驗一個人的時刻。作為一名多年受黨教育的專業護理工作者,她沒有絲毫猶豫,她把家庭的困難和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甚至沒有告訴至親至愛的父母,第一時間果斷地遞交了請願書。從那一刻起,她下定決心打定了主意,要把青春的汗水灑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武漢前線成為她最神聖的嚮往。

經過多日的等待,2月4日那天她終於如願以償。肩負著特殊使命,承載著萬千牽掛,她在最寒冷的夜晚出了遠門,目標江城武漢。


抗“疫”一線 青年志願者在行動 用熱情和行動踐行南丁格爾精神


抗“疫”一線 青年志願者在行動 用熱情和行動踐行南丁格爾精神

在武漢的日子裡,她目睹了許多悲哀和感動的場面。面對殘酷的疫情,她沒有落淚,更沒有膽怯和害怕,而是積極應戰,勇敢面對。她牢記院領導的教誨——規範操作,一絲不苟;時時記著爸爸微信中的叮囑——膽大心細,盡心盡力。

病人的情況千差萬別。有的默默承受把心裡的悲哀暫時壓抑;有的狂躁不安萬念俱灰,言語中帶著不滿和刺激。面對複雜的情況,她總是以一個醫護人員的天職和愛心,耐心勸慰,細心呵護,最終使病人都心平氣和的接受治療。

她個頭瘦小,肥厚的防護服穿起來顯得有些吃力,她咬咬牙挺著,一穿就是十多個小時。


抗“疫”一線 青年志願者在行動 用熱情和行動踐行南丁格爾精神

到武漢的第四天,才有時間和一歲半的女兒視頻,視頻那邊寶寶邊叫媽媽邊要她抱抱,她頓時淚流滿面。她對著視頻安慰女兒,寶寶等媽媽戰勝了疫情,再回來抱你。

最是平凡見真情。這次行動,有人舉起大拇指向她表達欽佩,她總是笑而不語。因為她深知,這只是一個共產黨員醫護人員都應該做的,她只是這千千萬萬共產黨員和醫護人員中普通的一員。

抗疫的任務還很艱鉅,她正在和所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全力以赴;工作的道路還很漫長,她說,既然選擇了就勇往直前,百鍊成鋼,義無反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