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代锐龙的稳定性怎么样?

谁在用我的502


3代锐龙基于7nm工艺制造,第三代锐龙使AI两家在产品上基本达成了平等,在同等级别上性能相近,甚至要高于I家。至于稳定性方面别说三代锐龙,就是更早期的AM3平台U,稳定性也都不是问题,所以稳定性方面大可不必担心。

我们以三代锐龙5 3600举例说明一下,有专业评测人士专门对比评测了三代锐龙5 3600处理器和Intel处理器的性能,得到的结论是:

CPU性能方面:R5 3600大致相当于95%的R5 3600X主要区别源自频率差异,所以两者是极为接近的。

搭配独显后的游戏性能上:R5 3600的游戏性能同样十分接近R5 3600X的水平,会略高于i5-9400F但略低于i7-9700K。

系统功耗方面:由于R5 3600与R5 3600X十分接近,所以功耗上也是基本相当,算是同一水平。

总体来说,R5 3600的性能上相当接近R5 3600X,明显高于R5 3500X。对比Intel的话大致是8700K的水平。游戏性能略超i5-9400F。R5 3600是目前主流价位段上性价比比较高的一款锐龙产品。


亚心数码


别听那些没用过的瞎吹,我现在用的3700x,体质不太好,超到4.2以上内存就会出错,不调电压温度会直接撞墙重启,可以认为很不稳定。


青蛙BF


感谢平台激请回答

凭借Zen 2架构、7nm工艺,以及对PCIe 4.0技术的支持,第三代锐龙处理器从单核心性能、多线程性能、功耗,以及内存超频能力、技术规格上,都获得了全面升级,目前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已经成为暑期市场上的装机热点之一。不过作为一款新品,第三代锐龙也带来了一些前代处理器没有的新特性,因此要想发挥出其最高的性能,要想稳定运行,还需要用户在装机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采购最合适的硬件。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从理论上来看,接口带宽翻倍的PCIe 4.0显卡、SSD对于第三代锐龙平台来说都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显卡方面,由于目前只有Radeon RX 5700与Radeon RX 5700XT两款产品支持PCIe 4.0,且定位、技术规格只算中流,因此没有太多好讲的——如果你需要顶级显卡的话,那么PCIe 3.0的GeForce RTX 2080之类的产品仍是更好的选择,PCIe 4.0暂时对于显示性能的提升没有太大帮助,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不会介绍PCIe 4.0显卡的导购。

主板:供电系统的设计、用料依然是重中之重

尽管第三代锐龙处理器采用了7nm工艺,TDP热设计功耗看起来也并不高,还未发布的16核心锐龙9 3950X的TDP也只有105W。但其实处理器对供电系统的要求还是很高,根据主板厂商透露的数据,锐龙9 3950X在默认设置下对电流的安规要求就达到了200A。同时从专为第三代锐龙处理器设计的X570主板宣传来看,各厂商的重点推广产品除了新增加的PCIe 4.0技术外,都会大力强调供电设计。

如技嘉在X570主板上,带来了第一款没有使用倍相芯片或并联设计的原生16相供电电路。而在X470主板上,ROG Crosshair Ⅶ HERO主板所用的10+2相供电设计已经算相当豪华,但在采用X570芯片组的ROG Crosshair Ⅷ HERO主板上,其供电部分则增加到14+2相。这些迹象都显示出,主板厂商认为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对主板供电有更高的要求。

▲为支持第三代锐龙处理器,X570主板大多采用了豪华的供电设计。

事实上,从本刊的测试来看,即便搭配12核心的锐龙9 3900X,采用12+2相供电设计的主板供电温度已经达到75℃左右。如果供电相数更少,供电用料更简单的话,势必会带来更高的工作温度,影响主板的寿命与工作稳定性。因此,不管你的预算是多少,请尽量在预算范围内选择供电相数多,元器件做工用料较好的产品。

简单地说,从元器件上来看,日系10K、15K固态电容、PowIRstage一体式封装MOSFET在一般情况下优于5K固态电容、上下分离式MOSFET;可承载60A电流的电感、MOSFET又比只能承载40A的电感、MOSFET要好,工作温度要低一些;而在用料相当的情况下,供电相数一般是越多越好。总之在购买前,大家可以搜集资料查询每款主板的具体用料,尽量确保在预算范围内,买到做工、用料优秀的产品。

