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死亡人數破千,未來可以消滅上千萬人的東西會是什麼?

五年前,比爾蓋茨在TED做過一次演講,開場時他這樣對聽眾說道:

小的時候,我最害怕的是核戰爭,所以每個人都會在地下室準備一個逃生罐,裝滿罐頭食物和水,以備不時之需。

今天,最可怕的全球性災害看起來似乎已經不是這樣了。

如果有什麼東西在未來幾十年裡可以消滅上千萬人,那這個東西應該是高度感染的病毒,而不是戰爭;是微生物,而不是核導彈!


武漢封城,死亡人數破千,未來可以消滅上千萬人的東西會是什麼?

無處不在的微生物

紀錄片《人體上的生命》給我們揭示了一個顯微鏡下的人體叢林

是的,平時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身體,其實寄居著太多微小的生物。它們和我們共同存活,和我們呼吸與共。

它們雖然微小,但卻關乎著我們的安危。

大多數情況下,人體生態系統是平衡的,各種微生物和平相處,相互制約。

但在人類生活中,我們仍然會在某個時刻感染一些致命的病毒,比如埃博拉、艾滋、流感、肺炎……而這種感染,始終在所難免。

武漢封城,死亡人數破千,未來可以消滅上千萬人的東西會是什麼?

歷史向前追溯:

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埃博拉,瘋狂地虐殺“埃博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生靈塗炭,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倖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2014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西非,8000人死亡。

2002年末,非典爆發,我國各大學校全面停課,醋、酒精千金難買,內地死亡349例。

如今,肺炎來襲,武漢封城。

在武漢肺炎肆虐的同時,美國爆發的季節性流感已導致6600人死亡。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預計,每年全球流感季節性流行可導致25萬-50萬死亡。

人類不得不一次次全副戒備對抗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

面對疫情人類準備不足

很多人愛看災難片,影片中針對出現的疫情,總會有一群很英俊的流行病學家準備就緒,以英雄的姿態出現在災區,拯救人類於水火之中。


武漢封城,死亡人數破千,未來可以消滅上千萬人的東西會是什麼?

但這純屬好萊塢劇情。事實卻是:

2019年12月8日,武漢出現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

12月30日,一份《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但在2020年1月初,媒體仍在報道未發現人傳人現象。

直至1月23日,武漢全面封城,抗擊疫情的號角吹響。

是的,相比於非典時期,武漢肺炎的響應速度要快了很多,可是,我們卻喪失了擊殺病毒的絕好時機。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又會開始抱怨我國的各個機構了。可是我想說,這並不是我們的個例!

  • 薄弱的疫情準備

2014年那場舉世聞名的埃博拉疫情,其實在2月幾內亞最初發現病例以來,關注者了了。

抗擊疫情的手段和物資也極其簡陋。人們對於疾病的傳播依然知之甚少。

一直到那年8月,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尼日利亞四國累計報告2127人確診或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人數上升至1145人,各國才引起了高度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不得不發出嚴重警告,稱西非埃博拉疫情持續處於惡化狀態,此次疫情規模被“嚴重低估”,有關機構亟須採取更多措施控制疫情。

在那次與病魔的對抗中,幾乎近萬人的死者分佈在西非的幾個國家,並沒有造成世界範圍的擴散,是因為防護得當響應及時麼?

不,埃博拉之所以沒有擴散到更多的地區,除了很多甘願犧牲生命的衛生工作人員外,主要原因是埃博拉病毒不是靠空氣傳播的。

等到患者有足夠傳染力時,大部分人已經臥床不起,無法進行大量傳播。

除此之外值得慶幸的一點是,病毒沒有進入都會區,因此微生物失去了繼續大規模感染的環境基礎。

即使在世界範圍來看,人類面對疫情仍舊只能被動接受。


武漢封城,死亡人數破千,未來可以消滅上千萬人的東西會是什麼?

  • 我們還沒有準備好預防下一場大疫情的發生!

從歷次的疫情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問題並不在於我們沒有一套可以有效使用的系統,而是我們根本沒有任何系統

我們找不到已經準備好了的流行病學家可以去疫區看看病理和病情發展,等到病例由媒體報道出來,信息被上傳時已經很晚了,並且還不準確。

我們找不到訓練有素的醫護小組,讓他們平時可以嚴陣以待, 一旦有險情發生隨時出發。

我們也找不到充足有效的物資儲備機構,在疫情來臨時可以及時補充供給,避免人們陷入恐慌。

直到現在,我們依靠的還只能是志願者、愛心人士、社會動員……

是的,我們在經濟、機器上傾注了大量的投資,但我們在防止疫情的系統上卻投資很少!

