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大火不是偶然,已醞釀百年

當毀滅性的森林大火肆虐這片極度乾旱的土地時,澳大利亞已經在與極端高溫和史上最嚴重的乾旱作鬥爭多年。幾個月來,地獄之火一直在澳大利亞東南部肆虐,導致該國部分地區被世界上最嚴重的空氣汙染所窒息。


自9月以來,超過18萬平方公里的灌木、土地和森林被燒燬。至少28人死亡,約3000座房屋被毀,約10億隻動物可能受到影響。

澳大利亞大火不是偶然,已醞釀百年

澳大利亞大火留下狼藉


所幸本週東海岸的大雨暫時緩解了這場危機,但當局警告說,火災風險還沒有結束,通常叢林火災季節在3月份結束。就在上週,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因為該地區的叢林大火蔓延迅速。

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警告說,一個極端的森林火災季節即將來臨,而氣候危機是罪魁禍首。儘管自然氣候驅動導致了今年的乾熱天氣,但最近火災的規模和強度讓一些專家聲稱,世界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墨爾本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氣候科學與科學傳播講師林登·阿什克羅夫特說:“我認為火災的規模和強度,再加上乾旱,真的把澳大利亞推到了一個沒有家的感覺的地方。”“感覺不再安全了。”

乾燥的灌木等待著火花

幾十年來,澳大利亞變得越來越熱,越來越乾燥。根據澳大利亞氣象局的數據,去年是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最熱、最乾燥的一年。


澳大利亞大火不是偶然,已醞釀百年

乾枯的灌木等待著火花點燃


除了極端高溫,澳大利亞南部的降雨量也出現了長期的下降,這種下降主要發生在冬季。例如,新南威爾士州遭受旱災的城鎮正遭受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因為自2017年以來,該州每年的降雨量不足125毫米,這種情況以前從未發生過。

沒有雨水,那麼幹枯的灌木為今年的火災提供了燃料,所需要的只是火花。


澳大利亞大火不是偶然,已醞釀百年

60年來澳大利亞年平均溫度穩定上升


極端的土地

此外,澳大利亞以其極端波動的天氣而聞名。在夏天,城鎮經常會出現今天40攝氏度,明天又會有大冰雹的天氣。但專家表示,氣候危機正使這些波動變得更糟。造成澳大利亞氣候不穩定的原因是太平洋上的厄爾尼諾。厄爾尼諾是東太平洋的升溫,主要沿著赤道,它可以改變全球環流模式。


澳大利亞大火不是偶然,已醞釀百年

全球環流模式改變導致降雨兩極化


全球環流模式的變化可以影響降雨模式——因此,澳大利亞的乾旱可能意味著數千公里外的東非發生洪水,反之亦然。殘酷的是,非洲之角附近水域持續變暖,而澳大利亞西北部水域變得異常寒冷,這切斷了澳大利亞一個重要的水分來源,導致降雨量減少,溫度高於正常水平。根據澳大利亞氣象局的數據,除了長期變暖外,澳大利亞還經歷了極端炎熱和極端乾燥的天氣。另一種被稱為南環形模式(SAM)的氣候系統也導致了今年澳大利亞的乾燥天氣。

SAM是向北吹向澳大利亞或向南吹向南極洲的西風帶的移動,它對澳大利亞的影響因季節不同而不同。長期以來,SAM的趨勢是越來越活躍,這意味著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之間的西風正進一步南移。其結果是,澳大利亞南部地區從這些風得到的冬季降雨沒有那麼多。更為悲哀的是SAM從10月底到12月底——澳大利亞的夏季開始——經歷了一個負向階段,將南大洋上空的西風帶向北吹向赤道,煽起了叢林大火。

科學家們說,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正在扭曲這些自然氣候驅動因素。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印度洋的正偶極事件變得越來越普遍和強烈,而氣候模型顯示這種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氣候學家警告說:“如果我們繼續沿著高溫室氣體排放的道路走下去,那麼由於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我們預計21世紀發生這些事件的頻率將是20世紀的三倍。”

還需要證據嗎?

公眾對大火的憤怒不斷升級,其中大部分的憤怒指向了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和他的政府的氣候政策以及對大火的反應。上週,400多名氣候、天氣和消防科學家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澳大利亞領導人和政策制定者採取“真正的協調行動,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科學家們毫不含糊地把森林大火與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聯繫起來。

澳大利亞大火不是偶然,已醞釀百年

法國人抗議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公開信的簽署人之一亞伯(Abram)表示,作為一名氣候科學家,多年來正確地做出了預測,而政府基本上忽視了這些預測,這令人“沮喪”。“這就是氣候變化的樣子——它現在就在這裡,正在影響我們。除非我們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情況會變得更糟。”

根據《巴黎協定》,如果世界不把升溫幅度限制在比工業化前高1.5攝氏度的水平,那麼除了火災風險增加外,澳大利亞還將面臨更嚴重的乾旱、熱浪、漫長的夏季和更少的降雨。到本世紀末,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將使地球升溫3攝氏度或更多。

前景並不光明

作為全球先行者的美國在氣候問題上開歷史倒車,悍然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把全球領導人和專家學者的努力化為泡影。受氣候影響的不僅僅是澳大利亞的大火,還有印度的極度乾旱問題,全世界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會越來越高,人類會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待到要付出代價的時候,我們再回頭努力已經無濟於事,大自然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不可逆轉的,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很容易升高,但是想要降低卻是難上加難,我們現在只有趕緊在溫室氣體排放上剎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