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營銷如何抓住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2020,過去10年,中國消費市場的整體增長日新月異,居民家庭可支配年收入增長,但在消費市場整體上揚的同時,中國消費者行為正在分化,由過去那種各消費群“普漲”的態勢轉變為不同消費群體“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消費行為。

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隨著消費升級與市場下沉等現象出現,有些消費者更加理性,願意為品質而不是社會認同買單;有些消費者更加精明,追求最高性價比;還有消費者更加謹慎,減開支,未雨綢繆……多樣化的市場正在逐步形成併成為不可逆的趨勢,這些趨勢包括——

  • l 趨勢一:中低線城市消費新生代成為增長新引擎

中低線城市“年輕購物達人”。對於中國消費支出的持續大幅增長,他們功不可沒。這些年輕消費者都是“數字化原住民”,主要居住在生活成本較低的二、三、四線城市。他們對未來保持樂觀並充滿希望,極為容易種草最新潮流事物,小紅書和抖音都是他們的常駐地。入手最新一代的手機、拔草美妝博主推薦的護膚品或化妝品、外出旅行並去她們關注的vlogger視頻中的網紅地點打卡,已經是這個群體的普遍生活方式。

  • l 趨勢二:多數消費者出現消費分級

在升級的同時有些消費者更關注品質、也有些消費者更關注性價比。這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2012年至2018年,中國城市居民人均消費增長了65%,遠遠超過通貨膨脹率和GDP增長率,而同期的收入增長卻在放緩。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從2012年的13%下降到2018年的9%。

  • l 趨勢三:健康生活理念繼續升溫

面對城市生活中的壓力、擁堵和汙染,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也更關注自己的食品選擇,而這並不僅僅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更多消費者表示會有意識地選擇更健康的食品,其中,一線城市最為明顯。另外,高線城市和低線城市消費者的健康理念有著微妙差別。,後者也崇尚健康生活方式,但他們支出增長最多的品類卻包括碳酸飲料和果汁,可見他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不同於高線城市消費者。

  • l 趨勢四:旅行消費更注重體驗

2014年至2018年,中國城市消費者旅行支出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4%,超過GDP增長率(7%)。隨著中國消費者旅行次數增加、旅行經驗豐富,他們在行程規劃時也更加成熟和有辨別力。

  • l 趨勢五:本土高端品牌崛起

西方品牌曾經是舒適、現代化、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標誌。但近年來,很多中國企業與品牌不再著眼於生產低價產品,而是開始升級產品品質、性能和價值以及品牌,已有許多消費者會在高端產品的消費中選擇本土品牌。

如何抓住多樣化需求?

面對千人千面的消費分級現象,品牌需要及時調整其現有產品策略和營銷策,過市場深耕,向智能化、個性化和全渠道模式轉型。其中,在廣告營銷環節,更需要通過個性化的營銷策略與工具,打通投放鏈路全流程,幫助品牌挖掘潛客、快速獲取新客並進行老客召回喚醒。

  • l 環節一:確定營銷目標

面對當下越發多元差異化的營銷訴求,針對品牌線上、線下、互動、社交、等不同場景需求進行智慧適配,為不同場景下的推廣目標提供相匹配的產品解決方案。

  • l 環節二:優化廣告投放

根據不同平臺的流量特徵,選擇流量入口,通過流量入口、分平臺出價、優選廣告位、場景廣告位四大協同化流量選擇形式,支持的個性化定向策略、人機協同的智能優化工具,實現廣告營銷的全面覆蓋與智慧觸達。

  • l 環節三:高效內容生產

通過AI工具及平臺實現優質內容的高效產出,依託人機協同及品效兼具的雙重優勢,進一步助力創意內容製作和優化,構建高效內容生產閉環。

  • l 環節四:實現轉化閉環

在最終轉化達成方面,通過多維預估模型,依託深度數據對接,促進更加直達目標的深度轉化,如:路徑轉化、線索轉化、商品轉化等多樣性目標。

隨著更加垂直化、智慧化、定製化、個性化的營銷策略,進一步激發各個品牌的營銷效能增長,使品牌的傳播和影響找到更加立體的傳播方式,以便幫助品牌“俘獲”多樣化的消費群體。

如在電商行業,既面對著電商平臺滲透率提升、頭部電商壁壘加劇、獲客方式趨於垂直的行業現狀,也意味著新線市線的藍海的出現,在市場增長空間下,更需要在內容電商、直播種草,流量經營三個方面與探索出新的營銷組合打法,實現吸引用戶的內容帶、互動帶、找到入口帶等場景的全覆蓋,提升用戶與品牌的參與感與共鳴,最大化驅動業務的增長。

當下,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此消費者的反應也各不相同。有些消費仍然購買意願強勁,渴望更昂貴的商品,有些消費則更加謹慎,並縮減了支出,但無法否認中國消費者仍然信心十足,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仍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而市場的消費增長也意味著品牌與企業需要以更積極的姿態應用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2020年,營銷如何抓住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