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汪清縣抗疫一線的醫生“夫妻檔”

庚子新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現, 1月25日(大年初一),吉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次日,汪清縣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趙斌攜妻子王金鳳(縣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率先返崗,與全院醫務人員一同進入備戰狀態。他第一時間迅速制定應急預案,組建防控領導組、臨床留驗組、臨床救治組、體溫監測組、後勤保障組及宣傳組,成立縣中醫院中醫治療專家團隊,按照職責迅速開展工作,組織召開全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暨防控知識培訓會、對預檢分診醫生開展診療方案及操作流程培訓及演練……身為“戰疫”的指揮者,他身兼數職,依然將一系列行動、工作安排推進的規範有序、有條不紊,也因此,無論白天還是深夜,他總是早出晚歸。

致敬 汪清县抗疫一线的医生“夫妻档”

在縣衛健局成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領導小組、醫療救治小組後,他任領導小組成員,扛起責任,帶領該院32名醫護人員衝上一線,進入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看護起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在一線,他不斷給醫護人員打氣,時刻叮囑他們在努力完成防控和醫療工作的同時,一定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疫情雖然可怕,但相信通過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一定可以贏得這場沒有硝煙的硬仗!

“身為醫生,這是我們夫妻倆的責任。”王金鳳說,春節原本是家人團聚的好日子,卻因“疫魔”他們必須奔赴前線,這是職責,也是使命。在返崗後,由於縣客運站一線防控工作繁忙需要醫務人員協助,她主動前往客運站協助測溫檢查,充實防控一線力量。直到縣客運站停運後,她又返回到本職崗位繼續堅守。

“他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去工作,但我也能看出他的疲憊。”王金鳳說,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作為黨員的趙斌有著一往無前的倔強,不畏艱辛,她作為醫生、妻子也深受感染,一直在背後支持他,前線如有徵召,她將立即響應,與丈夫並肩作戰。

致敬 汪清县抗疫一线的医生“夫妻档”

夫妻分守兩條戰線 無暇照顧倆女兒

如果把疫情防控視作一場戰役,那麼深入隔離病房的縣中醫院內二科醫生吳大偉就是離“炮火”最近的“先鋒兵”。1月30日,吳大偉作為第一小組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房,開始了連日的奮戰。而他的妻子楊學麗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在醫院人手緊缺之際,轉戰到忙碌的臨床科室,堅守著一線,每天要接觸家屬、患者近百人,忙的不可開交。二人在各自的一線埋頭苦幹,忘我奮戰。

“爸爸要給生病嚴重的病人看病,你要乖乖在家等爸爸。”吳大偉說,最輕鬆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忙完工作和女兒視頻了。今年大女兒9歲、小女兒才10個月,他和妻子經常接觸病患,為了孩子的安全,大年初三便把女兒送到了父母家,平時只能通過視頻解相思之苦。每次視頻女兒問他“去哪了?什麼時候回來”,他只能耐心哄女兒,和她講忙完就會回家就陪她玩了。

身為母親的楊學麗,不知道如何向女兒描述這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沒有告訴女兒媽媽的工作很辛苦。她只想盡一名醫務人員的初心與責任,和愛人並肩作戰,儘快戰勝疫情,恢復往日的平靜生活。

致敬 汪清县抗疫一线的医生“夫妻档”

連續奮戰5天4夜後 仍不忘自家患者

“熱!不舒適!”這是吳大偉穿上隔離服後的第一感受,進入隔離病房要先在裡面穿上自己的保暖內衣,然後再依次是洗手服、隔離服、防護服,還要戴上帽子、口罩、護目鏡、手套等,全副武裝後,整個人密不透風,導致他最不敢做的動作就是下蹲,一旦下蹲他就會像氣球一樣鼓起來,他要會盡量控制動作幅度,一天下來,身體都會被汗水浸溼。同時,他還有高度近視,在長時間的工作下,護目鏡不透氣,裡面有汗、哈氣,不僅不舒服,還阻礙了與同事、病人溝通,他只好到窗戶邊通通風,等待水氣散去再工作,對此他不禁自嘲“我太難了。”

在隔離病房,被留觀的患者們因為沒有家屬的陪伴和照顧,會感到恐懼和孤獨。因此,他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監測和治療的同時,還儘可能地去安撫患者焦慮不安的情緒,經常鼓勵他們說:“醫護人員一直都在守護著你們,不用擔心,疫情會過去的,大家一起積極應對,一起加油。”在經過他耐心地心裡輔導後,患者們也都表示積極配合。

“就像打退了敵人的一次衝鋒!想吶喊!”在連續奮戰5天4夜後,患者檢查結果顯示未患有新冠肺炎,吳大偉也走出了隔離病房,長舒了一口氣。

在經過居家隔離後,吳大偉心中惦記平日找他看病的患者,便立即回到了醫院崗位,向替他值班的同事詢問掌握患者情況,以便於日後更好地為患者診療。

疫情仍在繼續,堅守仍在繼續,縣中醫院的這兩對“抗疫”夫妻是眾多一線工作者的縮影,他們作為“戰疫”中衝在最前線的基層力量,毫不猶豫挺身而出,衝鋒在前,沒有豪言壯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許家強 來源:汪清縣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