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作為一個寶媽,小易在不同的育兒群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學齡前的群裡,大家聊的問題五花八門,從喝什麼牌子的奶粉到哪個牌子的腳踏車好,什麼都有。

但在學齡階段的群裡,大家的問題都集中在一個方面,那就是學習。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主動學習?是每個學齡階段父母最關心的問題。

我家孩子寫作業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一點作業要寫3個小時。
我家娃不愛學習,天天就想著怎麼玩,怎麼辦?
你家孩子上XX培訓班效果怎麼樣啊?
我家那小崽子除了學習沒興趣外,對其他都有興趣,哎!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什麼很多孩子對遊戲,手工等興趣盎然,對學習就沒有興趣呢?這可能是我們在教育方面出了一些問題。

能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大多做了這3點,幫孩子開啟內心的“寶藏”

“陪孩子寫作業”好像一部驚心動魄的“動作片”,父母無法預料到下一秒自己會不會在崩潰邊緣,使出絕招,之前網絡上看到網友說,陪孩子寫作業捶桌子捶到骨折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一談到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們就有千言萬語訴說不出的苦!最讓敏敏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個爸爸,陪孩子做作業,氣到住院!為啥寫作業要讓父母陪?為啥能主動學習的孩子都是人家的孩子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威廉·戴蒙認為,動機是很重要的學習要素

主動性:個體按照自己規定或設置的目標行動,而不依賴外力推動的行為品質。由個人的需要、動機、理想、抱負和價值觀等推動。

對於孩子來講這個時候談理想,談價值觀,就算爸媽磨破嘴皮子,也無法讓孩子一時間形成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對於孩子這個階段,動機才是激發主動性為手段要讓孩子知道學習和讀書都是為了自己,而非他人。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一、信任是溝通的橋樑

你出門旅遊,迷路了筋疲力盡,問路人A,路怎麼走。結果路人A給你胡亂指一通先不說,讓你走了一圈發現又繞回路原地,然後路人A告訴你,只要努力就可以走出來。這個時候你會不會覺得路人A無心幫你還給你增加負擔?

既然你想影響孩子的話,首先得讓孩子信任你,而且你必須保證維護這份信任。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二、不嘮叨,不催促

生活中常見到這種媽媽,每天就不停地嘮叨,嘮叨已經成為習慣,“你怎麼還不起床!天天賴床!馬上要遲到了!你怎麼還不寫作業,天天磨蹭,一磨就是深夜12點!還想不想睡覺,明天上學又犯困了!

這些看起來關心的嘮叨,其實是扼殺孩子責任感的重要原因,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懶散,習慣推卸責任。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父母如果能夠做到不嘮叨是開啟孩子內心的第二個“寶藏”,責任感!一旦給孩子貼上有責任感的標籤,孩子也會努力活成有責任感的樣子,這是標籤效應的神奇之處。當孩子面對自己的作業時,孩子知道那是自己的任務,要做負責的人,就成了孩子寫作業的動機!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三、立規矩,定目標

孩子自制力差,自然不可完全脫手,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懂得立規矩,定目標!每個家庭的規矩自然不同,比如敏敏家的規矩是,放學回家後,必須寫完作業再玩!而且作業後都是孩子喜歡玩的,比如週一陪孩子玩最喜歡的飛行棋。週二可能寫完作業去踢球!作業後玩的項目這就是孩子寫作業的強大動機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四、無利不起早

智商正常的成年人尚且面對學習帶來的人生影響表示存疑,何況智商、遠見不如成年人的孩子?不僅要形成正確的長期利益,也要讓短期利益形成積極氛圍。

獎勵是門學問,節奏有力,張弛有度的獎勵是讓孩子變優秀的驅動力。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最後,要擁有成長型思維,一生受益

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裡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和成長型。它們體現了應對成功和失敗,成績和挑戰的兩種心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成功來源於學習,努力和自我提高。固定型思維的人,則認為人的才能是不變的。

在學習中,擁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只會盯著成績和排名看。比如,這次考試得了多少分,在班級是第幾名。如果是第1名或者第二名,那就很高興,而不管是60分得了第一名,還是100分。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在他們眼裡,只要分數比別人高就行。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則不太關注成績和分數,而會關注這幾道題為什麼錯了,是哪裡沒有弄明白,然後趕緊去弄明白,確保下次不會再出錯。

我們要引導孩子去做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而不是高標準,嚴要求,規定孩子每次都拿100分。

邁克爾.喬丹就是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他是最厲害的籃球運動員之一但在高中時,卻連校隊都進不了。有一次選拔賽,他被淘汰了,於是跑回去和媽媽傾訴。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他媽媽只說,不行的話,那就回去好好練啊!從此,他就認真訓練控球,投籃各方面的能力。

如果輸了比賽,他會在賽後更努力的練習,如果贏了比賽,也不會驕傲,而是對不滿意的地方做出調整,最後他成了籃球之神。

當然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除了家長們的教誨,還需要孩子親身經歷去領悟。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孩子缺乏學習主動性?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又或者孩子經常和其他小朋友鬧彆扭?經常發脾氣,沒有好朋友;沒自信的孩子,遇到困難總是逃避放棄,經常不開心?

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順利解決,只要我們培育孩子的自制力。畢竟學習是場持久戰,需要很強的自律和主觀能動性,我們要有技巧有策略的幫助孩子,找到快樂的源泉和持續努力的動力。

小易之前給自家孩子買了《好孩子成長日記》系列圖書,一共有10冊,其中一冊的題目是《我在為自己讀書》,裡面講的就是培育孩子的自制力,孩子讀完以後,給我講了他的感悟,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到很優秀。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這套書共有10個鮮明主題,就是彙集了父母最關係的話題,以及孩子最常出現的問題。不管是學習方法、習慣養成還是逆商鍛鍊、性格培養。
而《我在為自己讀書》是讓孩子從孝敬父母、尊師重道開始,進而完善自我,做一個懂孝悌、明道義、知廉恥的讀書人,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對人類有價值的棟樑之才。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另一本《我要當尖子生》也是一本關於高效學習的必修秘訣,讓孩子掌握正確方法擁有良好心態,發現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裡面一個個內涵深刻的勵志小故事,加上人生箴言,結尾還有成長啟示,各個環節緊密相連,層層深入,引導小讀者們深刻地理解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能夠主動學習的娃,家長多數能做到這幾點,開啟孩子內心“寶藏”

58元全套10冊好孩子成長日記,平均下來一本只要5.8元,不過就是每一天的早餐錢,除了口糧,也不要忘記孩子的精神食糧。爸爸媽媽們,買上一套讓孩子快樂成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