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3)——退役战“疫”我不当“逃兵”

古美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3)——退役战“疫”我不当“逃兵”

2月13日,房管办持续开展物业和长租公寓返沪人员信息排查。目前,共有115名非重点地区物业人员返沪,其中有11人从重点区域返沪。

网格中心对68个小区的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处理;巡查未发现乱设摊,未见活禽交易;统计交通运输企业复工、人员信息155家,新录入企业4家,返沪人员40名。

派出所出动警力8人参与“三人核查”,核查户数64户,核查人数89人,后台核查相关人员50余人;出动警力6人,分区域维护各居委预约口罩进现场秩序,安排6人驻守指定购买口罩的药店,现场秩序良好,共处理涉疫情类警情3起,情况均正常。

城管中队登记商户35家,外地返沪人员57人,来自重点关注地区0人,今日新开业商铺20家。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2月12日15时至2月13日14时,窗口共接待办事居民130人,其中重点关注地区(14 城市)抵沪人员0人,受理其他外省市抵沪人员15人,身体情况均无异常。

发展办共排查并录入商圈商户信息3户,员工数11人,回沪员工数3人,与20家公司及商铺签订了承诺书,通过了3家商店的开业审核。辖区内27处工程无一复工,进沪并登记外来人员登记表人数为10人。

服务办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为老助餐205份,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暂停。

【每日一事】退役战“疫”,我不当“逃兵”

“爸爸抱……,妈妈抱抱……,”面对着微信视频那头,仅仅18个月的儿子含着泪水,带着哭腔的声声叫喊,吴云峰夫妇几度哽咽,一边宽慰着孩子,一边偷偷抹去泪水,心中却是满怀愧疚。

吴云峰是古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兼武装部干事。大年初三傍晚,当大家还沉浸在春节阖家团圆的氛围中时,他接到了区武装部的紧急任务,需要人员即刻前往S4沿途剑川路下口、颛桥收费站、S32三鲁公路下口等四个高速路口,为道口值守的医生、护士和警察们搭建应急帐篷。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发自退伍军人吴云峰的胸中真言。他顾不上刚吃了一口的晚饭,火速开车前往集合地点参与“执行”任务。临近半夜12点,当最后一顶帐篷圆满完工时,已连续工作近7个小时的吴云峰内衫却早已湿透。“退伍不褪色,一朝是军人,终身是军人;一朝胸怀使命,终身扛在肩上。在疫情面前,只要组织有需要,我义无反顾……”凝视着眼前一顶顶犹如堡垒般的帐篷,吴云峰心中无比坚定。

古美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3)——退役战“疫”我不当“逃兵”

“我是党员,更是一名退伍军人,关键时候,我就是一颗牢牢钉在疫情防控阵地上的‘钉子’……”再见吴云峰时,他已在古美路街道怡景园小区门口值守了14天。原来,吴云峰在听闻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支援社区疫情防控通知后,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每天8小时坚守岗位,协助居委为社区回沪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测量体温等。“前几天,阴雨绵绵寒风瑟瑟,小吴真不容易啊,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晚一个走,有时晚上我们缺人手,他 二话不说,就主动留守,不喊苦不喊累,当过兵的人果然不一样……”古龙五村党总支书记朱海林谈起吴云峰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古美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3)——退役战“疫”我不当“逃兵”

吴云峰的妻子是吴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从年初二起就参与防控工作,在高速公路收费口排查外来人员,为辖区内的返沪人员进行隔离、检查、解除隔离等工作。此时的夫妻俩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大家各自奋战在“一线”,用另一种方式“在一起”,相互支撑。妻子值夜班时,他就是“护花使者”,接送妻子上下班;他加班加点时,妻子就是“后勤管家”,扛下家中一切重担。考虑到两人工作都需要24小时时刻待命的“特殊性”,夫妻俩早早就将孩子送到了远在奉贤的父母家,十多天来都抽不出时间去看上一回。唯一一次,还是孩子晚上突然发高烧,吴云峰夫妇大半夜驱车一个多小时前去父母家为孩子送退烧药,凌晨5点等孩子稍微好一点又匆忙赶回。在他们心中,最愧对的就是年迈的父母和牙牙学语的孩子。

古美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13)——退役战“疫”我不当“逃兵”

“家庭困难,我们自己克服,国家有难,职责使然,我必全力以赴!”军人的“家国情怀”在这位家中的“逃兵”身上彰显得淋漓尽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