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洗禮文



「語音版」洗禮文/張彥梅


每天早上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上網查看疫情動態,看奮鬥在一線的感人事蹟,看志願者的愛心助力,看中央到地方的舉措。聽著接地氣的“村長大喇叭”……我一面心痛,一面熱淚盈眶。在災難面前,娛樂和消遣已悄然退場,取而代之的是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對這場疫情的抗擊。

  此刻我們普通老百姓所能做的,就是自覺地宅家裡不出門,配合疫情的防範和控制。窗外很靜,整個城市很靜。

  這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沒有應酬,沒有喧鬧,有的只是單位和孩子學校每天必填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表》,看單位群裡《防控疫情的通知》以及物業人員認真消毒的圖片。

  最近微信留言最多的一類是:“疫情嚴峻,多保重!祝福健康、平安!”是的,此刻全民的心願如此一致!鎮靜便代替了最初的恐慌,浮躁和不安緩緩閉幕。

  於是便在這安靜中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女兒翻開了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同事在微信群裡曬出自己蒸的手工涼皮,於是接連幾天都是同事之間互相交流做飯的技巧與妙招。好友梅子用微信給我發來她的戰績:已經織了一半的紅色毛衣圖片。她說毛線是幾年前就買好的,因為媽媽年齡大了,想織一件開衫,穿起來方便。但是總是忙工作,忙其他,就是沒時間完成這件毛衣。現在她一邊聽著小說一邊織著毛衣,才一週的工夫,就快完工了。

  “90後”的侄女電話拜年給我說,她以前從來都不關注新聞,現在每天看新聞已經形成了習慣,突然間覺得“國“和“家”是那麼緊密相連,才發現每個“人”與“國”這麼密不可分。她說自己以前就是遊戲、追星、購物,但是現在面對此次疫情,感覺自己那樣無能為力,什麼都做不了。她第一次問自己:該怎樣活著?

  遇到災難是不幸的,但是放下侄女的電話,竟然有些欣慰,以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侄女能有自己的反思和追問,這也許就是成長。

  在收到的眾多微信留言中,有一位以前在醫院一起工作的姐姐說:“這次疫情讓我想起從前,我們一起經歷的非典時期的那段歲月,轉眼十幾年過去,太多的人忘記了非典那場艱苦的戰役……”

  我把目光從手機望向窗外天空繃緊的面孔,想起雨果曾說:自然是善良之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據說,這一次的新冠狀病毒與上次的非典一樣,都是野味惹的禍。

  疫情數字每日還在攀升。逆行的背影依然那麼悲壯。鄰居阿姨的愛人是警察,兒子是軍人,這對父子從年三十至今還在抗疫一線,沒有回過家。

  該怎樣活著?我們是否通過此次洶湧疫情,從家國情懷繼續去拓展我們生命的格局和視野?

  “明天”從古至今,在每個人心中都是充滿希望的日子,那麼,面對明天,我們當下該怎樣做?

  這一次疫情應該是一場洗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