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專為家長上班的學齡前兒童而建立的兒童看護行業,對嗎?你怎麼看?

用戶5756874018


我覺得不對,幼兒園是讓家長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工作,處理自己生活上的各種事情,但是幼兒園是培養孩子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類是群居動物,從小在幼兒園,孩子們在一起建立了第一個比較大團體,讓孩子們有了同學,夥伴,朋友,班集體,團隊意識,能使孩子們有一個好的價值觀念,進而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健康成長[泣不成聲][笑]



長長久久之隨機應變


我認為,對不足上學年齡的小孩上幼兒園,幼兒園確實有教育和看護兩種任務。譬如煤礦辦有幼兒園,因為煤礦裡的女工,大都上八點班(白班),把孩子放到幼兒園,她就可以安心上班了,至於孩子學到了什麼,做父母的倒不是很在意。這就是很多單位沒有學校而有幼兒園的原因。同樣,改革開放以後,很多夫妻外出打工,孩子的爺爺奶奶又年事已高,這時候也興起一種既看護又教育的幼兒園,如長沙最早的奧星幼兒園。這種幼兒園的孩子們既教育又看護,一日三歺在一起,晚上睡覺有阿姨。雖然辦得不是十全十美,但也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後顧之憂。


夏冷


…應是種地媽咪寄託娃兒的看護園才對,,

…記得我從半歲起,整個日出期全在竹筐裡和苞谷葉纏綿,那真情感的哇呀可是靈魂深處的吶喊,,

一把鼻涕兩行淚,

啼畫蒼穹不知累,

如今山歌盡高音,

唱懷情深老母恩…


不笑牙疼


幼兒園就是替家長照顧孩子地方。自從我那個年代幼兒園興起,讓孩子識字做題。但我不提倡。為什麼哪?3歲到六歲是孩子成長快的時期了,但大腦記憶力還不行。所以這麼大點的孩子記住所有學的東西不可能,而且對孩子的手不好,因為太小骨頭軟,容易變形。而且等他上一年級時,容易產生不學習的情況。因為在幼兒園學過了,還感覺學習累厭學的印象。所以幼兒園就是替家長照顧孩子玩的地方,讓他識物的地方,讓他自由快樂生長的地方。而不是學習的地方。個人見解。以為我知道在幼兒園學習很累。


裝修設計領域者


我的答案是不對。幼兒園雖然解放了家長上班時間問題但更重要的還是為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具體原因如下:
1.首先幼兒園的任務是解除家庭在培養孩子時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
2.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


3.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
4.幼兒教育具有啟蒙性,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啟迪其心智的作用。幼兒園教育對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態度;和能力,如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幫助。
5.幼兒園是小學學習的基礎教育,可以提高幼兒在小學學習的能力。
所以以上這些是最主要的,而解決家長上班的時間是微乎其微的作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c9000056b72b3ff5d4\

泊頭佳仔


您好!我是育兒有計的smile老師!我來回答一下您這個問題!

首先,幼兒園確實可以為上班家長的孩子提供照顧!但卻不能認為幼兒園就是專門為家長上班的學齡前兒童而建立的兒童看護行業!這種看法太片面!

幼兒園是對幼兒實施教育的專門機構!1951年,我國政務院《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中規定:“實施幼兒教育的組織是幼兒園。”1996年,國家教委發佈的《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是對3週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

因此,幼兒園是以3週歲至去小學前(6週歲或7週歲)學齡段兒童為對象;幼兒園是社會公共教育機構;幼兒園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

可見,幼兒園並不僅是為家長上班的學齡前兒童提供專業看護!幼兒園不僅是看護孩子,同時也要提供教育,是教育系統中重要的一環!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也可以關注我:育兒有計!我會不定期更新育兒知識!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睿智的父母!











