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批说“馀不及一人者”:胡适未能破解,原来脂砚斋在吃黛玉的醋

《红楼梦》第一回脂砚斋的一句批语泄露了她与作者的情爱密码,只可惜多少红学专家未得破解。未破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史湘云的原型身份没有得到明确定义,也就是说脂砚斋在文本中的人物定型未却。我曾发多篇文章讨论过,《石头记》批书人脂砚斋正是文本中“凤姐点戏,脂砚执笔”说中的执笔人脂砚即史湘云是也。因为脂砚斋的批注透露了此秘密。

脂批说“馀不及一人者”:胡适未能破解,原来脂砚斋在吃黛玉的醋

原文是这样说的:“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赔他们去了解此案。”

此处有一句脂砚斋的批语太有价值了,也太有意思了:“馀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对这句批语解码者颇多,但大多避重就轻只解后半句,今天我来解前半句,谈谈令我醍醐灌顶的感觉。

脂批说“馀不及一人者”:胡适未能破解,原来脂砚斋在吃黛玉的醋

这后半句“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极好理解:《红楼梦》男一号贾宝玉女一号林黛玉,此处所说的“二玉”毫无疑问就是此二人,此问题无需再饶舌了。“”此处表示“因为”即可按“因为”来解读,“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意思是说作品中因为通篇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二玉)为主角。

脂批说“馀不及一人者”:胡适未能破解,原来脂砚斋在吃黛玉的醋

我们回头再来解读前半句:“不及一人者”句中的第一个字“”,平常与“”字通用,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区别混淆才写成“”,那么在哪一种情况下用“”呢?是在作为形容词饭菜剩下时专用这个字。但在“馀不及一人者”句中显然不是“剩余”的意思,而是“”的意思,脂砚斋批注中凡用“”字的时候都用“”这个字。

脂批说“馀不及一人者”:胡适未能破解,原来脂砚斋在吃黛玉的醋

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脂砚斋批注中每次都写成“余”字的,此句中因何就写成了“馀”呢?不正是有所区别的意思吗?

非矣!此处之所以写成“”是脂砚斋有意而为之,因为“馀不及一人者”这句话透露出了脂砚斋深藏于内心深处的爱情隐私,是一生的隐私,所以故意写成了“”字,她十分清楚,只要深究这个字在此句中的意思无外乎就是“我”的意思,不会误解。

脂批说“馀不及一人者”:胡适未能破解,原来脂砚斋在吃黛玉的醋

那么“馀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句中,究竟隐藏了脂砚斋什么隐私呢?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所不及的、我不如的只有一个人(她就是林黛玉)!因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二玉)二人是《石头记》作品中的唯一主角(无奈、无奈!)此处脂砚斋所说的我不及的、我不如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所指正是林黛玉也!意思听明白了没?原来脂砚斋在吃林黛玉的醋!脂砚斋为何要吃林黛玉的醋呢?请你接着往下看:

重点解密:原来脂砚斋的书中人物正是史湘云。文本中有一段,贾母给凤姐过生日一节中,脂砚斋有一句批注:“凤姐点戏,脂砚执笔......”对吗?那天生日只有十几个人,你掰指头算一下,用排除法排一下,最后剩下“执笔事”的人唯独史湘云一人。再说此观点已经有许多红学研究者所接受。

脂批说“馀不及一人者”:胡适未能破解,原来脂砚斋在吃黛玉的醋

这也正印证了我的论点:《红楼梦》第一作者废太子胤礽在悲号惭愧中哭写《石头记》的原始创作时,他的旁边有一位“红袖添香人”,当作者完成初稿后,她就开始誊写、整理、批注、反馈编辑意见等全部工作,此人正是《石头记》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史湘云,她的原型正是《石头记》批书人脂砚斋矣!

你说她该不该吃林黛玉的醋呢?太应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