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秦皇的長子扶蘇,為何最後失去了皇位,還落得個自殺的下場?


公子扶蘇身為秦始皇的長子仁義、寬厚、富有政治遠見,並且在人民中也有一定的威信。陳勝、吳廣就曾說過扶蘇應該繼承皇位而不是秦二世,並打著扶蘇的旗號才起義的。而且秦始皇一生沒有立皇后也就沒有嫡長子,按照即位順序也是庶長子的扶蘇繼承皇位。

但仁義且被人民愛戴的扶蘇,最後為何沒有繼承皇位還落得個自刎的下場?扶蘇最終沒有繼承皇位,還落得個自刎的下場,難道是權勢通天的宦官趙高造成的?還是另有他因?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背後的原因。

身為秦皇的長子扶蘇,為何最後失去了皇位,還落得個自殺的下場?


秦始皇詔書被篡改

扶蘇身為秦皇的長子在秦皇不願意立皇后的情況下,自然是秦皇以後的繼承人。秦始皇當然也一直把扶蘇當做繼承人來培養。親自給他找來了大儒家淳于越來教導扶蘇。

秦皇統一六國後在李斯等法家人物的建議下打算實施郡縣制。但卻遭到儒家人物淳于越等一眾人的反對,他們認為應按古制實施分封制。李斯反駁,並說為了秦皇統治需要應該禁止百姓以古非今,於是開始了“焚書”活動。後來因為儒生的譏諷和種種原因秦始皇又開始了“坑殺術士”活動。

身為秦皇的長子扶蘇,為何最後失去了皇位,還落得個自殺的下場?


扶蘇的老師淳于越自然是在內的,扶蘇身為儒家弟子。這種情況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但卻因反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一事,觸怒秦始皇。此刻的秦皇對於儒家是十分厭惡的,他認為是儒家把扶蘇變的軟弱無能。於是把扶蘇打發到了北方的軍中和蒙恬一起抵禦匈奴,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磨鍊他。

沒想到的是秦皇在出遊沙丘時病重,秦始皇命令趙高寫遺書。遺書的內容大概就是讓扶蘇把兵權交給蒙恬,並且趕緊回到咸陽主持喪事和繼承皇位。寫好遺書後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始皇就駕崩了。

身為秦皇的長子扶蘇,為何最後失去了皇位,還落得個自殺的下場?


趙高這個奸臣自然是不會執行遺詔的。他和李斯和胡亥密謀篡改了始皇的遺詔,讓胡亥即位並且列舉扶蘇和蒙恬的罪行。以始皇的口吻讓他們自殺謝罪。

扶蘇儒家思想影響嚴重,過於迂腐

扶蘇在外根本不知道始皇死的消息,這也造成了後來的悲劇。不久使者到來宣佈了遺詔,扶蘇大哭了一場後準備按照遺詔來自殺。但蒙恬認為有詐制止了扶蘇說“陛下沒有立太子,你當繼承皇位,而且這裡還有三十萬大軍,沒有我們怎麼能行呢”。

身為秦皇的長子扶蘇,為何最後失去了皇位,還落得個自殺的下場?


也許是儒家思想已經深入了骨髓,扶蘇根本就不聽蒙恬的勸。在他的儒家思想中“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死子不得不死”然後就自殺了。

就這樣扶蘇不僅失去了皇位還落得個自殺的下場,現在看來實屬可笑。扶蘇和蒙恬在北防禦匈奴稍有不慎匈奴就可能來犯邊關。匈奴破關的後果對於統一沒多久的秦是不能想象的。始皇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賜死邊關重臣呢!

身為秦皇的長子扶蘇,為何最後失去了皇位,還落得個自殺的下場?


扶蘇還沒弄明白情況,就因自己迂腐的思想把自己弄死了,實屬可悲。

歷史引人遐想,如果仁義、深受人民愛戴的扶蘇繼位秦朝又將怎麼樣呢?秦二世而亡的悲劇是否可以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