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期间好读书,哪本书你读的遍数最多,为什么?

渔樵煮酒


这期间我并没有读完任何一本书,只不过在重读我最喜欢的《诗经》。诗词这类书不宜快读,适合反复读、经常背、屡次写。我读过好几个版本,它们各有所长:有的注释详尽(中华书局《诗经注析》),有的赏析到位(三民书局《诗经正诂》,台版),有的内容丰富(崇文书局《诗经》〈汇校汇注汇评本〉),有的装帧精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线装影印本《诗集传》)。不仅如此,还认真做笔记,包括:默写原诗,摘抄汇评,撰写赏析等。

下面默写10句《诗经》中的优美句子: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王风·采葛: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邶风·柏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诗经·唐风·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高尚其事


《张爱玲》,这本书还是2013年在合肥一个书摊上买回来的,一看也读过不里面少篇文章,可是并没有学到多少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一次再读,让我打开眼界,很多篇小说细节颇有借鉴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芳和范柳原,两个人各怀心事,各有打算。以范柳原的性格和喜好,他是不想结婚的,可以他又非常喜欢白流芳,就想让白流芳给他当情人。作为上海白公馆家的六小姐,虽然离过婚,但是也是名门大户有身份有地位人物,断然不可做出丢人现眼之事,决不能失身与范柳原。

在白流芳回上海不就,范柳原从香港打来电报,让白流芳到香港细谈,当然这是的白流芳也是做好两手准备的。

不过白流芳回上海这一步棋还真是走对了,她到了香港之后,范柳原不仅为她买了房子,而且还给她雇了一个保姆,照顾她的生活。经过一轮的思想斗争,最终范柳原在报纸上登告示,决定举办了婚礼,明媒正娶了白流芳为妻。

小说的故事情节波澜曲折,铁宕起伏,读过之后很受启发,对我的写作有很大帮助的。


杨家伦


每个人读书的喜好和方向都不一样。但是我这些年始终相信一句话:开卷有益。

疫情期间,我一直在看《胡雪岩全传》高阳版的,经典,一共六册。

所谓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这部《红顶商人胡雪岩》,马云读了两遍,并且强烈推荐!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高阳代表作,讲透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至高经典。  

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 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   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慈禧下令革职抄家,积攒多年的隐患全面爆发,三天之内一贫如洗,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两年后郁郁终老,埋骨乱石丛中。   

从店伙计到大清首富——花了30年,从首富到倾家荡产——只花了3天。   

胡雪岩一生谨守“戒欺”与“真不二价”的经商原则,所向披靡,显赫一时,其辉煌成就被后人尊为“一代商圣”。



踏枫行歌


海明威写的《真实的高贵》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