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發脾氣,我能理解!”

將軍路街衛生院是東西湖區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之一。

約30平米的發熱門診藥房裡,27歲的藥師黃念穿著二級防護服,邁著匆匆的腳步,在一行行藥架中來回走動,一個嬌小的身影,卻要完成所有的核對、配藥、整理、統計等工作。從大年初二起,她和馮貝堅守崗位至今。


“ 病人發脾氣,我能理解!”

防護鏡裡的汗水,泡紅了臉上的皮膚

大年初一,將軍路街衛生院成為發熱病人定點收治醫院,醫務人員全部要分配到不同的病區,發熱門診只能安排5個人:2名醫生,1名護士,1名藥師和1名收費人員。

當天,黃念和馮貝主動給藥劑科主任發了條消息:“我單身,可以去發熱門診。”為了方便上下班,她從家裡搬出來,和馮貝住在醫院附近。

發熱門診的患者每人平均要拿5種藥物,一次發5至7天的藥量,黃念一天的工作時間至少10小時,在各個藥架之間往返無數次。由於藥房只有一個人,她幾乎沒有時間休息,只能在吃飯的間隙坐下來喘口氣。

每隔半小時,黃念就要把自己的護目鏡拉開幾釐米,讓裡面積累的水滴流出來,護目鏡邊緣壓在臉上的勒痕,在水漬浸泡裡已經開始發紅。“防護鏡很容易上霧,就像漏水的泳鏡一樣。”黃念向記者描述時,卻輕鬆地打比喻。


病人不敢靠近,她用最大音量喊怎樣服藥


“這是您的藥。奧司他韋一天兩次,一次兩顆;阿莫西林膠囊一天三次,一次兩顆……這是五天的藥量,吃完如果病狀沒有好轉,請一定要來醫院複診。”

2月8日,黃念站在發熱門診“取藥處”的玻璃後,對著窗口拔高聲音對患者進行服藥說明。

患者站在離窗口很遠的地方,一個勁的點頭,不敢靠近。為了讓病人聽見,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的黃念不得不用最大聲音說話,這些天她的嗓音一直是嘶啞的。

“服藥說明很重要,藥不能亂吃,更何況是病人。隔得太遠了,我總是怕他們聽不清我說的話。”黃念拿圓珠筆在藥盒上把服藥說明又寫了一遍,然後把藥品放在櫃檯上,退後幾步,朝病人招招手,示意他可以過來取藥了。

病人小心翼翼走過來,從兜裡掏出一小瓶酒精,對著藥盒一頓噴灑。黃念安靜地看著,突然說了句:“爹爹,不怕,會好的。”爹爹愣了愣,眼睛裡卻忍不住湧出淚水。

黃念說,這種超常態的謹慎來自於病人壓抑、緊繃的情緒,但她卻覺得“謹慎”是件好事,“他們能把防護措施做得這麼到位,是一個非常好的跡象。”


“我不委屈,病人發脾氣,是因為心裡急。”


發熱門診屬於汙染區,黃念還要做醫療物資的備貨、消殺、聯繫120上報住院轉院情況等事宜。

每天上午10點,趁著病人去做檢查的空隙,黃念迅速調配消毒液,然後拎著一個近10斤重的消毒水壺,開始對門診裡裡外外進行消殺。一天四次消殺,每次至少半個小時,黃念開玩笑說:“我覺得自己左手胳膊都粗了。”


“ 病人發脾氣,我能理解!”


看到有病人來拿藥,黃念趕緊把消毒水壺放下,火速奔往藥房,氣喘吁吁地給病人取藥。有時候,發熱門診藥房外排起長隊,焦躁不安的患者偶爾也會因情緒崩潰失去等待的耐心,對著取藥窗口大喊大叫。

黃念總是淡定地讓自己儘快平復下來,因為只有保持冷靜才能確保發藥不出錯。“我不委屈。病人這個時候心裡肯定是最著急的,我很理解。”


來源 - 東西湖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 肖梓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