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非典”無後遺症,到戰疫“新冠”感受中醫回暖

我國古代約有300多次比較嚴重的瘟疫,都是通過古法中醫化險為夷,那個時期並沒有醫療檢測儀器,完全是靠查體辯證施治,西醫研究病毒,古代中醫只專注分析病者體症。

參照距離我們最近一次的2003年“非典”爆發,西醫治療出院的患者,如今肺纖維化,股骨頭壞死這些後遺症,已經嚴重影響他們生存質量。而87歲的鄧鐵濤任中醫專家組組長,他所在的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收治了73例非典病人,當時取得了“零轉院”“零死亡”“零感染”的戰績,更沒有明顯的後遺症出現。說到這想起前些日子看到一位奮鬥在新冠一線醫生說的話:他會盡最大努力救治每一個患者,至少他出院還能保證一個家庭的完整。這句話我印象深刻,我能感受到這位善良醫生的醫者仁心,也能感受到他所說的“至少”裡面包含了多少無奈,因為他清楚患者愈後會面臨一些將困擾他生存質量的後遺症。我是肯定西醫的先進和功績的,只希望可以適當的加入中醫方法,作為輔助給患者更多的保護。

中醫很多時候不被理解,因為中醫是萬變不離其中,學透理論,紮實實踐,謹慎辯證,準確施治,事半功倍,西醫殺滅病毒排除異己,中醫內在平衡關門謝客,中西醫各有所長,而且只要對症,中醫並不慢,但如果用西醫的思維去理解中醫文化,就很難找到共頻。中國中醫文化早於現代科技文明,而先一步對人類進行了治療,所以中醫是先得到了治療的結果,而人類後一步發明的現在科學,因此用現代科學去理解古代中醫,得到不符合現在人思維的結果並不意外。

1938年諾貝爾獎也間接驗證了中醫文化。1938年諾貝爾獲得者,叫“萊德森那”,成功合成了第一個人工抗原,叫“對氨笨胂酸”。而我們早在宋朝,有一個叫“紫金丹”的方子,裡面的砒霜和豆豉的結合,就產生“對氨笨胂酸”,我們一千多年前運用此方治病救人的這位學士,雖然不懂得其中藥物化學機理,卻是治癒了很多患者。所以好的結果必定有其中原因,不要輕易否定掉。

現在中醫文化已經出現斷層,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許多古方驗方已經失傳,令人擔憂心痛,尤其流傳於民間的獨特診療方法,如果沒有施教傳授,外人很難參透其中學問。早些年大量外來科學湧入進來,許多人在學習新鮮事物的同時放棄了本土文化,甚至清、民國一段時期還有很多學者排斥中醫文化,沒有客觀的評估中醫價值,在新舊交錯的時期沒有做到中西醫融合,到現在年輕人更是被各種電子數字信息綁架,對於中醫文化到我們這一代,只是看到了一個背影。

如今中醫文化已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已過了電影《刮痧》中認為是“巫醫”的文化排斥時期,國外學者已是通過現代科技驗證接受了中醫文化。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很早前就認識到了中國幾千年人與自然融合的寶貴智慧,已然通過潛心研究得為已用。不過中醫文化本身原則就是治病救人,發揚光大是件好事。只是希望我們作為中國中醫文化的傳承人,不枉費幾千年來數代名醫留傳下來的醫學寶藏,結合現在醫學,走好未來中醫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