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輩已經看守八百年,還有不一樣的待遇

古往今來的達官貴人皆重視下葬風俗,而身份越尊貴的人,墓穴中陪葬的貴重物品越多。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少墓穴都被“盜墓賊”光顧,留給後人的研究價值所剩無幾。不過南宋名臣虞允文的墓穴已經流傳800多年了,卻一直沒有被盜過。這是因為虞允文有一個流傳了十幾代的家族為他守墓,哪怕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他們都沒有放棄過祖輩留下的諾言。你可知道這背後的故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輩已經看守八百年,還有不一樣的待遇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虞允文是南宋初年名臣,也是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後。他少時飽讀經書,頗有才華,在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就文登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而且在虞允文任職期間,他不僅富有文采,更是勇於直諫,出使金國時,只是看到金國運糧造船,便上書直言要宋朝廷加強防禦。在紹興三十一年,他又以參謀軍事犒師於採石,指揮三軍大破南侵的金帝完顏亮,使“宋事轉危為安”。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輩已經看守八百年,還有不一樣的待遇

朝中無不對他側目,當朝皇帝也對他連連誇讚。不過次年,他又任川陝宣諭使,與大將吳璘共謀進取,獲得極高成就。而後虞允文並未就此打住,而是在朝堂之上更加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憑藉著自己的政績,一路升職,於乾道八年,他又被授左丞相兼樞密使、即再鎮四川,封雍國公,世稱“虞雍公”,為一代名臣。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輩已經看守八百年,還有不一樣的待遇

可惜在淳熙元年,虞允文去世,年六十五。累贈太師,諡號“忠肅”。他畢竟貴為丞相,朝中上下無不重視,在下葬當天,墓內不僅陪葬了大量珍貴文物,虞允文生前的吃穿用度物品,還有不少稀奇古玩也都埋進墓內。完全是按照著丞相下葬規格來辦理的,也有不少盜墓賊開始打墓穴的主意。幸好當時的皇帝,為虞允文安排了守墓人。

而守墓人代代相傳,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三代守墓人宋克成了。他們一家都住在眉山市仁壽縣虞丞鄉丞相村。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輩已經看守八百年,還有不一樣的待遇

宋克成的祖上為虞允文代代守墓,而每到清明時,也不少人前來祭拜。他也會一臉驕傲地,對祭拜人講訴著虞允文的故事,講述宋家守墓的故事。這些故事,也是他們宋家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宋克成17歲時,從父親手中接下守墓人的擔子,從那以後,他幾乎就沒有出過遠門,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天天為墓地除草,還要攜帶獵槍看守墓地。在他老了之後,又把責任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宋建彬。不過面對物慾橫流的世界,他的兒子宋建彬一開始並不願意留下來守墓,他還是想出去打工,貼補家用。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輩已經看守八百年,還有不一樣的待遇

因為守墓人並沒有什麼收入,他們家日子並不富裕。但是宋氏家族的誓言是:“宋氏不絕,守墓不止。”宋克成苦苦勸阻自己的兒子,而當地政府也接到了大家的反應,認為宋家守墓人堅守承諾的行為值得嘉獎,於是給了宋家貼補。就這樣,宋建彬終於不用擔心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了,他也把心安定了下來,打算老老實實地遵守祖訓。他說:“我們祖輩為了守墓都不為名利、不辭辛苦,現在,該我了。”看著他堅定的樣子,宋克成終於放心離去了。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輩已經看守八百年,還有不一樣的待遇

按照時間來推斷,宋家堅守在守墓人的位置已經八百多年了,他們這種千金一諾的精神確實是不尋常,值得所有人思考和學習。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