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未來的人會怎麼評判這次疫情?

王先生143036821


我認為,歷史一路發展到今天,所有付出的代價都是必然的。

在過去的歷史裡,我們也有過類似此次疫情的慘痛代價,相應總結經驗,不斷地完善突發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因此,才有這次疫情防控工作、及時順暢的開展和有效積極的應對。

人類的進步和發展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我們的未來也肯定是美好的。

關鍵是人類要從這次疫情中自己醒悟。痛定思痛、疫情發生的原因,吸取疫情、血的教訓,吃一塹、長一智,做好對疫情前瞻性、預見性、防範於未然的工作總結。

不管是過去的歷史,還是未來的歷史,歷史向前發展是必然的。至於後人如何去評價這次疫情,自有後人不同的說法。我們只管關心當下自己應該關心的問題,做好自己當下應該做好的事情。




丅JH


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疫,染者數萬計,眾惶恐,舉國防,皆閉戶,南山鎮守江南都,帥白衣數萬以命抗之,且九州一心,月餘…疫盡去舉國慶之!




沒事閒拉呱


這次的疫情作為歷史,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可以作為未來的借鑑。(比如一戰西班牙流感就是我們現在的深刻教訓)未來的人無非對這次疫情只會有一下幾種看法:

1,2020年的疫情會被寫進教科書,被有關學生學者研習。

2,2020年的疫情會被用來製作防疫的典範被各國廣泛學習。

3,2020年的疫情會成為傳染病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被廣大人物記住並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論述,就像今天我們評價過去的流感一樣。

4,2020年的流感會被作為人們日常的談資並多作為災難和教訓的角色出現在未來人們的第一印象裡。

5,如果事態更嚴重,2020年的疫情將會被有想象力的創作者當素材。

6,2020年中國高效快速的防疫將會被用來作為證明中國政府治理能力高超的例證。

7,部分經濟學家會研究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傷害,幻想家會猜想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未來(當時)中國會變得怎樣。

8,高效的防疫工作對人們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的影響將會被一些社會科學工作者研究,例如社會學家可能會搞個什麼疫情社會學,歷史學家會搞個疫情在和平時期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命題。

等等。

更多的可能都是可以由如今對過去疫情的看法並結合未來時代條件相應的推理出來的。


勿忘恥辱


未來的人也許會這麼講:在2020年爆發了一場全國性的冠狀病毒,是吃野味造成的。雖然說這個病毒比2003年的SARS病毒傳播更廣,而且確診人數要更多。但是2020年,當時的優秀的醫療技術已經可以將大部分病人治療。而且最令人高興的是,當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對於病毒,還有人們對於未來充滿了希望,所以人們的心態很樂觀,樂觀的心態加快了病毒的削減。最後因為病毒的疫苗也研發出來,那麼2020年的全國性的新型冠狀病毒也就結束了。可以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就在於團結,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標誌著中國政府有能力應對傳播廣,致命性高的病毒。


Stomach地球硬磕者


這次疫情,同比人類歷史上的其他疾病(如黑死病、鼠疫、美洲瘟疫、明末大瘟疫)等疾病無論從死亡人數、恐慌程度、時間跨度(個人認為通過國家的嚴防死守、宣傳力度、科技手段等方面,可能很快會結束)都不及其他重大疾病的影響,但在21世紀的今天,對經濟的影響確是十分嚴重,這也是為什麼國家不能再通過宏觀手段延長假期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認為未來人們更多的會去探討這次疫情對我國的經濟影響,當做一次經濟話題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