主板至少需支持DDR4 3600

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大幅提升了处理器对内存的支持能力,支持DDR4 4000以上的内存都不是难事。不过在第三代锐龙平台上,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内存与INFINITY FABRIC互联总线同步工作时才能发挥出最高的内存性能,而最高同步工作频率为DDR4 3733。

目前在内存市场上,与DDR4 3733最接近的产品就是DDR4 3600内存,所以对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只要确保主板最高能支持DDR4 3600这一频率即可。但就是这个看起来不是太高的频率,也有很多主板难以支持。

一些想节约预算的用户原本打算采用B450主板加第三代锐龙的方式来组建电脑,但却发现不少B450主板难以支持DDR4 3600,很多只能工作在DDR4 3200以内。所以如果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第三代锐龙的性能,最稳妥的办法还是采用X470、X570等技术规格较高的主板。

▲注意显卡插槽之间是否安装有带宽切换芯片

需要高性能散热器

第三代锐龙处理器虽然采用7nm生产工艺提升了晶圆密度,增加了核心数,改进了IPC性能,但也带来了较高的发热量。从本刊测试来看,在使用360mm一体式水冷的环境下,锐龙7 3700X的满载温度达到了77.75℃,锐龙9 3900X的满载温度更达到了85℃。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锐龙处理器有一个非常智能的运行法则—处理器温度越低,运行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总体来看,第三代锐龙处理器自带的散热器难以满足高频率运行的需求,我们建议8核心锐龙7处理器、12核心、16核心锐龙9处理器的用户最好都自行挑选一款性能更好的第三方散热器。

高端代表:PCIe 4.0 SSD是不错选择

虽然有多家厂商研发了PCIe 4.0 SSD主控,但目前首批上市的PCIe 4.0 SSD主要使用的是来自群联的PS5016-E16 PCIe 4.0主控,在硬件配置上非常接近,在性能上也不会有明显区别,在价格上几款产品几乎完全相同,相对同级PCIe 3.0产品来说都要贵不少。

但PCIe 4.0 SSD在性能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PCIe 4.0 SSD的最高连续传输速度已达到5000MB/s;一方面,它的随机4KB性能也有一定提升。我们推荐注重存储性能、预算充足的用户考虑。




乡里宝哥


我用过AMD的一代锐龙1700和三代锐龙3700X,加起来算是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了,锐龙1700的稳定性就非常好,不管是玩大型游戏还是从事视频剪辑处理,从来没有因为CPU的问题出现稳定性问题,只是内存频率不好超,但是保持默认频率也是足够稳定的。

去年刚换的3700X不管性能还是稳定性就更强了,内存超频能力提升,单核性能提升,稳定性更是刚刚的,只是CPU本身的超频潜力比一代锐龙低了不少,出厂基本就是最高频率,稍微超频就可能不稳定,所以我不建议对三代锐龙进行超频,否则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你可不要赖AMD。

AMD的处理器因为全系不锁倍频,所以可玩性比英特尔的要强,于是很多人给锐龙处理器各种超频,有时候貌似正常开机,但是实际上很难通过一系列稳定性测试,当遇到死机卡顿的情况其实并不是处理器稳定性不行,而可能是你的超频方法或者CPU体质不好的问题,从之,对于现在的锐龙3代来说,我并不建议普通用户超频,默认用的性能绝对够用好用而且非常稳定。


嘟嘟聊数码


AMD三代锐龙稳定性较二代有明显提升,我们一般所说的稳定性是指超频稳定和一般使用稳定两个方面,一般日常使用,AMD三代锐龙不会出现蓝屏、死机、重启、烧毁等不稳定现象,AMD从一代锐龙开始就没这些问题了,在超频测试中,超频能力不及英特尔,但由于不超频时就比英特尔性能强不少,超频幅度不及英特尔,性能还是比英特尔好点。

官方声称的三代锐龙的亮点:台积电7nm制成工艺,带来频率提升和功耗发热的降低,全新的内存控制器使得三代锐龙可以支持更高内存频率和更低的内存时序(各大UP实测只要颗粒没问题,打开A—XMP后,海力士CJR和三星B DIE轻松上4000,但时序比较难看,微星一线工程师林大给出的最佳频率是3600MHZ C12时序),PCIE4.0通道,速度相较于PCIE3.0翻倍,实际测试后,固态的速度确实翻倍了。IPC提升15%,意味着单核性能的大幅度提升,超大的三级缓存,解决游戏时内存延迟问题。

