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说一个零食的名字证明你已经老了?

丹妹儿728w


小时候在农村,没什么好吃的,那个时候的孩子没有现在的孩子那么幸福,即便不主动要,家长也会在家里准备很多的零食,所以,即便过去很多年,依然觉得那个时候的零食特别有滋味,也许是不能经常吃,所以没有吃够就总是惦记吧[捂脸][捂脸][捂脸]

第一个:酥糖

那个时候过年会买,酥酥的,很香甜!

第二个:橡皮糖

其实就一种味道,可是因为很多种颜色,总是会吃出很多种味道的感觉,其实差别不大[捂脸][捂脸][捂脸]

第三个:麦乳精

貌似现在还能回味起那种香香甜甜的味道,一个杯子,一点麦乳精,用热水冲调开,香气扑鼻![奸笑]

第四个:罐头

还记得有次感冒发烧,在姥姥家,晚上吃不下饭,就想吃这个,凉凉的,酸酸甜甜的,小姨大晚上去敲商店的门,买了一罐![可怜]

满满的爱!!![送心][送心][送心]






烟台梦金园珠宝


既然路过了,也来说几样零食吧!至于照片就算了,我也不想回到那个年代去拍照!我只好描述一下那个年代零食的样子,你品,细细品……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小店。那时只有供销社,听说过供销社的人几乎都老了!没有小店,但是偶尔有挑着一担杂货走村串寨的货郎。我们农村的小孩便从他那里认识到一些所谓的零食:

1.一毛钱五颗的薄荷糖(和现在一板一板的牛奶糖差不多)。

2.一毛钱十颗的水果糖(和现在的白兔水果糖极像)。

3.用报纸包的散装饼干(和现在的夹心饼干相似,只是没有了夹心,也没有那么甜)

4.五分钱一竹筒的炒瓜子(大点的手,一筒刚好一抓)

好像也只有这么多了,不过如果你买了任何一种零食,那么你就是土豪,你就是全村最靓的仔,你就是孩子王,一群小孩前簇后拥巴结着你!关键那时不是一定要现金,家里废铜烂铁,破凉鞋烂雨鞋都可以换。当然新凉鞋也行!我就是为了能成为全村那个最靓的仔,把爸爸新买的凉鞋拿去换糖吃,结果……结果可想而知!

好了,让我擦干了不知道是笑还是回忆掉下的眼泪给故事结个尾吧!不,不是故事。是纪实!是回忆录!





侗哥


小学去服务社买5分钱一袋的无花果,夏天放学路上吃5分钱的大红果,偶尔奢侈一下吃一毛钱的巧克力冰棍,过节父母带着去公园才有机会吃双棒和雪人。放暑假游完泳或者踢完球会去小卖部喝北冰洋。最感动和怀念的是妈妈每隔一段时间会在下班路上在西单路口的一家西式面包店买一种叫“拿破仑”的糕点回来给我,浓浓的巧克力味,真是好吃。后来才知道一个拿破仑要一块多钱,那时候他们的工资才不到20块。

一晃我儿子也上小学了,看着他每天放学就拉着我的手跑到小卖部去买各种不靠谱的零食,我总是会默默的同意。看着一大帮小朋友兴致勃勃的在小店儿里挤来挤去,总是有种穿越的感觉。好像我看到的是自己的过去,也看到了我爸爸妈妈当时注视我的目光。生活好了,不愁吃喝了,但是再也没有小时候期待放学吃红果,课间吃干脆面,放假吃雪人的那种期待中的幸福感了。






我是吉祥爹


五仁月饼可不可以啊?

