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作者 | 花朵財經

花朵財經ID | F-Finance

||


2月2日,天津落下了第一場雪,當地民警白金鵬執勤時在雪中寫下了這句話——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2020,加油!這恐怕是當下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心聲。疫病肆虐,國難當頭,但我們同時也看到,國人眾志成城,可歌可泣的一幕幕,可以壯懷,可以痛飲,可以給人戰勝瘟疫的信心和勇氣。


01.

老兵送菜


大年三十晚上,一輛滿載冬瓜、香菜、芹菜的貨車駛入火神山醫院工地。

車上的人是一位農民,也是一位曾經在武漢服役17的老兵。他來自河南沈丘白集鎮田營村,叫做王國輝。

聽說疫情後,王國輝第一時間拉上了自家的蔬菜,駕車連夜奔赴武漢。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而在回到家鄉後,王國輝將自己隔離在了蔬菜大棚裡,他就這樣過了一個年。


02.

虧錢賣盒飯的武漢小姐姐

封城中的武漢,餐館幾乎都不開門,一線的醫護人員吃飯成了難題。

而有一個小店,卻每天做1000份盒飯專門供給金銀潭等醫院的醫護人員。一份盒飯裡面有胡蘿蔔燉牛腩、土豆燉五花肉、青菜,再加上一個雞蛋或者半個玉米。而這樣的一份盒飯只要16元。這在當下的武漢,是賠錢的。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店主小姐姐還喊來了父母兄妹,全家人從早忙到晚為醫護人員做盒飯。

冒著感染的風險,還賠著錢,有人問她為啥幹,她說:看到醫護人員的朋友圈,很受不了,我想做這個事兒。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03.

免貴,中國人就行了!

1月31日,南京檢查站。一輛轎車停在路邊,下來一個戴口罩的男人。

他從車上搬下了一個大箱子,對民警說:拿點東西給你們,我從土耳其人肉揹回來的。

箱子裡面全是口罩,民警問他:您貴姓?

他說:免貴!中國人就行了!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04.

他是民警,我是醫生,婚禮暫時取消!

山東淄博淄川區張莊衛生院,醫生許勝男剛請好婚假就坐在了診室裡,與此同時她的親朋好友們收到了取消婚禮的短信通知,怎麼回事?

原來,許勝男和愛人一個是醫生,一個是民警,都是疫情防控最需要的人員,各自請好了婚假的他們,看到同事們都在一線奮戰,兩人都待不住了,說服了各自的家人,回到了自己的崗位。

“結婚只是個儀式,病人和群眾現在更需要我們。”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05.

遮住臉後,你們更美

這是近幾天網傳的兩張照片,如果不知道,恐怕任何人都很難相信這是同一群人!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花朵財經覺得,在被防護服和口罩遮住臉之後,她們容顏的美麗並未稍減。

這是我今天看到的最動人的照片。


06.

不用買,我們捐!

大年初五,河南洛陽一家家居廠,接到了一筆20萬元的醫療櫃訂單。

這樣的大單子在春節期間到來非常不容易,但老闆袁先生不準備賺這筆錢。

因為這筆訂單來自火神山醫院。袁先生立刻接單,並回復:“不用買,我們免費捐贈!”

由於自家儲備不足,袁先生把這個消息發到了當地傢俱協會的群裡。協會的人看到消息後,競相捐贈。14家企業連夜加班,一夜之間就湊齊了訂單。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07.

打工小夥捐贈20000口罩

這幾天看到不少人捐獻醫療物資,印象最深的,是湖南常德一個小夥。

小夥子曾經在口罩廠打工,由於效益不好辭了職,廠方給他20000個口罩抵薪資。

小夥的情況並不好,如果把這批口罩賣掉,他有可能獲得100000元以上的金錢,甚至藉此改變自己的人生。

但是他不想發國難財,將這20000個口罩捐獻給了村裡,並拒絕了村支書要付的錢。

孟子說過,此之謂大丈夫!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08.

76歲的抗疫戰士

朱海觀,1945年4月7日生,今年已滿76歲,居住在嘉興秀洲區洪合鎮橫涇橋社區,他從新聞中瞭解到疫情後,到社區主動請戰!

朱海觀住在朱家浜,對小區內的情況也相對熟悉,於是他挨家挨戶找房東籤《秀洲區防控疫情房屋出租者承諾書》;朱家浜小區18戶人家,基本每戶房東都住在5樓,能打電話的打電話,電話打不通的,他需要爬上100多個臺階的五層樓去敲門。

橫涇橋社區副主任李美芳得知朱海觀的情況後,讓他回家休息,卻被謝絕了。朱海觀說:“社區工作人員不休息,我也不休息!不能跑,我還能打電話。”

一副老花鏡、一個電話機、一支筆、一張排摸表,一坐就是一個上午。到了中午休息吃飯的時間,老朱還不肯停歇:“我再多打一個電話!這樣我心裡多一分安心!”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09.

一瓶老乾媽

1月30日,三亞市海鮮餐飲協會發起免費送餐服務活動,每天免費為留置在三亞麗景酒店的湖北籍遊客提供午餐和晚餐,讓湖北同胞感受到三亞的大愛與關懷。飯菜均採用盒裝以便於送餐到客房,還細心配備了“老乾媽”調味醬。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10.

主動申請為重症患者插管的男護士

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的護士、共產黨員杜小彬,一名32歲的帥小夥,到醫院工作9年,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5歲多,另一個才1歲多。

1月23日,他在請戰書上鄭重地寫下自己的名字之後,便24小時開機,隨時做好到應急病房去的準備,但卻遲遲等不到通知他去的消息。他便著急地問護士長,護士長說護理部考慮到我們科室重病人多,已經抽調了一名組長去了,你就好好上好自己的班就是了。

他密切關注著應急病房的情況,大年初二這天,當聽到有一名新型肺炎患者要插管時,他立馬給護理部副主任付莉發了微信,要求參戰。

給重症肺炎患者插管,自己被感染的風險極大,但杜小彬沒有退縮,初三下午3點過,剛值完下夜班的他接到通知,下午6點到應急病房上班。

每到國難之時,總有人不怕奉獻,乃至不畏犧牲。這些人,我們稱之為英雄。

疫情肆虐下,十個感動的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