网上普遍的测试平台,主板一般使用三大厂的旗舰级或者次旗舰级X570主板,如技嘉的雕wifi pro和mster,华硕的C8F,微星的黑金板和超神板。CPU普遍使用3700X和3900X,去对比i9 9900K和 i7 9700K。

理论跑分中,3700X多核心吊打9700K,直逼9900K,3900X多核性能秒天秒地,3700X单核心与9700K仿上仿下,3900X一定程度领先9900K,而在实际的视频剪辑测试中,多核心,IPC提升也确实带来很大的进步,不过各大平台的优化还有待提升,CPU占用常常吃不满。

游戏测试,各大UP普遍采用控制变量,使用2080ti来跑测试,在腾讯全家桶以及A黑游戏中,三代锐龙帧数相比前代有明显提升,和INTEL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或者没有差距,在一些优化好的游戏中,3700X游戏帧数可以打9900K(在刺客信条奥德赛这种很吃CPU占用的游戏中,4.2G频率的3700X居然比4.7G频率的9900K还要更强,这真的很YES),而3900X由于多核心利用率上不去,所以差距并没有拉开。但是,AMD终于终于终于可以在单核性能上抬起头了!

在实际烤机测试中,三代锐龙的温度和功耗真的是吊打9700K和9900K。

超频性能上,不知道是AMD榨干了三代锐龙的超频潜力还是主板BIOS调教和AMD那里的调整还没完全做好,三代锐龙基本不能超频,所以,B450和X470主板的用户可以放心上三代锐龙,几乎没有性能损失,而且,部分B450和X470的主板同样也支持PCIE4.0,具体原因可以去B站找林大视频来看,有详细解释,我不多做赘述。

缺点:在潮玩客的评测中,出现了3600X搭配2060在吃鸡和战地5中出现瞬间卡顿的现象,通过视频逐帧分析可以看到CPU占用会在一小段时间变成0%,我猜测可能是主板厂商或者AMD官方对于CPU的稳定性和多线程利用有待优化。(大部分评测者不希望显卡主板内存成为CPU瓶颈,理所应当的用到了堆料的旗舰主板,和特挑颗粒的高端内存,以及性能强劲的2080ti)并且内存条供电是走的SOC而不是CPU内部,AMD官方给的SOC电压要求限制在1.10 V以下的否则会影响PCIE4.0。

推荐:性价比最高的无疑是3700X,功耗低,发热小,八核心十六线程,单核性能直逼9900K,多核更是吊打9700K。


基础知识关键点


性能较以前的AMD处理器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不锁频,吓得Intel一屁股做到了牙膏管上,对八代CPU进行了大幅提升,三代锐龙也加速了八核心CPU的普及,但是优化还是不行,玩游戏还是不如Intel。



杰克马580


游戏性能和多任务几乎全面压制英特尔,坐等四代锐龙发布后降价,香就完事了


你的梦想丶


个人用的3700x,稳定性不存在问题,不过散热要处理好,用原装散热加了3个抽气扇,玩大型游戏温度最高73左右,不到75。玩中小型游戏一般在60左右徘徊,开机40.大型游戏一般指刺客信条奥德赛、全战三国、大表哥2这些,中小型游戏一般指恐怖黎明这种。个人习惯用x570的GAMING模式,稳定锁频4.2。如果用PBO,温度可能会再高些,我19年7月刚买来常用这个模式,现在主要用GAMING了。

不过也有让人极度崩溃的情形,某日玩游戏后无意发现的,这货到底是怎么跑到4.67的?我只是用的原装散热啊,多半是这软件不准吧。



赏哈赏萨赏阿拉


3代锐龙基于7nm工艺制造,第三代锐龙使AI两家在产品上基本达成了平等,在同等级别上性能相近,甚至要高于I家。至于稳定性方面别说三代锐龙,就是更早期的AM3平台U,稳定性也都不是问题,所以稳定性方面大可不必担心。


彼岸vlog


总得来说这次三代锐龙处理器确实不错,虽然小问题也存在但是这都是新硬件推出后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都可以同过更新软件或者Bios完美解决。所以说三代锐龙不稳定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就拿intel来说吧虽然处理器还算稳定也没出现这些小问题,但是一出问题就是被爆出漏洞,这似乎也并不比AMD强多少嘛!所以在这里依依酱也希望这些专业黑也可以消停会吧,Win10那么多Bug咋不见整天逮着微软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