我记得我小时候,没到过中秋节的时候,我爷爷都会拉着我的手去商店买两个五仁月饼。似乎在我爷爷的脑海当中月饼只有五仁的。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的五仁月饼还是用纸包着的,外面的壳很硬很硬,还都是油。似乎现在已经没得卖了,市场上的五仁月饼也更新换代了。儿时的记忆,带着爷爷的记忆已经离我越来越远去了。

还记得那个时候五仁月饼里有一个绿色的线我十分的讨厌,都会抽出来扔掉,但是现在想想如果还能吃到,也该是不错的品尝吧。


会飞的小绵羊


这一种零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不算是零食,而是支撑我们成长的全部营养,是我童年时代的美好梦想,是我的初心:启程时,我的动力来自于一杯糖水,我努力读书,就是为了以后可以随心所欲地痛饮一杯糖水。

所以我说的这个零食叫“糖”,与它衍生出的一系列零食:水果糖、米花糖、糖豆子、虹条糖、白砂糖、红糖、冰糖。那么,你猜出我的年龄了吗?

有关食物的记忆总是与童年有关。我的童年时代正是物质及其匮乏的年代,那时,我们一家生活在林区,不发达的交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让食品奇货可居,一切物资都要从几百公里外的城市运来,再通过小卖部才能进入家家户户,孩子们的零食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因此,象豆鼓、豆腐乳、酸菜都成了我们的零食。撕一块报纸,包一撮豆鼓或乳腐,随手从竹篱上折一根小棍,细细地挑一点入口,竟也觉得十分美味,有时吃多了,口渴,就拿水瓢打一瓢冷水,猛灌一气,拍着鼓鼓的肚子,十分满足。那时的酸菜都是由整棵青菜腌渍而成,里面放了许多红辣椒,一棵棵红红绿绿,我们每人拿一棵,把它撕成小条,头抬得高高的,仰脖、抬头、张大嘴巴,一根酸菜条儿就这么到了嘴里,酸、辣、脆,让我们饥饿的肠胃和馋嘴得到极大的安慰。有时,小卖部会有菊花晶、酸梅晶卖,类似今天的颗粒冲剂,5分钱一包,那时过舂节时,大人会给孩子们一、两元压岁钱,我们舍不得花,都攒着,等到小卖部来了菊花晶,酸梅晶,就去买上几包,坐在门口木墩上,和小伙伴们一起津津有味地用舌尖舔吃,舍不得一下吃完,剩下几包,放在衣袋里,鼓鼓囊囊的,第二天早上一醒来,就想起自己还有好东西可以享受,那么一整天都感到甜甜蜜蜜。长大后,看到我当年钟爱的零食华丽转身,酸梅晶变成了一种叫“果珍”的东西,而菊花晶则被放进漂亮的玻璃瓶中出售,价格不菲,可是,不管怎么吃,都带看苦涩,全然不似当年的味道,到底是它们变了,还是我变了?

所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都不可能忘记我们童年最美味的水果——树莓,或许童年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拿着口缸在山野间或平原上奔跑、采摘树莓。

那时,俱乐部门口有个鹤庆大妈卖瓜子,同时也卖一种酸角糖,小塑料袋包装,上面有一些电影明星的大头像。离开那里以后,却再也沒见过这种糖,因为上面写着泰文,我以为是泰国产的,有一年去到泰国,在那里著名的水上市场和各个超市寻找,一无所获。

我还记得加工厂的烤饼、豆腐坊的豆腐、六一时才有的汽水、现爆的苞米花、效游时自带的油炒饭、森林里采来的蘑菇……,还有冬天放在室外用糖水自制的“冰砖”。

谁还会比我记得更多呢?关于我们年少时的一切苦痛、挣扎、辛劳、饥饿、寒冷……,当然也有自由、快乐、纯真、温暖、丰富而多彩……。








风笛的课堂


酸梅粉,5分一包,里面有各种人物做的小勺子


扯不尽的--暧昧


麦乳精



月夜狰狞


麦乳精



安份守己的路灯


第一次吃到麦丽素的感觉这就是传说中的仙丹啊,倒在手心里,分着吃。看过女生在过家家的时候会把麦丽素当做“仙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