育兒有計


幼兒園是專為家長上班的學齡前兒童而建立的兒童看護行業,對嗎?你怎麼看。

再次感謝問題提出者讓我們思考。幼兒園如果只定位成兒童看護行業,這個認知定位有點低了。幼兒園也是學校,是幼兒成長的花園。幼兒園的教育比任何學校的教育都重要。年前,我應邀參加了我市幼教協會的一個年會,他們從北京請來一個專家,專門講幼兒孩子成長期的重要性,專家說0到3歲是孩子成長的白金期,4到6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無論是白金期還是黃金期,幼兒園教育是寫劇本的階段,七歲到十八歲是演練劇本期的學習期,十八歲以後是人生大舞臺,每天無裁排的人生如戲的生活表演階段,十八歲以後的人生如何?其實主要在0到7歲的幼兒期的教育指導。如此重要的教育階段,怎麼能定位成只是看護行業呢?感謝信任。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方方夢語


說實話以前的託兒所和幼兒園純屬看管作用,阿姨亦是婆婆媽媽輩的,有的阿姨還不識幾個字也能勝任照看嬰幼兒,因為當時提倡”光榮媽媽”,哪家不生亇五六個、七八個小孩的,所以看管這些小孩阿姨還是頗有經驗的,還是很能勝任這項工作的,跟有無文化或文化高低沒有直接的關係。當時我丈母孃就在大隆機器廠(設在光新路附近)託兒所、幼兒園當阿姨,可惜當時工資頗低純屬照顧性質的,與廠裡一線生產工人的工資懸殊許多。

當時光靠單位託兒所幼兒園還不夠,儘儘是照顧本單位職工子女的,所以街道里弄也開辦了這類看管孩子的機構,阿姨來源也是屬於本里弄的家庭婦女招來此工作。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現在公辦和民辦的託兒所和幼兒園比以前要求高了不是一點點,首先要招幼師畢業的學生來當老師,不僅要掌握嬰幼兒的撫養管理、繕食營養搭配、嬰幼兒的心理、幼兒文化知識、娛樂活動……。還需要老師有健康的身體,確保嬰幼兒的身心健康,有淺深變化的幼兒課教教材。據說目前的幼兒園無論是公辦或民辦均屬教育局領導和管轄,也保證了幼兒園的資質和標準。


daliu1009


不對。

那按你的觀點那些不上班的就在家看孩,就不用去幼兒園了對嗎?你的這個觀點只能害了孩子,毀了孩子,孩子從小去幼兒園,即學到了知識,又融合到集體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鍛鍊、在一起活動,養成獨立自主的良好習慣;還能養成講衛生、守紀律、互相團結、互相進步、健康茁壯成長。

只要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學習環境,從小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這也是每個家長最盼的,也是每個做家長的最大願望。這只是我個人觀點謝謝關注!





陪你同行63240527547


算是吧!

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設的幼兒園,我們那會兒是5歲直接讀小學一年級,多年以後聽說要讀幼兒班,只讀一個大班;到現在要讀小、中、大三個班整整三年。

幼兒園的報名費在農村、鄉鎮、城市各不相同,低的1000多大洋,高的上萬;但相同的是逐年攀升。開學期間週一至週五,得花一個勞動力天天接送,有無校車的區別就是接送遠近的區別。我不禁想問,相應的報名費能否獲得相應的投資回報?

從教育部的逐年改革,關於幼兒園的設立是有必要的,大家也贊同。幼兒園的諸多問題卻難以完善。1、小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許多小孩過早離開母親感到不安,心懷恐懼, 不善語言溝通交流 ,哭喊、殺尿是常事,有的差不多要帶兩條褲子去換,只能靠幼師主動一個一個去發現、安撫、更換,一到兩個幼師面對一個班的小朋友有些措手不及。2、私立幼兒園收費亂象,沒有統一標準,中途遇節假日參加節目又得交亂七八糟的費用,有錢的不在然,沒錢的那叫勒著褲腰帶過日子啊。3、有些小朋友生來好動,有的生來自閉,強勢的小朋友會欺負弱勢的小朋友,幼師的處理能力是否有效化解小朋友雙方心中的好鬥與順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