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青年们 用行动诠释担当,守好“南昌南”大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南昌南”收费站作为江西省南昌市的“南大门”,日均车流量几千辆,是南昌市重要的交通门户。大年除夕的晚上,正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吃着年夜饭的陈俊霏突然接到了单位“所有人员明天立即返岗”的通知,而“南昌南”收费站需要富山乡派人24小时值守,鼓励党员志愿报名。看到这个通知,他没有半点犹豫,立即回复:“我请战,我可以随时去南昌南”。就这样,从大年初一下午开始,陈俊霏作为带队领导、交通组副组长,带领着值守成员在“南昌南”收费站连续奋战了十几个日夜。

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陈俊霏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带领该乡4名年轻同志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率先奔赴南昌南设立检疫哨卡和留置点,制定24小时轮班制,同时协调乡卫生院安排120急救车和医护人员立即到岗,引导车辆做好信息登记,接受体温检测。

防疫工作开展以来,陈俊霏作为带队领导,在现场除了要协调各项防疫物资调配,保障现场人员安全和排查工作顺利开展,配合地方交通、卫健、公安、交警等部门工作以外,也和其他值班人员一起加入到排查进出车辆的队伍中,特别下雨的那几天,雨衣紧缺,而面对川流不息的车流,陈俊霏把雨衣让给其他工作人员,就这样淋着雨站在车道出入口一起坚守,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是带队的,做事肯定要冲在前面!”

十几天来,陈俊霏每天至少值班12个小时,吃住全在单位,手机一直24小时开机,设置铃声加震动“双保险”。对于自己双亲,他也满心愧疚,从正月初一出来就一直没有再回去看过他们,只在休息时间给父母去过电话关心叮嘱,而面对父母对自己的担心,也只是不断重复的说,“我年轻,抵抗力强,不怕!”

不怕么?当然怕。包括陈俊霏在内的所有在南昌南高速入口排查的工作人员都怕,每一次排查车辆和人员,就是一次接触病毒的可能。陈俊霏刚刚结束晚班回来,看得出他很疲惫,双眼也布满了血丝,可透出的眼神却很坚定,他说:“我们做不了医护人员在前线治病救人,但我和我的同事们可以保护更多无辜的人免受病毒感染,这里面也包括我们的家人,是责任让我们有了勇气,去做自己害怕却应该做的事。”他说这是他最认可的关于“勇气”的解释。

疫情不退,他就不退,誓为南昌百姓守护好“南大门”。陈俊霏作为90后的一员,他放弃了春节和家人的团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流而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担当与作为!


南昌县青年们 用行动诠释担当,守好“南昌南”大门


南昌县青年们 用行动诠释担当,守好“南昌南”大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