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房價會下降嗎?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除了餐飲、旅遊等行業,

房地產也是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


疫情過後,房價會下降嗎?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房企線下的銷售幾乎停滯,而線上賣房的帶貨能力還未被驗證。

從各大房企以及業界人士的觀察來看,短期內房企的銷售業績依然會受到衝擊。

當銷售業績低迷,融資節奏又可能受到疫情影響,房企如何度過難關?

房產市場疫情下遇冷

2月10日以來,雖然開發商陸續復工,但他們可做的事情不多。

全國數百城市已關閉售樓處,多地暫停土地拍賣,樓市成交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春節黃金週成交同比下跌了95%。(有見財經)

另據CRIC監測,84個城市春節假期新增供應僅為25萬平方米,較疫情爆發(以1月23日武漢封城為分界點)前一週大降95%。

2003年8月份,國家印發《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簡稱18號文件,明確將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這是中國經濟的一個轉折點,讓房地產踏入15年的黃金髮展週期。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與非典存在諸多相似性,經濟受到同樣的重創,疊加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相繼出臺,市場上關於“地產拉動經濟”的幻想和擔憂再度浮現。

2月12日,包括無錫、西安、南昌、上海、浙江在內的多個省市,相繼推出了各類涉房支持政策,從暫緩土地出讓金、暫緩貸款償付等多個維度,給予了房地產企業極大的關懷和支持。

至此,全國超過10省市出臺各類涉房地產行業政策。(有見財經)

受此類消息提振,地產股在13日迎來逆勢普漲潮,300地產(399952)收盤上漲2.15%,走出與三大股指相悖的行情。

不過,截至目前,房地產行業主流觀點並不那麼樂觀。

一家TOP20地產公司高管告訴記者:“實際上地方政策對於房企而言的影響是有限的,主要都是針對土地出讓金方面的,這就是相當於給房企讓利,希望穩住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在行業人士看來,當下的國內房地產市場與2003年處於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已不可能單純複製當年走勢。

總體來看,本輪出臺的涉房鬆綁政策特點鮮明,其中:

一線城市樓市政策多涉公積金緩繳等,整體較審慎,以釋放正面預期為主;

二線城市多以土地出讓金或住房公積金緩繳、開竣工時間順延等,幫扶為主;

以無錫為代表的三線城市則救市色彩明顯。

無錫出臺十七條救助政策

2月12日,江西、無錫、西安均出臺了對房地產的扶持政策。

早在這之前,安微也發佈了10條措施扶持政策。

江西房地產協會提出八大方面建議,建議中均涵蓋提供金融、財稅扶持,放寬限購以及限價政策,階段性放寬預售,房企可以不可抗力延期交房等。

安徽甚至提議降低按揭首付比例以及降息。

如果這些建議被採納的話,當地房地產政策無疑將迎來一次重大轉向。

而無錫的救市政策,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12日深夜12點左右,無錫市委辦公室出臺了針對房地產企業的十七條救助政策,明確指出是為了“全面落實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精神,支持房地產企業發展”。

疫情過後,房價會下降嗎?

不僅態度明確,且措施非常有力,以下是政策重點:

1、納稅申報及稅款繳納最長可延期3個月;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困難的可申請減免;

2、到期還款困難的企業可展期,信貸合理適度增長,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緩解企業流動性困難。2020年6月30日前到期、貸款期限在一年以內的貸款落實無還本續貸;

3、預售資金可跨一個節點申請提前撥付重點監管資金;

4、可申請延遲交地和延期繳納出讓金;

5、長租公寓可申請服務業企業紓困專項資金補助;

6、預售部分完成25%以上投資即可申請預售;

7、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可予以延期繳納;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的損失和費用增加,按照新的指導意見;

8、開竣工時間相應順延,防控一級響應措施期間不計違約責任;

9、房地產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開辦網上房交會,幫助房地產開發和中介企業促成交易。

可以說,每一條都和錢有關,每一條都是實實在在緩解企業流動資金壓力,包括延期繳納出讓金,延期繳稅等,甚至對銀行提出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的要求,最後還協調主管部門開辦網上房交會,幫助房企促成交易。

當前房企現狀:“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其實,多個城市出臺的定向寬鬆政策,目前還沒有涉及“限購、限貸、限售”,這些關鍵層面沒有出現實質性變化。

估計接下來本身存在去庫存壓力的城市、以及近三五個月出現銷售壓力的城市,也會逐步出臺一些措施,讓市場儘快回溫。

在短期利好背後,房企當下面對的境況是相似的。

目前的衝擊是很難賣房,雖然很多房企快速展開線上營銷和推廣,但民眾接受需要時間,效果比線下售樓處肯定要大打折扣。

即使是受到疫情衝擊較小的1月份,多數房企的銷售業績也表現低迷。

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1月百強房企實現操盤口徑銷售金額5097.05億元,整體業績規模較去年同期降低近12%。

疫情過後,房價會下降嗎?

即使是龍頭房企如碧桂園、恆大和融創,其銷售業績也同比錄得下滑。

其中,碧桂園2020年1月單月實現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329.2億元,同比減少0.44%;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37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0.89%。

融創中國下滑的趨勢更加明顯。

2020年1月,融創中國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86.3億元,較2019年同期239.6億元減少22.24%;合同銷售面積約135.8萬平方米,較2019年同期159.2萬平方米減少14.69%。

銷售業績不佳,意味著房企的資金迴流會受到一定衝擊。

“現在房企無法回款,償債壓力大,資金需求量大。”於是,各種各樣的融資渠道就成為房企當下求生的命門。

境外融資、信託融資,能上場的都上了,能用上的都用了。

但是,很多中小房企其實是在“浴血奮戰”,融資渠道變窄,融資成本上升是最現實的問題。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一位TOP20房企的財務部人士如此概括房企當下融資的概況。

目前看來,基本面優秀的房企依然頗受資本市場歡迎,而中小房企融資艱難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

一位從事信託的人士透露了一個小細節:他最近緊盯一家資金面緊張的TOP30房企,正在抓緊聯繫他們負責融資的人士。

“我們最近密切關注這種(房企),他們缺錢,看看能不能跟他們做點(融資)。”

以最近發行美元債的佳源國際和新城控股為例,佳源國際新近發行的一筆美元債利率已達到13.75%;新城控股2020年2月6日發行的3.5億美元票據,票面利率為6.8%。

而2019年12月,新城控股旗下子公司發行的一筆3.5億美元債利率為7.5%,略高於本次。

融資不易,不過房企或許很快就會等到好消息。

上述信託人士指出,從融資成本來說,現在成本整體有走低的趨勢,目前資本市場逆回購利率2.5%,央行也在壓利率。

“目前(預期)不會對房企融資管控太嚴。”

疫情過後,房價會下降嗎?

倘若負面影響一直未能消退,房企度過難關的方法有且只有一個:抓緊銷售,大力回款。

還要注意的是,要管住想要拿地的手。大力保證資金迴流,確保資金鍊安全,是當下房企的重中之重。

中指研究院在電話交流會中提到,房企要做到“開源節流”。

“一方面,加大融資力度,如果上半年融資窗口期還在的話,會加大融資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存量應收房款的催收工作,跟銀行溝通,爭取銀行在復工前發放已審批的按揭貸款。”

“地最好先別拿了,挺過最嚴峻的階段再說。今年一整年,都似乎還是拿地的窗口期。”

*本文來源:鳳凰網財經、每日經濟新聞、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數據寶等

有見財經,您的專屬金融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