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擅改國號”引島內疑慮

稱願以“和平”等8字為基礎與大陸展開協商的蔡英文,短短几天就拋出震撼彈,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徑自宣佈“我們稱自己為‘中華民國臺灣”,引發“擅改國號”的質疑。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表示,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臺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妄圖挑戰這鐵一般的事實,只能碰得頭破血流,落得身敗名裂”。

蔡英文“擅改國號”引島內疑慮

接受採訪“擅改國號”

據臺灣《中國時報》16日報道,蔡英文勝選後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繼續操弄“反中”。她稱,過去3年來大陸通過軍事演習以及軍艦、飛機繞行臺灣島,一直強化對臺灣的威脅,“人們深刻感受到中國的威脅,而且越來越嚴重”,臺灣人民在這次選舉中表達出“不喜歡被一直威脅”的強烈信息。她接著自誇“在處理對中國的關係上,我一直十分合理,已經避免不少可能被中國認為挑釁的事”,而且過去3年多她一直告訴大陸“維持現狀”是她的政策,“我認為那是對中國非常友善的姿態”。當BBC記者問她“是否在原則上支持臺灣正式獨立的想法”時,蔡英文稱,“我們沒有宣佈獨立的需要,因為我們已是個獨立的國家,我們稱自己為‘中華民國臺灣”。記者追問“兩岸發生戰爭的風險到底有多嚴重”,“你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排除戰爭的可能性”,蔡英文聲稱要準備好防衛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得到國際上對你的支持……我認為我們有不錯的軍事能力,侵略臺灣對中國而言代價非常大”。

《聯合報》16日稱,BBC在15日上午寫的是“我們自稱為中華民國臺灣”,下午就更正為“中華民國(臺灣)”。臺“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稱,在國際上以“中華民國(臺灣)”稱呼自己行之有年,馬英九任內也採取這樣的用法。但馬英九辦公室批評丁混淆視聽。

“蔡英文吹起了求戰號角”

聯合新聞網解讀稱,雖然與“國號叫中華民國臺灣”仍有一段距離,但這顯然是民進黨意欲打擦邊球的做法,“其意義是‘中華民國的憲政現況已經名存實亡,只是民進黨不能、不願或不敢正式提案更改國號而已。這到底算不算‘片面更改現狀,將會有很大的解讀空間”。若把時間拉回到選前,民進黨國際部主任林靜儀拋出“主張統一是叛國”的論調,“民進黨和蔡政府真正的主張是什麼?應該說清楚”。文章直言,無論是蔡英文的“口諭憲法”還是民進黨傳統的“制憲正名”,對於已然緊繃的兩岸關係都是雪上加霜。

“蔡英文吹起了求戰號角”,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16日以此為題撰文稱,這是蔡英文當選後第一份對兩岸關係的立場宣示,也是應4年前北京要求而做的“最後答卷”,“蔡英文的回答是:不僅未來4年北京不要再奢想九二共識,更明確定位兩岸為敵對的一邊一國關係”。蔡英文不是不瞭解北京的基本立場,也不是不清楚此等宣示可能引發的後果,但她認為美陸目前的對抗,美國需要臺灣作為戰略前沿,“去年年底通過的反滲透法,則是蔡英文向美國交心的投名狀”。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王高成稱,蔡英文的說法不妥,“就憲法而言,中華民國仍包括大陸地區,中華民國(臺灣)等於承認主權只及於臺澎金馬,這就是改變現狀”。

《聯合報》16日援引中國人民大學國關學院教授時殷弘的分析稱,蔡的談話有明確政治目的,強調臺灣受到大陸越來越嚴重的“軍事威脅”,這是講給美國聽的,讓美國進一步加強對臺軍事支持。至於“中華民國臺灣”,時殷弘認為,蔡英文講這個話的重點是“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臺灣如果定義成獨立國家,不管叫什麼都是臺獨”。

被指踩到紅線

臺媒16日回顧稱,李登輝時期主張“中華民國在臺灣”,首次完成政黨輪替的陳水扁曾拋出“中華民國四階段論”,即“中華民國在大陸、中華民國到臺灣、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這些都被國民黨質疑為“以中華民國為殼的臺獨論”。馬英九2008年上臺後重新強化“中華民國”與兩岸的聯結。儘管“中華民國臺灣”不是蔡英文的新論述,但“選舉大勝後接受外媒訪問卻擦槍走火,被質疑是片面改變現狀,意外踩到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紅線”。

島內輿論表示憂慮。國民黨稱,建議蔡英文在稱“兩岸不能排除開戰的風險”之前,應該思考如何降低兩岸衝突誤會。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蔡正元在臉書質疑稱,蔡英文說她已經為戰爭準備好了,且大陸發動戰爭的代價將非常昂貴,“問題是臺灣面對戰爭的代價,是不是非常便宜?……那就好好準備吧!看看海峽兩岸誰比較付得起戰爭的昂貴代價!”《旺報》16日稱,蔡英文有這樣的“底氣”自然是因為選票,然而當臺灣“天然獨”用選票表達心聲時,大陸“必然統”的一代也不斷茁壯,就連大陸國臺辦都不諱言網上的“武統”聲浪增加,“慎防2300萬與14億的民意直接對撞”。文章說,挑起“抗中”情緒無助於改善臺灣的經濟與民生,未來如何努力防範、化解兩岸之間的民意對撞,維繫兩岸民間交往,將是蔡任內兩岸關係的首要任務。

編排:常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