  • 疾病不會等待

非典的消失,天氣轉暖幫了我們大忙。埃博拉病毒的抑制,與病毒無法通過空氣傳播息息相關。可是,下一次,下下次呢?我們還能僥倖逃脫幾次?

就像這次的武漢肺炎,當你在坐飛機或去逛商場時,你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傳播者之一。

而微生物同樣會在與人類的對抗中,不斷繁衍、變異、迭代,變得越來越強大。

武漢封城,死亡人數破千,未來可以消滅上千萬人的東西會是什麼?

我們需要做什麼?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很好的反應系統。我們可以利用所有發展至今的科學、技術、文化和知識積累!

  • 技術領域

我們可以使用手機、電腦等各種終端設備蒐集和發佈信息。

我們有衛星地圖可以看到人們在哪裡和往哪裡移動。

目前針對於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很多網站都採用了這種實時更新的技術手段,及時掌握疫情動態。

此外,我們仍然可以不斷髮掘技術上的突破,建立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的醫療病例數據共享體系,提高疾病的識別效率。

  • 研究領域

目前我們積累的醫療和生物學知識,可以大幅縮短我們找到病原的時間,讓我們有機會在較短時間內找出解藥和疫苗。

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多種手段,鼓勵人們加入醫學、生物學的研究領域,不斷輸送科研人才,尋找突破治療瓶頸的手段。

我們在醫研究上,還需要很多的研發工作。

武漢封城,死亡人數破千,未來可以消滅上千萬人的東西會是什麼?

  • 社會領域

我們可以考慮建立一套有效的疫情應急機制,就像軍人隨時隨地都準備好要投入戰鬥一樣,我們也能將對抗疫情作為一個常態化培訓手段,不斷演練和優化。

我們還能開發疫情相關的測試遊戲,進行情景模擬,普及疾病知識,找到病菌防衛的漏洞在哪裡。

在貧窮的國家裡,我們需要有發達的衛生系統。母親可以安全地生育,孩子可以接種疫苗,形成群體防疫屏障。

我們需要後備醫療隊伍,還有很多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隨時能夠準備好抵達疫區開始戰鬥。

我們可以設計一整套社會協作體系,將各個領域的專家人員彙集到一起,相互配合,共同奮戰。

……

只要我們朝著共同的目標,那麼,集所有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我們總可以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來對抗疾病,不是麼?


武漢封城,死亡人數破千,未來可以消滅上千萬人的東西會是什麼?

疫情總會結束,但人類不能鬆懈

一部關於鼠疫的紀錄片裡有這樣一段話:

“人類能在這場鼠疫和生活的賭博中贏得的全部東西,就是知識和記憶!”

至今還有人再問:非典是如何消失的?更有人說,不是人類戰勝了非典,而是非典放過了人類。

當我們面對那些逝去的生命,流乾的眼淚,我們只有記住教訓,才能走向更好的未來!

  • 保持警覺

人類雖然走到了物種的頂端,但微生物卻更早地在地球出現。那些比人類更古老的生物,我們不知道它因何而來,但我需要多一份敬畏和警覺。

不要過多地打擾野生動的生活,不要輕視每一種生物。

地球是一個萬物共存的生態系統,我們要學會的,是與它們共享家園,是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存在,而不是以萬物之靈的身份高高凌駕其之上。

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貪慾,給野生動物一個棲息地,也給人類少一些危險。


武漢封城,死亡人數破千,未來可以消滅上千萬人的東西會是什麼?

  • 無知才是最大的病毒

每一種疾病的發生,剛開始的時候似乎都很平靜。沒有人認為這是災難,所有人都不以為然。

但是突然間,確診病例大幅增加,無數醫護人員被感染,全國戒備。

影片世界末日裡有這樣一句話: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大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才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不要等到更多的人犧牲,才想起衝鋒,不要等到損失無限擴大,才記得彌補。

武漢的疫情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那麼,就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做好準備!

希望在下一次疫情來臨前,我們可以說:我準備好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我是本文作者微思。如果你觸動了,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既然你從我的世界路過,那麼,請你關注我,我們一起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